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岳飞被害后,岳家军为什么变得这么平庸不堪了?

2022-05-19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汉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很多就是岳家军子孙。

岳飞是华夏千古英雄,“岳家军”则是以统帅姓氏命名的最著名的军队。自1129年成军后,岳家军战果卓著、纪律严明,一度给南宋带来恢复中原的希望。

然而,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意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

可是,人们往往忘了一个重要问题。岳家军鼎盛时有十万之众,这支大军在岳飞被害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离开了岳飞的统帅,它能否继续当年抗金的辉煌呢?

说到岳家军的结局,当然要先了解它的缘起。

1129年11月金军渡过长江,建康守将、也就是岳飞上级的杜充望风归顺。岳飞时任江淮宣抚司右军统制。他拒绝投降,率本部兵马退守钟山。这就是后来驰名天下的岳家军成军之始。

“岳家军”是民间习惯称呼,南宋初常以主将姓为军队简称,比如另一位名将韩世忠,部队被称为韩家军,张俊的部队称张家军。岳飞部的正式番号为神武右副军,后来几经变迁,又改为行营后护军。

就在同一时期,岳飞正式驻节鄂州,担负起统帅南宋中部荆襄战区的重任。岳家军兵力也扩充到十万以上。在当时各路抗金大军中,岳家军实力最强,素质最优,金人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同时岳家军纪律又最严明,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成为古代罕见的威武之师。

对于这样一支大军,宋高宗赵构是怎样处理的呢?杀害岳飞前,赵构先于1141年解除了他的兵权,岳家军正式军号也做了变更,由行营后护军改称鄂州驻扎御前诸军。

起初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由岳飞手下大将王贵担任。岳飞遇害后王贵辞职。宋廷任命张俊推荐的亲信田师中掌管岳飞旧部。他掌管鄂州驻扎御前诸军长达二十年。

这位田师中是张俊的“亲戚”。田师中的老婆是张俊的儿媳妇——当然他是在张俊儿子死后才娶的。于是田师中管张俊叫“阿爹”,正因有这层关系,他才被保举为大将。

张俊是南宋将军里著名的大老虎。他拼命置办田宅,每年田租收入达六十万石。据说他把聚敛来的银子铸造成千两大球,号称没奈何,意思是贼很难偷走。可想而知,受他赏识的田师中人品如何。

田师中尤其擅长投机钻营,结交内侍,于是得以掌管鄂州大军二十年,连张俊罢官也没影响到他。

田师中出任鄂州都统制,岳家军众将人心不服,傅选、李山、郭青等几位统制纷纷提出辞职。赵构担心田师中压不住军心,特命他带数千四川兵作为随从,弹压岳飞旧部。

田师中心知肚明,他吃准岳家军不敢造反,趁机大肆排挤旧将。比如岳飞部曲、鄂州捷胜军副将杨浩被撤职,罪名是“谤讪朝政”。骁将牛皋对降金不满,下场更惨。1147年,田师中竟借大会诸将之机将他毒杀。

牛皋在《说岳全传》中是个喜剧角色,给书中增加了不少笑料,最后在七十九回大破金军,骑在兀术背上把他活活气死,给岳飞报了仇,自己哈哈大笑,一口气接不上而死。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气死兀术,笑杀牛皋”。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牛皋却抱着未能马革裹尸的遗憾,被嫉恨他的庸将害死。历史的无情处,总是超乎想象。

田师中担任统帅期间,岳飞时代鱼水和谐的军民关系不复存在。田采取抓壮丁补充军籍,像奴隶一样使唤他们,以致有百姓自残以求免除兵役。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竟统领原岳家军长达近二十年。到宋高宗末年,金海陵王完颜亮率领大军南征,宋朝许多官员深知田师中不得人心,纷纷上疏弹劾。

赵构怕他抵挡不住金军,这才令吴拱取代田师中,担任鄂州都统制。田师中去职后,赵构仍然青眼相看,破例准许他领取统兵官全俸,坐享厚禄。

田师中任内,鄂州军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是员额大大缩小。岳飞在世时“岳家军”有十万之众,而绍兴十八年后,鄂州军兵力减少到七万以下。宋孝宗时期,打赢采石之战的名臣虞允文上奏说,荆鄂两军共计68,479人。其后宋廷进一步缩编,规定鄂州都统司辖49,000人。

不仅数量下降,鄂州军战斗力也远不如昔日。

海陵王南征中,吴拱率领的鄂州诸军在茨湖击退了当面金军,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风向不利,金军无法登陆,宋军才在水战中取胜,战果也仅有“千户一人,夺舟数十”。

虞允文在战后报告中提到,鄂州诸将多认为本军并不擅长野战。1175年,鄂州都统司派兵镇压“茶寇”赖文政。鄂州军派出3千兵力,对阵仅有几百人的“小寇”,居然在半年内亡失过半。其中阵亡者114人,其他大部分逃亡了。

