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郁郁不得志的清官——海瑞

2022-05-19

海瑞生于1514年1月22日卒于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明朝著名的清官。1549年中乡试,开始了海瑞向贪腐斗争的坎坷的一生。

在官场上,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如果和同僚、上司的关系不好,要想升职那真是难如登天。但明朝的清官海瑞却是个特例。无论他在哪里为官,都受到同事的排挤,和谁都搞不拢,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但他却一路升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海瑞出生在一个家道没落的家族,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年轻的妈妈靠勤俭节约拉扯他长大。妈妈对他管教特别严格,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博取功名。要想当官,正途是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才算进入体制内。但是海瑞在科举之路上一直不顺畅,到35岁才中举人,接连两次进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估计他对科举考试心灰意冷,之后就再没参加过会试。40岁那年,海瑞因为有举人身份被授予福建南平县教谕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局长,在当时只是芝麻大小的官,没啥权力。但是海瑞不嫌官小,立志要在小岗位上干出大成绩。他一上任就着手整顿学风,严抓纪律。用现在的眼光看,海瑞可以说是个偏执狂,他出了名的严苛,上任不久就得罪了几乎所有同事。虽然同僚都痛恨海瑞,但是上司还是很喜欢这种人——因为海瑞能给自己增添一点光彩。同僚们不喜欢海瑞,又见上司喜欢他,便纷纷举荐,希望早一点把他调离。就这样,阴差阳错,海瑞被提拔到另外一个县当县令。

当了县令,舞台扩大了,海瑞的严苛和偏执更进了一步。一上任就进行改革,一刀切断了所在县官员的灰色收入。明朝官员工资本来就低,经海瑞这一改,整个县的官吏都叫苦连天,纷纷向上级申请调离,能调走的都调走了。

海瑞自己过着苦行僧一般的清贫生活,他的这种生活已经远远脱离普官员的范畴,因而别人根本无法和他保持一致。海瑞成为当时官僚系统中的一朵奇葩。官员们经常拿他开玩笑。有一次,浙江总督胡宗宪跟同事开玩笑说:“我听说海瑞昨天给母亲过生日,上街买了两斤肉。好奢侈呀!连卖肉的都惊讶地说:想不到这辈子还有机会赚海县令的钱。”

整个县的官吏都受不了海瑞这种做派,但是海瑞又没有任何劣迹,别人根本抓不到他的把柄。就这样,他当教谕时的情景再一次上演。全县官员都纷纷向上头举荐,希望给海瑞升官——升几级都可以,只要他不管咱们县。吏部果然给海瑞升职,提拔他为通判。

海瑞每到一处,都会有大批同僚推荐他,原因都是同事们实在受不了他,又抓不到他的把柄,只好用“联名举荐”的方式将他送走。最后他从地方县令升到中央,任户部主事,六品。到了中央,他把“整治”的矛头指向皇帝。1566年,海瑞给快要升天的嘉靖皇帝上了道奏疏。他在奏疏中毫不留情地大骂嘉靖皇帝奢侈迷信、荒淫堕落。嘉靖气得两眼直冒金花,命人将海瑞下狱,立即斩首。但嘉靖被太监劝住了,太监说:“陛下你杀他,你就成了纣王,他就成了比干。干嘛要成全他呢?”嘉靖觉得也对,就没再管监狱里的海瑞。海瑞在监狱里等着被处死,等来的却是嘉靖的死讯。真令人哭笑不得。

