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彭德怀唯一没骂过、还言听计从的志愿军司令员?
邓华与彭德怀,虽然都是湖南人,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彼此并不是很了解。在红军时期,邓华在林彪的第一军团,彭德怀指挥第三军团,不是同一个系统;抗战时期,彭德怀是八路军副总司令,邓华只是115师一个团政委,后来任分区和纵队的司令员及政委,虽属一个系统,但职级相差太大,加上部队分散,也没机会接触。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在西北战场,邓华跟随林彪在东北战场,两人更没机会在一起。但是,因抗美援朝战争,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1950年10月24日,彭德怀被任命为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邓华为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
彭德怀什么都好,就是脾气特别大,并且是出了名的。他一不顺心嘴上就骂出来了,志愿军司令部中许多高级将领,包括副司令洪学智、韩先楚等人,都被他骂过,可是偏偏邓华是个例外,从来没被他骂过一次。
这并不是邓华脾气不大。
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后来与邓华夫人李玉芝说:“老彭的脾气很大,好骂人,可是就是不骂邓华。”李玉芝听后笑着说:“这就好啊!我还担心邓华那个倔脾气!万一要和彭老总吵起嘴来,那叫糟糕呢!”
彭德怀为何不骂邓华,而脾气也不少的邓华为何也从没和彭顶过嘴?至今都是个谁也弄不明白的秘密。
彭德怀不骂邓华,甚至对他还“言听计从”。
1950年10月9日,彭德怀在沈阳东北军区第三招待所召开首批志愿军军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后,邓华找到彭德怀,建议志愿军四个军同时入朝。
“为啥呀?”彭德怀侧着头问,有点不太在意。
可是,邓华把自己的理由一讲,彭德怀马上就说:“你这个意见很好,我立即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报告。”
第二日一大早,彭德怀就致电中央军委和毛泽东。
次日,毛泽东复电彭德怀表示同意。
历史证明,邓华这一招非常重要,主力全部出动形成了有力的“拳头”。
可是,过了两日,邓华又向彭德怀提出,即使先头四个军一起入朝,兵力还是不够,必须再调一个军来维护后方。彭德怀认为意见很好,立马向中央报告。中央军委又接受了这个建议,迅速增调了部队。
这为抗美援朝第一、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来,彭德怀逢人说:“邓华这个人,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
彭德怀对邓华言听计从,最突出的例子是改变第六次战役作战计划。
经过五次战役后,1951年8月8日,彭德怀向中央军委提出第六次战役的意图,准备歼灭敌军2个师左右,并将东线之敌打回到三八线以南地区。8月17日,他签发了发动第六次战役的预备命令。
战斗已经箭在弦上了。
可是,8月20日,在开城和敌人谈判的邓华突然致电彭德怀,说在敌人阵地已经巩固“深沟高堡,固守以待”的情况下出击,于我不利。五天后,26日,他再次致电彭德怀,要求放弃第六次战役。
结果,彭德怀后来一直没有下达第六次战役开战的命令,事实上取消了。
其实,说彭德怀对邓华“言听计从”,多少还是有点言过其词。
事实上,他也有过两次没听邓华的建议。
一次是在1951年4月6日,志愿军召开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第五次战役。会场上的气氛活跃,但邓华却不顾大家的劲头泼起了“冷水”:“打的方式是两种,一是开始即大规模猛插,一是各兵团小的穿插,打多少算多少,然后再向敌纵深穿插,最好是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并且,他还强调了小穿插打法:“开始口子不要张得太大,不要企图一起围上打,必须实行分割猛插一块块吃。”可惜的是,最后彭德怀根据敌人可能登陆的情报,没采用邓华提出的小穿插战法,而是决定进行大规模反击。
结果,第五次战役打响后,历时一个月。中朝方面投入15个军,连续奋战50天,虽然歼敌8万余人,但自身作战损失也高达8万余人。战后,彭德怀自己承认说,第五次战役是他一生中四次军事错误之一。为此,他多次感叹说:“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还一次是人事问题。在第五次战役后,中央军委决定派陈赓到朝鲜来。一日,邓华在饭桌上停住筷子,对彭德怀说:“总部领导的位子,是不是重新排一下。。”
彭德怀颇感唐突,“你这个人呀,来朝鲜后,我们一块共事,我看你干得挺好的嘛。”说完,继续夹菜扒饭,仿佛没有商谈的余地。
“陈赓同志要来,我看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员,就由他担任好了。”邓华也不管彭德怀的态度,继续说道,“我自己则任第三副司令员兼第十三兵团司令,主要抓第十三兵团,第二副司令则由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担任”
但是,彭德怀拒绝了,说:“这不用你考虑,是组织上的事。”
尽管彭德怀不同意,事后邓华还是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并毛泽东发了电报,把他对志愿军司令部副司令位子安排意见说了,建议军委采纳。
听说邓华向中央军委发电报的事后,彭德怀亲自执笔拟稿,向毛泽东发电,要求邓华留任第一副司令员。
三天后,1951年6月1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彭德怀建议,邓华位子不变。
后来,彭德怀离职回国,在他的建议下,邓华担任了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陈冠任原创,微未经许可不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