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的最后一王是怎么掌权的?(1)
(五胡乱华之十三)
公元306年下半年,晋惠帝食物中毒死后,他弟弟司马炽即位,成为晋怀帝。这时,八王之乱已经进入尾声,七王都死了,只剩下东海王司马越在朝廷独揽大权。晋怀帝任命中书监温羡为司徒;尚书左仆射王衍为司空,并将晋惠帝埋葬在太阳陵。
司马越任命的并州刺史刘琨抵达上党,原在并州的司马越弟弟司马腾则由井陉东下。那时并州饥荒严重,并多次被胡寇侵扰,郡县都不能自保。州里的将领田甄田兰兄弟、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人带了流民一万多人,跟随司马腾到冀州讨饭,因此这支乞丐队伍被称作"乞活"军。这样一来,并州剩下的户籍不到二万,盗贼横行,道路断塞。刘琨在上党招募士兵,得到五百人,便边打边往并州前进。到州府晋阳时,府第早已焚毁,城里城外一片萧条。刘琨抚慰百姓,颁布法令,情况开始好转,流民也慢慢开始回来。
第二年春正月,晋怀帝改元为永嘉。司马越姑姑的儿子吏部郎周穆和司马越妹夫御史中丞诸葛玫劝说司马越道:“主上之所以成为太弟,都是张方的主意。清河王本来是太子,明公应该立他为帝。”司马越不同意。二人一再提起这事,司马越一怒之下把他俩都杀了。
三月,晋怀帝下诏追复杨太后的尊号,并把她改葬进入皇陵;又立清河王司马覃的弟弟豫章王司马诠为皇太子。晋怀帝亲览大政,留心平凡的事情,和晋惠帝大不一样。司马越因为不能专权,十分不高兴,便一再请求出朝回归藩国。晋怀帝挽留不住,终于答应了,司马越便离开洛阳出镇许昌。
司马越又让高密王司马略为征南大将军,负责荆州军事,镇守襄阳;让南阳王司马模为征西大将军,负责秦、雍、梁、益四州军事,镇守长安;改司马腾为新蔡王,负责司、冀二州军事,仍然镇守邺都。这三王都是司马越的弟弟。
司马颖部将公师藩战死后,他的部将汲桑率领本部逃到苑中,任命手下少数民族羯人石勒为伏夜牙门,让他带领一班牧马人去劫掠各个郡县的囚犯,又招集山泽里的亡命之徒。这些人都来归附石勒,于是石勒队伍开始壮大。汲桑因此自称大将军,声言要诛杀司马越和司马腾兄弟,为成都王司马颖报仇。汲桑以石勒为前驱,所向披靡,便任命石勒为扫虏将军,封忠明亭侯,进攻邺城。那时邺城里面府库空虚,而司马腾的开销又大。
司马腾性格吝啬,对手下没有恩惠,到事情急了,才赏赐将士米各数升,布各丈余,因此将士不肯为他效力。等到汲桑逼近时,司马腾命令部将冯嵩带兵阻拦他们。结果冯嵩大败,只带领了少数亲兵落荒而逃。于是汲桑长驱直入。邺城守军都不愿为司马腾卖命,汲桑便轻易攻破了城门,进入邺都。司马腾自己也被汲桑部将李丰的队伍所杀。
汲桑找出司马颖的棺柩,载在一辆车中,每次有重要事情必定要在他棺柩前面启奏后才行动。汲桑与石勒等人然后放火烧了邺宫,大火十多天都不灭。他们屠杀了士民一万多人,大肆掠夺以后,出城而去。汲桑乘胜率军在延津渡过黄河,往南攻击兖州。司马越大为恐惧,便任命侍中王赞为将军,持诏书前往兖州授命苟晞为将,代替司马腾负责司冀二州的军事,并叫王赞辅助苟晞讨伐汲桑。
汲桑和石勒转而到乐陵(山东)去攻打幽州刺史石鲜,石鲜战败而死。乞活军将领田禋率兵五万救石鲜,石勒又击败田禋,于是和苟晞等人在平原和阳平(山东西北部)之间僵持,几个月里大小三十多战,互有胜负。秋七月,司马越率军进驻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声援苟晞。
朝廷又任命琅邪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负责扬州江南的军事,镇守建业,为苟晞征集军粮。八月,苟晞招集所有部将到他的大营,说:“消灭汲桑的时机到了。汲桑之所以能抵御我大军这么多日子,一是因为他的兵士勇猛并不怕死,二是因为兖州没有坚壁清野,这些贼兵得以掠夺田野里的谷物作为军粮。以前我军屡攻不下,都是因为贼兵得到秋粮,吃饱了有力作战。现在他们的秋粮已经吃光了,而我们有琅邪王用江南丰盛的稻谷不断补充我们,所以优劣之势已很明显。诸位将军只管奋勇进击,很快就可以拿下汲桑了!”各位将领都钦佩地说:“州牧明鉴,我们实在不如!”便都回各自军营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