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三败蒙古,除大象外有何秘密武器?其实都怪元朝自己一个败招
驰骋欧亚大陆的蒙古人野心勃勃,唯以扩张为乐,甚至孤悬海外的日本也不放过。不过,对江山相连的越南,庞大的元朝三次征伐也没有征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次征伐越南是在1258年,当时南宋还在,越南是陈朝。为夹击南宋,蒙古人在征服云南之后出兵越南,元将兀良哈台率骑兵三万从沿红河来犯。虽然一开始越南就祭出了大杀器——大象队,虽是取得一些胜利,但终是不敌蒙军攻入首都升龙(今河内)。但这只是一座空城,当地气温很高,蒙军“热不能堪”,粮食已尽疲惫已极,只好班师。
第二次是在1284年,元将脱欢为首带大军50万分陆海两路来攻。陆路从谅山南进,海路先取南方占城北进,南北夹攻。陈军放弃京城,转入野战,选拔将领,广泛征兵,坚壁清野。陈朝下令:各郡县应先抵抗,不行时“准于向山泽逃窜,但不得迎降”。元大将索都从占城北上受阻,乘船北上,陈军在海上截击,在南宋流亡将领赵忠帮助下大获全胜,索都阵亡。陈军士气大振,迎头再战脱欢。时值盛夏,酷热难耐,南国瘴气遍地,脱欢军中疫疠无数,不得不撤。
1287年,元朝再发精兵30万,脱欢领军分3路大举进攻。当时陈军在杰出将领陈国峻等领导下在白藤江水路抄了元军后路,缴获了运粮船队,元军断了粮,只好撤退。陈国峻指挥部下砍来柚木削尖顶端,布设在白藤江下游,元军中伏,沉船400多艘。元军余路急撤,越南军民又用上了抓野兽的陷阱和毒箭,元军一路上到处被杀伤无数,连脱欢本人腿上也中了一箭。
陈国峻塑像
越南三次战胜蒙古大军,有什么法宝呢?一般认为无非以下几种:
一是天时。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湿度大,旱、雨季明显。元军士兵多来自北方,在酷暑中苦不堪言。安南又善于使用拖兵之计,一旦被拖至雨季,疟疾、蚊虫毒物四出,瘟疫肆虐,元军“军中疾作,死伤者众”,不得不撤。
二是地利。越南的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沟深,河流交织,“蒙古军马亦不能施其技”,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三是此时越南陈朝出现了众多杰出将领,战略战术正确。越南全国采取坚壁清野之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不求速胜,观其权变,随时制宜”,在正面无法抵御蒙(元)军的情况下每每主动后撤,以拖待变,趁势反击。此外还擅长使用大象、毒箭、水桩、陷阱等特殊武器。
但这些并不是元朝失败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是元朝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蒙古人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动不动就是屠城。此外,元还把全国人口分成四等,江南的汉族人处于第四等“南人”的位置,受尽欺凌。如果越南也被征服,岂不是还要排在“南人”之后,更受压迫?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军民为自身利益自是会精诚团结,一心御敌。越南军士皆在手臂上刺“杀鞑”二字,以示誓死决心。
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也影响了其战斗力。元为打越南不仅调用了蒙古兵,而且还大量使用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例如第三次就调用了江淮、江西、湖广三省蒙汉军7万,、云南兵6000、黎族兵1.5万。但是在残酷的民族压迫下,这些军人怎么会为蒙古人卖命呢?往往是一触即溃。
元朝的民族政策还导致了自己后方不稳。忽必烈在国内“视民财如图苜,戕民命如草芥”,是穷兵黩武,残民已极。作为征越南大后方的江南一带“四民废业,贫者弃子以偷生,富者鬻产而应役,倒悬之苦,日甚一日”。仅1283年,江南的起义就有200多起,几乎遍及整个长江以南,元军不得不抽调军力镇压,从而削弱了南征越南的力量。
战争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元朝一点不占,怎能不败呢?1294年忽必烈去世,此后元朝立即下诏停止征讨越南。元朝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不仅成为它征讨越南失败的主因,也是它在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就被推翻的主因,是它最大的败招!
- 上一篇:刘海粟的书法特色
- 下一篇:至今也无法清楚项羽从阿房宫抢走的宝藏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