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油画名作《开国大典》复原记

2022-05-19

《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作

油画《开国大典》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已故著名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完成的。作品以宏大的场面、恢宏的气势以及富有民族化的艺术语言,生动地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庆典,作品一经问世即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它不仅是作者的代表作,而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重要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之一,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5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油画《开国大典》;1953年10月,《人民画报》也发表了此画,人民美术出版社随后大量出版发行了该画作的单幅画页。多年来,这幅作品一直受着社会广泛的关注,除了它的艺术魅力之外,还与它曾经多次被修改有着很大的关系。

生动描绘新中国成立盛典

油画《开国大典》是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中国革命博物馆成立于1959年,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系其前身)组织创作的。1951年革博筹备处在故宫武英殿筹备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三十周年党史陈列,因有关方面在审查展览时感到开国部分的气氛不够热烈,从而提出要创作一幅大型油画《开国大典》。1952年,革博筹备处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创作这幅作品,中央美院把这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时年37岁的董希文教授。

关于《开国大典》的创作地点,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西总布胡同74号院董希文的亲戚家。而实际情况是,这幅作品开始创作和最终完成均是在大雅宝胡同董希文自己的家中,中途曾在西总布胡同74号院的亲戚家画过一段,作品完成后布置在中央革命博物馆党史陈列的序厅。

《开国大典》的画稿曾请中央领导同志审查过,也广泛地征求过美术界和其他有关方面人员的意见。创作完成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看过此画,毛泽东评价道:“是中国,是大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间形式。”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丁井文在场,侯波还拍了照片。

出于政治原因的多次修改

1955年初高饶反党联盟问题被揭露后,应革博筹备处的要求,董希文对此画亲自进行了修改:将高岗去掉。修改的地点是武英殿中的浴德堂,此为在原作上的第一次修改。修改后,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革命历史画册》中刊载了此画。

195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新馆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落成。1961年“中国共产党党史陈列”对外开放,陈列从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结束。《开国大典》布置于新中国成立部分的显著位置上,成为整个陈列结尾部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亮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刘少奇的党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71年革博为筹备迎接建党50周年的党史陈列,遂要求董希文将《开国大典》上的刘少奇去掉。董希文抱病到馆里对原画作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把画中刘少奇去掉,在刘位置偏后一点的地方画上了董必武,把原画中露出半个脸的董必武的形象改成了一个不确定的人物。修改地点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二楼中厅。

1972年为庆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国务院文化领导小组在革博筹备纪念展览时决定复制《开国大典》,当时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赵域在馆内按照原作的现状进行了复制。其间,董希文曾带病到馆里指导复制工作。这次复制工作非常成功,既忠实于原作又有它的精到之处。1977年复制的油画《开国大典》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展览上展出。

为了恢复历史本来面目

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革博决定重新开放“中国共产党党史陈列”。在筹备过程中,为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陈列总体小组对陈列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提出要恢复《开国大典》的原貌。因作者已于1973年病故,所以拟在复制品上进行修改。此间,董希文的夫人张玲英也托人带口信表示:一、不同意在原作上修改;二、希望仍请靳尚谊等同志进行修改工作。经过研究,革博决定恢复原貌的工作在《开国大典》的复制件上进行。但由于靳尚谊马上要出国考察,他推荐了当时正在革博进行美术创作的阎振铎(中央美院毕业生,时任北京画院画师)、叶武林(中央美院毕业生,时任北京电影学院讲师)二人完成修改任务。于是,革博请他们参考《开国大典》最早的印刷品和有关照片资料,在复制件上恢复了刘少奇和高岗的形象,并把董必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

从1979年9月开始,无论是在革博的“中国共产党党史陈列”,还是后来的“中国革命史陈列”、“近代中国史陈列”中展出的均是《开国大典》的复制件。而原作则被精心地保存在艺术品库房中。但它并非像社会上传闻的那样,从此被打入冷宫。

1992年,《开国大典》原作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挂在美术馆圆厅正中的位置,前面附有一说明牌,简要介绍了作品曾被修改的情况。当时,许多观众闻讯后特地赶来观看这件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2003年10月,中法文化系列展览之一的“东方既白――新中国现实主义美术作品回顾展”在法国首都巴黎大皇宫展出,《开国大典》作为重点作品参加了此次展览。《开国大典》独特的带有东方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让许多观众感到十分新奇,在作品前合影的观众络绎不绝,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也充分说明优秀的艺术品是没有国界的。

一幅油画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且以其特殊的经历讲述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看着它,人们在得到审美享受的同时,不禁会想起过去、思考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