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元帅身经百战,跟随毛主席打两仗就要拜毛为师,一生称其导师
毛泽东是杰出的军事家,在20世纪30年代,北伐名将叶剑英初到中央苏区,跟随毛泽东打了两次“反围剿”战役,就要拜毛为师,堪称佳话,也使得叶剑英与毛泽东近半个世纪的交往由此揭幕。探究那段难忘的历史,叶剑英拜毛为师的过程如下:
叶剑英和毛泽东相互知道名字,应该是在国共合作时期。据说,叶剑英仰慕毛泽东很久。
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副会长黄子云说:
毛泽东的大名,叶剑英早在大革命时期就仰慕已久了。那时,毛泽东是共产党人参与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的骨干分子,叶剑英是追随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的积极分子,两人都曾是国民党党员,一个活跃在政界,积极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个活跃在军界,参加创办黄埔军校和两次“东征”。(黄子云著:《波澜壮阔的历史诗篇——叶剑英与毛泽东》。)
但是,两人在这个时期没有正式的交往。
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叶剑英参加了广州起义,但起义失败,他不得不辗转在香港、上海。1929年1月,叶剑英受党中央安排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与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等人同在特别班学习政治理论,并担任特别班支部委员。
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都与毛泽东很熟悉,甚至与毛泽东一起参加过建党工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叶剑英对毛泽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说,仰慕之心已有。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次年秋,叶剑英从由莫斯科回国,到达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工作。1931年4月初,叶剑英由上海经香港、汕头、闽西到达江西瑞金。随后,他被委派负责中央军委参谋部的工作。正是在这时,叶剑英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军事科学院军职研究员范硕,是研究叶剑英的权威专家。谈起叶毛的关系,他说:
叶帅仰慕毛泽东好久了,说到感情的交流,至少要从1931年说起。那一年叶剑英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正好赶上第二次反‘围剿”。当时就如何退敌问题,毛泽东和项英等人之间产生了争论。毛泽东主张诱敌深入,项英等人主张大撤退、大转移,退出中央苏区,到云贵川去。叶剑英因为刚从苏联回到国内,又是从上海才来到苏区,对情况不很了解,所以他几乎没有发言。开始时态度不明朗。结果呢?第二次反“围剿”按毛泽东的意见办了,并且胜利了。第三次反“围剿”也是如此。这时叶剑英的思想产生了飞跃。(《说不尽的毛泽东》(下))
叶剑英与毛泽东的交往,是以对毛泽东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的亲身感受开始的。叶剑英对毛泽东敬佩的说法得到了当时护送叶从香港去瑞金后在军委参谋部工作的卢伟良的证实:
当他(叶剑英)知道要由我带他去苏区时,即开始询问走的路线。我回答可以有两条:一条即邓发书记要我走的路线,另一条从汕头到潮安,然后搭电船到大埔城再到青溪(我主持的交通站)。叶剑英同志表示要走邓发同志所提的路线。当时,同我们一起走的还有蔡树藩、陈有石同志。
到了闽西特委所在地,邓发书记极为高兴地迎接了他们。在闽西逗留几个月后,叶剑英等同志才去中央苏区。以后,叶剑英同志参加了第二、三次反“围剿”。后来他曾同我谈过,反“围剿”时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战略方针如何如何英明正确。(卢伟良著:《回顾同叶创英同志相处的片断》。)
中央苏区第二、三次反“围剿”战役,是1931年5月至9月连续进行的,敌强我弱,毛泽东以他高超的军事才智在4个月的连续作战中指挥红军硬是取得了空前大胜利。叶剑英参加了两次连战连捷的战役,亲身体会毛泽东杰出的军事艺术的胜利,对毛泽东产生敬意后,就要拜毛泽东为师。范硕说:
以前对毛泽东他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现在他感到毛泽东料事如神,是我党我军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并且深孚众望,很得人心。因此他下决心拜毛泽东为师。他找到毛泽东说,我刚从苏联回来,不了解情况,现在认识到你的意见是正确的。(《说不尽的毛泽东》(下),第606页。)
叶剑英比毛泽东只小4岁,但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的毕业生,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且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卫队,当过营长、旅长、师长、军参谋长,指挥正规部队打过不少的仗,还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军事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比半路出家的毛泽东还丰富。对于叶剑英拜师的要求,范硕说:
毛泽东很欣赏叶剑英这种谨慎谦虚的态度,说:你刚到苏区,不了解情况,项英又是中央局代理书记,这不是你的问题,可以理解。《说不尽的毛泽东》(下),第606页。
“拜师”成为叶剑英与毛泽东正式交往的开始,以后,叶剑英一生尊称毛泽东为“领袖”、"导师",至死不渝,堪称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