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拆迁究竟有多暴力?抗旨不搬者斩立决
在顺治13年的时候,清政府因为恼怒郑家军的困扰,于是就颁布了海禁令,不允许渔船和一些商船的贸易,当时沿海的居民因为要捕鱼贸易为生,这样无疑是切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他们很多人都被迫迁移。
在1661年,郑成功所向披靡的时候,清政府就更加着急了,甚至颁布了强制迁移的指令。朝廷的人一开始是派人来沿海地区,画出了迁移的图纸,然后吩咐满清的官员,将这一代的的船只全部烧毁,不留一点残存。
然后还布置了士兵在这里瞭望,不准人们越过界限半步,在郑家军全面收复台湾的消息传来时,清政府更加气急败坏,甚至发布了居民再次内迁五十米的命令,并且将附近的港口封住,船只烧毁,禁止人们居住在这个地方。
而且迁移的时间只有仅仅三天,而那些不愿意迁走或者是没有时间迁走的人,一律要掉脑袋,就这样那片海岸线上的居民有十万名遇难。
在这次之后,朝廷还嫌弃迁移的不够彻底,就下令再次迁徙三十里,如此一来,有更多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样的几次迁徙下来,沿海地区也就成了无人区。
当时的官员手中拿着清政府的拆迁令,然后用绳索将拉直作为界限,如果有人家的房子在这条界限上,一律要从中间穿过去,将另一半拆掉。至于剩下的一半还能不能住人,这些官员们一律都不管。
迁徙事件涉及了当时28个州县,被迁走的民众多达上百万,这些人们不得不按照规定,抛弃良田,离开故乡,踏上逃亡之路。在路上病死,饿死的人们不计其数。
为了更好地执行迁移令,清政府一开始是插旗作为界限,最后变成了木质的栏杆,篱笆。后来随着上级官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演变成为了在这里建立寨子,并且这笔钱也要从老百姓那里得到,就因为这个事情,逃跑奔波的不知道有多少人。
在电视剧中,康熙的这一事件最后被描述成一个很令人欢喜的结局,老百姓甚至欢天喜地地迁移,其实在历史上,清政府并没有任何的安顿举措,并且为了不让居民返回,立刻拆回了房屋,当时那些来不及出去的人,很多人都被砸死在了下面。
- 上一篇:雍正不俗的审美观
- 下一篇:二战期间罕见日本艺妓服侍西方军人真实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