昔年威震天下、纪律严明的岳家军,而今居然成群结队地临阵脱逃。这还是经过选派投入实战的部队,余部战斗力可想而知。

岳家军的廉洁作风也受到腐蚀。曾在岳飞麾下立功的中军副统制郝晟,向上级行贿三百两黄金,换了一个襄阳知府的官职。

正因如此,在南宋中期隆兴与开禧两次北伐中,位于中部战区核心的鄂州军都没有可以称道的战果。时人评价说“空屯数万之旅,饱食竞日”。这支部队军魂已失,早已配不上“岳家军”的称号了。

南宋中后期,出于增强军事实力等目的,宋廷设立各种名目的新军,原鄂州驻军在正规军中的比例不断缩小,掉出了主力军的行列,已经与各路厢军禁军没什么区别了。

襄阳逐渐取代鄂州成为长江中游的军事重镇,驻守当地的京湖制置司部队升格为主力,鄂州军降为配角。即使鄂州也创立了御前诸军以外的新军。

南宋后期,鄂州都统司虽仍保持编制,但所辖兵力仅5千多人,因此在宋蒙战争中少有建树。1274年,蒙军进逼鄂州,末任荆鄂都统制程鹏飞率军归降,后来参加了元朝平定南方和安南的战争。这就是带有岳家军血脉部队的终末。

威震天下的岳家军,为何离开岳飞就变得与其他宋军无异?如果仅仅把问题归结为田师中庸碌无能,得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结论,倒也未尝不可。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田师中以后相对称职的将领,仍然带不出一支劲旅。

其实,“岳家军”并不是一支天降神兵,它的强大战斗力是在抗金事业感召下、经过岳飞等优秀将领精心整肃后锤炼出来的。

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家军成军之初,也有纵兵掳掠的记录。虽然岳飞约束很严,却没能禁止住,只好把军营设在三面临湖的地方,派人把守狭窄的陆路。

后来岳飞的部将韩顺夫在莫邪关之战中,竟然解鞍卸甲,让掳掠来的女子陪酒,结果被杨再兴(此时还未追随岳飞)打得大败。可见早期岳家军也未完全摆脱宋军腐败松懈的陋习。

岳飞刚柔相济的治军举措,无疑是改变军队作风的重要因素。他采取铁的手段维护军纪,规定取人一钱者必斩。有士兵拿了民间一缕麻,结果真的因此被斩首。

岳飞每到一地,必率亲随视察,督促官兵。同时,在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他又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常和最下等的士兵一同吃饭,得到了部下的爱戴。

岳家军的战斗力,还与主帅崇高的目标有莫大关系。岳家军是怎么成军的?1129年金兵渡江,宋军战败,主将杜充投降,部队军心瓦解。这时岳飞对部属说:“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这才凝聚起军心,带出了一批人马。

若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岳飞部即使不去降金,也难免沦为流寇了。

每次军队誓师时,岳飞讲到国难,常常痛哭流涕说不出话来,将士无不感怆。后世皆知,岳飞背上刺有“尽忠报国”四字。他在战袍上面也刺上了“誓作中兴臣,必殄金贼主”十个字。

岳家军士兵人人都可以亲眼目睹主帅身上抵御异族、恢复故土的崇高理想,从而受到感召。

从岳飞自己来讲,正因为他心目中有着神圣的抗金事业,才能做到一身正气、严于律己。四川宣抚使吴玠为岳飞送来一名美女,岳飞却将其退回,回答说:“国耻未雪,难道是大将安逸取乐的时候吗?”

驱逐胡虏、洗雪国耻的信念,始终萦绕在岳飞心间,使他保持着高昂斗志和高尚节操。

孙子兵法讲兵家“五事”:道、天、地、将、法。其中“道”,也就是政治因素,排在首位。任何军队都是为一定政治目标服务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因为聚集在“尽忠报国”、“直捣黄龙”的大旗下,岳家军才不断发展壮大。

岳家军的基础是宗泽麾下东京留守司旧部,主要将领以北方人为主,几个最骁勇的统制官,王贵、张宪是河北旧部,牛皋是汝州人,董先是洛阳人。

他们都是怀着收复故土的理念追随岳飞战斗,不少与金兵有着血海深仇。太行山义军首领梁兴的父母都被杀害,他率军渡河投奔岳飞,在北伐中担负会合河北义军、切断金军后路的重任。

历史上不乏英勇善战的将领,但他们统率的军队很少闻名于后世。岳飞能把中原民众抵抗异族的愿望,提炼整合为军队的政治目标,顺应民众的期盼,同时严肃军纪,维持和谐的军民关系。因此岳家军才能从古代军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青史留名的劲旅。

对于恢复中原这一目标,苟且偏安的南宋小朝廷,在宋金和议后,再也无法提供给将士们。岳家军就退回了历史上军队的“正常”状态。将领拥兵自重,大发横财,战时尽量保存实力;士兵把掳掠当作个人目标,遇到危难则优先逃命。

军队是否强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军队的成员为何而战。如果一支军队没有丝毫理想追求,上层充满腐败分子,基层充斥着兵痞流民和强征来的壮丁,这支军队就很难战胜任何正常水平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