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称霸一方的皇甫嵩为什么带兵进入中原 这是为什么呢?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乱世英雄无处不在,在三国的将领中有一位是非常特别的,这个人就是皇莆嵩,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尽忠职守,有谋略,有胆识。平黄巾贼居功至伟,领冀州牧时要求朝廷减免冀州一年田税,百姓称道。他在任期间,上表陈辞、劝谏或有所补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亲手书写,而且毁掉草稿,一点也不宣露于外。为什么说他是非常特别的呢?其实这点从董卓还在世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皇莆嵩的军队镇守着我国如今的山东一带,而且无论当时中原局势多好,皇莆嵩都没有出兵过。这是为什么呢?
扑灭黄巾起义又平定羌人叛乱的皇甫嵩,不仅仅平灭黄巾起义的功劳都被冒领了去,很多地方还被略过了。要知道当时带兵进京的董卓只是带了去并州赴任的几千军马,而当时西北大军其实在皇甫嵩手上。可三国演义为了不让这与主人公关联不大的信息把听众搞糊涂,全简略成了西北二十万军马都为董卓所节制。这样写凸显董卓力量的强大,更强化了观众对三国里董卓这个反面人物的印象。
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最初被举为孝廉、茂才。汉灵帝时被征为侍郎,迁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后,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被授为左中郎将,率兵讨平黄巾之乱,“威震天下”。战后被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到任后,他奏请减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税。后因得罪权宦赵忠、张让而被罢免,改封都乡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为左将军,击破王国叛军。董卓掌权时,皇甫嵩遭董卓陷害,经其子皇甫坚寿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董卓被诛后,皇甫嵩出任征西将军,诛灭其宗族。晚年历任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等职。
可如果回到历史里,你会发现皇甫嵩和董卓还真是一对冤家。在史书里,两个人之间有很长交集,有着太多的爱恨情仇,到最后都生死相见。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名将皇甫嵩和枭雄董卓的纠缠人生。
在黄巾叛乱平定没多久,西北凉州的羌人叛乱已经闹到了侵占三辅,逼近皇家陵园的地步。朝廷一看没办法,得派大军镇压。于是环顾一看,选出了最合适的两人皇甫嵩、董卓,于是任命他们俩一正一副,去镇守长安,平定羌人叛乱。为什么说他俩最合适呢?董卓不用说,本来就是西北人,是和羌人打仗起来的。皇甫嵩此时声名正旺是一方面,自己还当过北地郡守,对西北也应该熟悉,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叔叔是平定百年羌乱的名将。
而且皇莆嵩一直以来的职责也非常的特别,那就是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所以皇莆嵩在军中的地位其实非常高。再加上当时皇莆嵩所处的位置能够称得上是天高皇帝远,皇权的掌控力非常低,皇莆嵩想要独立的难度也就并不大。
但是皇莆嵩却一直都没有拥兵自立,直到董卓掌权之后。皇莆嵩和董卓的茅盾由来已久,当时因为进攻陈仓两人出现了间隙,本身此时皇莆嵩是有机会斩草除根的,皇莆骊也是这么劝他的。但是皇莆嵩却高风亮节的放过了董卓,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后来的董卓之乱。
也许朝廷不少人看到了董卓这样的状态,于是下诏给董卓升官,想把他调开。可董卓才不把这些放在眼里,几次三番抗命。最后一次,朝廷下令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并把手上的兵权交给皇甫嵩,可董卓一样不从。皇甫嵩身边的人,看董卓这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建议皇甫嵩可以以此剿灭董卓,可皇甫嵩不听,只是上书讲述事情的经过。然后,朝廷再下诏斥责董卓,董卓于是更加忌恨皇甫嵩。这一次,皇甫嵩完全有能力将董卓置于死地的,可惜他没有。
皇莆嵩高风亮节不代表董卓也是如此,所以在董卓作乱之后便以皇帝的名义将皇莆嵩召进宫。这件事的意图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但是皇莆嵩依旧拒绝了带兵进京,改立新君的提议。而是孤身一人进京,若非众人求情这一次皇莆嵩便死在了董卓的手中。
之后皇莆嵩才后知后觉,如今的朝廷已经不是皇帝的朝廷,而是董卓的朝廷。所以才拥兵自立。但却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更好的镇守北方游牧民族。若是不这样做的话,如果董卓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大局,那么皇莆嵩将会进入两难的局面。
在军旅中,皇甫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营幔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部下吏士有接受贿赂的,皇甫嵩并不显责,而是再赐给他钱物,吏士惭愧,有的竟至于自杀。皇甫嵩还折节下士,门无留客,当时人称扬他,纷纷归附。
董卓打仗是不如皇甫嵩,可他和底层士兵之间是实打实的连接,即使是他死后,他的部下依然会为他报仇。他和之后所有的军阀一样,有着和这些名将们完全不一样的生存逻辑。看看三国割据前后的诸侯们,看看中晚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军头们,看看民国时代的军阀们,他们都是带着一群弟兄们在求生,他们的选择不是先考虑上面的君主,而是先考虑自己和下面的弟兄。
东汉末年正是这么个错位的时代,紧接着的就是诸侯割据的三国乱世。在这个错位点上,名将皇甫嵩和枭雄董卓,是名将和军阀各自最好的代表。在这样的时代里,胜出的、占据优势的不是能打仗的名将皇甫嵩,而是能带兵的军阀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