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刘备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但却始终得不到重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到常山赵子龙,可谓是家喻户晓,赵云自跟随刘备以来,一直是忠心耿耿,鞍前马后,每次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奋勇当先,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单骑救主,虽是如此,但结果并未被刘备受以高官,反而就像保镖一样留在身边,并未受到重用,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首先,刘备对赵云是颇为信任的。刘备作为一代枭雄,看人识人用人必然有其独特的一套,从他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就可以看出来,当然是即信任又重用的。而赵云曾经与刘备相识的时候也是同食同住,之后赵云又离开,最后又回来,这种情况下刘备岂会不信任赵云?
另外,从赵云的历任官职来看大多围绕中军来展开,刘备始终把赵云留在身边,后主刘禅也是如此,普遍也认为赵云是保镖一角,那如此谁会把不信任的人放在自己的身边呢。更何况,过江娶亲,兵败夷陵都是赵云来救,足以说明刘备对于赵云的信任。
很多人认为赵云之于刘备,相当于许褚之于曹操,周泰之于孙权。那么,既然如此,曹操对许褚,孙权对周泰有多信任和喜爱,刘备对赵云也就差不多如此了。而且关羽,张飞两人都对赵云都是客客气气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也信任且喜欢赵云,也很清楚刘备更是如此。那么既然有才华,又信任,就应该是重用了。可为什么战功少,很少独自领兵,官职又不高呢?
首先要否掉两个观点:其一,门第观念:很多人认为刘备门第观念重,其实不然。许靖名气大,刘备给了司徒的官职,位列诸葛亮之后,这并不是刘备本意,而是法正授意,原因在于名士的影响力巨大,是政治需要,马超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许靖位居诸葛亮之后,却没有什么实际贡献。而马超归顺蜀汉后也几乎被雪藏。他们只是得到了名,而没有展现任何才华。
其二,很多人认为赵云不会说话。刘备取成都时为鼓励士气许诺得到成都之后分地,而拿了成都之后兑现承诺时,赵云阻止,随即作罢。有人认为这是卷了刘备的面子。可实际上个人认为:这更像是刘备与赵云的默契所在。刘备作为领导,激励手下拿下成都是必要的。可他愿意去分地吗?分地对他在成都站稳脚跟没有任何利益,他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呢?一个帝王之志的人,徐州都能让,荆州都可以不取,偏偏到了益州就像一个暴发户了?于情于理都不对,只能是刘备的承诺只是为了激励,是空手套白狼,赵云配合他演了一出双簧而已。否则,刘备没必要作罢,不听赵云的建议就完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刘备不许以赵云高官呢?
个人认为:如果给了太高的官阶不利于赵云的工作展开,也容易为他树立敌人,所谓树大招风。还有赵云两次救了阿斗,阿斗和赵云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刘备之所以不升赵云的官阶,应该有一些目的,是留着给刘禅,以便自己死后,赵云依然可以尽心辅佐刘禅。
在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升赵云为镇东将军,这恐怕可以说明刘备不给赵云升官是有一定用意的,目的是让刘禅给赵云升官买好,才能镇住这位两救自己的恩人。而在白帝城托孤中,刘备托孤文是诸葛亮,武是李严,为什么不是赵云呢?个人认为:刘备对于诸葛亮和李严的托孤是两回事。刘备是信任诸葛亮的,但未必信任李严。对诸葛亮是真托孤,对李严可能提醒,警示的成分更大。而赵云是刘备信任的人,他不托一是信任赵云,二是雪藏赵云,刻意降低赵云的作用,以便出其不意。
鉴于赵云和刘禅的特殊关系,刘备也可能会让刘禅更多的去授意赵云。后主刘禅对赵云也极为重视,从对各位叔父的封侯谥号就可以看出,关羽的壮缪候说其名不副实,说明刘禅对于关羽不太感冒,张飞的桓候,马超的威候,黄忠的刚候则比较简单,一字概括说明刘禅并不十分关注,而赵云的顺平候则充分肯定了赵云的功劳。因此,赵云的一生实际上是和他的谥号一样的,得到了重用,也展现了才华,还得了个好人缘,官职却不是特别高。这和他的为人性格有关,他重实轻名誉的特点,解释了他的一生。而刘备也确实是他的人生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