两个抗美援朝战士,六十多年后,手握在了一起
抗美援朝,是国家的大历史。同样是上百万户家庭各自的小历史。
以我身边而论,本姓一爷爷,先驻海南,再往朝鲜。常讲的事,是美军高射机枪平射,一战友胸部中弹,碗口大的洞。
而他的亲家,则战死在朝鲜战场。县里烈士陵园一座亭子上,有他的名字。
我奶奶的大弟,我五舅公,也上了战场。
他命比较好。
一是活着回来了,二是转业分配进了工厂,三是儿子们争气,在广州开了一些饭店,发了不大不小的财。
五舅公八十六岁了,有些怀旧,近段时间住在老家,听到一个名字,也上过朝鲜战场,觉得是自己的战友,住得不远,还活着,于是硬想去聊聊天。
不过,他怕搞错。因为当时他们四十五天行军,这个战友掉队了。他觉得,战友可能已牺牲在了朝鲜,而听到的这个,可能是同名同姓,不在一个部队的。
最终,他还是决定,去访一访。
买了一箱牛奶,以及一些水果,我们来到了这个战友家里。
战友八十多岁,耳朵稍有点背,讲话声音很大,很硬朗。
我们找进门时,他和他老婆还有点搞不清状况,舅公说,我是哪年哪年去的朝鲜,我们一个部队啊!
战友似乎也回忆起来了。两人手紧紧握在一起。
两人先是拉起了家常,接着又说到当年在朝鲜,如何如何艰苦。讲炊事员因为敌人总是骚扰,玉米都难以煮熟,大家吃了,都拉肚子。
又讲,同一个村的周某某,上前线才一个小时,就牺牲了。老婆也没生孩子,应该是改嫁了吧?他的抚恤金,应该是他哥哥在领吧?
相较于舅公后来做了工人,这位战友,一直生活在农村。为了优待金的事,没少跑腿。
聊了个来小时,主要是这位战友在讲自己如何争取该得的优待,他还拿出了一些资料。从一张复印的证明上,我看到他一九五一年入伍,一九五三年四月,因为炸伤,被评定伤残等级为三级乙等。
回家之后,五舅公说,我觉得,他应该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我还是认为,我那个同班的战友,已经牺牲了。这个同志,也去了朝鲜,但不是同一个部队,只是同名而已。
当然,今日之访,他说值得。毕竟,六十多年过去了,上过战场的老人们,绝大部分,已经凋零。能聊聊共同的记忆,也属难得,只怕以后再无机会。
几年之前,他和老伴在儿子们的安排下,再赴朝鲜一游——算得上少数中的少数了。
套用网上一句笑话,那时去朝鲜,不需要护照,开着坦克去的。但几十年后,拿着护照去。想想当年,看看现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屏山石
历史与现实
- 上一篇:夏圭有哪些作品?
- 下一篇:杨贵妃的死因成谜 杨贵妃的下落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