新皇帝上任,万象更新,大赦天下,海瑞就这样活了下来。不但活下来,还又被升官了。内阁首辅徐阶想在新皇帝面前露一手,便着手提拔名声好的人,利用他们整顿风气。海瑞这个“道德模范”就这样进入他的视野。在徐阶的大力推荐下,海瑞一路升迁,55岁时当了应天巡抚,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峰。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海瑞到了应天依然偏执如故。他大力整顿官场,整治土地兼并。应天是徐阶的老家,海瑞整顿土地兼并,居然整到徐阶头上。他要求徐阶把家里的土地划出一半给农民。气愤不过的徐阶找人参了海瑞一本,海瑞的巡抚职位就被取消了,降职为南京总督粮储。年过半百的海瑞丝毫没有安享晚年的念头,他不服气,给皇帝写奏折,提出要辞职,并且还在奏折中说当今朝廷的官员都是妇人,陛下你不要听他们的话。这下他把大明王朝的全部官员都得罪了。当时的首辅李春芳跟同僚开玩笑说:“所有官员都是妇人,那我岂不是老妇人了?”这下没人再保他,朝廷准许他辞职。海瑞便回海南老家,从此闲居。当时尚未当首辅的张居正写了封信安慰海瑞,让他不要灰心。

两年后,张居正上台当首辅,海瑞满以为张居正会提拔,可是等了很久也没有提拔的消息。吏部有人提议起用海瑞,张居正批示说:“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天下信之。然夷考其政,多未通方。只宜坐镇雅俗,不当重烦民事。”意思很明确,海瑞品德高尚,但过于偏执严苛,缺乏变通,只能当道德模范,不适合参与政事。所以,张居正掌权期间,一直没有起用海瑞。

为什么张居正不提拔海瑞呢?其原因有三点:

一、两人的为官之道不同。张居正天资聪颖,深谙为官之道,善于权术斗争。明穆宗时期,高拱在和徐阶斗争中获胜,出任首辅,而当时张居正为次辅。张居正小高拱十余岁,一度被其视为得力助手,一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后来神宗继位,这时张居正认为时机到了,他与冯保联合一举驱除了高拱,并代之出任内阁首辅。

如果说张居正在激烈的斗争大多时候是胜利者,那海瑞则恰恰相反,大多时候是失败居多。海瑞一生不留情面,严厉作风无疑给当时陋习成堆的官场带来了很大冲击力,诸多官员为此受困扰。所以海瑞常常遭到了官员们的排挤,攻击,以及弹劫。张居正是忌惮海瑞的过于耿直,怕启用他会给其带来麻烦。

二、政见不同。如对于明朝当时的政治上吏治腐败,贪欲横行,贿赂成风,经济财政拮据的现象,海瑞主张恢复祖制来改变这种现象。这里的祖宗成法,主要指的明太祖时期的法规。海瑞对祖宗成法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张居正一再强调他是在恢复“祖制”,实质借此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斗争工具,以此使变法减少压力。而其变法,并不拘于成法。他恪守的祖制,是那些对现实还有积极作用的祖宗制度,毕竟明太祖建立的制度是基本符合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实际的。

三、价值观不同。海瑞的价值观主要是掌握权力的目的是行义行道,致君尧舜,天下太平;权力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可哀之民;权力要达成行义行道的目标和切实服务民众,养民庇民,必须保持自身的圣洁性,不容腐败。

张居正的价值观主要是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理解,为了解决问题,甚至不惜用尽一切手段。他提出了“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的用人之道。他在变法其间,他破格提拔了很多人才,他欣赏“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的人才,甚至有重才轻德的倾向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南京任上。他没有儿子,海瑞的朋友御史王用汲主持了海瑞的丧事。海瑞的灵柩运回老家安葬时,沿途老百姓都身穿孝服,为之痛哭流涕,如丧考妣,绵延百里之遥。事到如此,海瑞海青天的名号彻底叫响。乌纱掷去不作官,囊中羞涩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山作渔杆。

海瑞死讯传出的时候,南京的百姓罢市了;当他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祭奠哭拜的人达到了百里。他本是海南人,一生做过教渝,当过知县,深得民心;后来历任右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右都御史等职位。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赐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放到现在那就是一个普通人努力学习,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廉洁自律,一心为国为民,经过30年的努力做到部长,当他死的时候,无数百姓自发为其送行,国务院对其一生做出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