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秦国消灭六国 一统天下 秦国进攻东方六国的过程中 秦国为什么选择首先攻打韩国?

2022-05-19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秦王政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在山东六国中,秦国第一个消灭的是韩国,秦国统一策略中,秦国为什么要先灭韩国?

战国末年,七雄之中韩国势力最小而韩国紧靠着的是魏国。魏国和秦国是死敌,本来秦国惠文王与魏联姻,两家本可以成为一家的,可是魏王不仁,此次联姻不但没有将秦魏两国的关系搞好反倒把仇恨搞得更深了。

所以秦国与魏国经常打架,到了战国末期,魏国已经被秦国打的一点还手的力气了,而秦国随便一出兵就能够直接打下魏国的都城。而秦国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对韩国有意思。

韩国原本就被魏赵齐楚四国包围着。各国之间连年征战和兼并,韩国原本就拥有的一点儿土地变得越来越少了。至于秦国为什么对于韩国先下手,还是在于当时的韩王杞人忧天,爱乱搞事情。当时的秦国已经可以与东方六国抗衡了,但是想要真正把六国打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这时的韩王认为秦国太强大了早晚会过来攻伐韩国,所以他决定用一计策来消耗秦国的实力,让秦国不敢对于韩国有想法。这个韩王可能被秦国的发展吓到了而忘记了自己国家的土地本就在被魏赵齐楚四国蚕食,秦国离韩国还有那么远,他还担心这个。

所以他就让大臣们商议如何抵抗秦国的发展,这时就有一个大臣提议派一个人去消耗秦国的国力,民力。此时就有人提议让韩国的巧匠郑国假以修水利之名去消耗秦国的国力,让秦国在数年之内,不能够对外宣战,这也算是保护韩国的良策。郑国被派往秦国,并且在郑国与无数秦人几年的努力下,秦国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就建好了。

秦国为这个大工程投入了无数的人力财力,确实达到了韩国消耗秦国的目的。可是秦国也因此得到了关中百里沃土,关中地区这时解决了连年的干旱问题,粮食大丰收,而郑国也被秦国人民所感激着。但是秦王却在此时听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有人把事捅出来了:韩王派遣郑国修水利是为了消耗秦国国力而不是帮助秦国。

这时的秦王勃然大怒,他把郑国抓起来了但是却没有降罪于他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韩王。恼羞成怒的秦王宣布秦国正式对韩国开战。不到一年时间,秦国灭掉了韩国。脆弱的韩国向其他国家求援却没有其它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最终灭亡,成为战国七雄最先嗝屁的国家。秦灭韩国在于韩国挑拨老虎屁股在先。

但是要是具体追究的话还是得说起韩国的地理位置,韩国在于天下的中心位置。对韩国来说,这块天下中心的土地是限制了他向外扩张。韩国若想要发起对外战争,攻击一个国家,那么必然会引起周围国家的围攻,这样韩国就会被群起灭之,所以韩国的军队只能用于自保而不是对外扩张。

国家的军队如果自己不能够保卫自己的国家的土地那就只能被别人慢慢蚕食。而这块地方对于秦国来说可不是这样的,对于秦国来说韩国这块地是必争之地。秦国从函谷关东出,最大的敌人魏国已经衰退了。此时秦国的国力已经非常雄厚了,但是他如果想要再对外扩张只能找一块更好的地盘。

而韩国是最好的选择,韩国处于天下的中心,秦国拿下了韩国就可以迎面对峙其他四国,战略意义非常强大。至于为什么秦国不先把旁边的魏国打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仇恨。秦魏仇恨很深,此时的秦国如果吃掉魏国不但会引起替他诸侯国的抵抗,而且仅魏地反秦力量就够秦国吃一壶的了,这样对于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局不利。

而韩国则不同,韩国本就就被其他几个国家所包围着对于其他各国都有仇恨,所以秦国打他们也不会,他们也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举动,况且秦国占领韩国后,其他国家的人都不敢随便到这块土地来乱搞了,这样当地的百姓也是很欢迎秦军的留守。

秦国为何选择首先攻打韩国?

韩国是秦国东出第一道屏障,一直是攻伐对象

第一是秦国的帮教政策原因。自从任用张仪实行连衡策略以来,秦国的帮教政策一直都是非常明确的,无论是张仪的连横政策也好,还是范雎远交近攻政策也好,与其相邻的国家在它开疆拓土的进程当中必定首当其冲。

韩国刚好就是秦国东出天下的第一道屏障,无论是在战国末年的时候还是在战国中后期,韩国其实一直都是秦国攻伐的一个对象,在秦国一直以来的态度当中,韩国从来都不是它的盟友。所以在帮教政策上面,一直都是将韩国放在对手的位置上的。

秦国与其它国家亦敌亦友

而对于其它的国家,秦国则是亦敌亦友的,像是燕国和齐国就不必多说了,在远交近攻的策略当中,它们两个都是需要被交好的对象,魏国和赵国虽然与秦国关系并不是十分的融洽,但是偶尔也会进行联合,比如说在燕昭王乐毅伐齐的军事行动当中,它们就统一战线共同攻打齐国。

同时,这两个国家再加上楚国都是比较强盛的诸侯大国,秦国对它们其实一直采用的都是蚕食的政策。也就是说,在形势不是很明确的时候,会通过一些小的战争来占领一些土地,但是在局势比较严峻的时候又会同它们成为盟友,所以在邦交政策的影响之下,这些国家都不适合作为秦国第一个攻伐的对象。

韩国实力弱小,是秦国优先考虑攻打的对象

第二个是因为韩国的综合实力原因。实际上,在战国时代一直以来的发展进程当中,韩国都是最为弱小的国家,在整个战国时代的发展进程当中,它也只有在申不害变法的时候,曾经有过几十年的强盛,除此之外,这个国家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有一些人认为燕国的发展比不过韩国,但事实上,燕国它毕竟是西周时期的开国诸侯,这个国家拥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同时它又是地处北方偏远地区的一个国家,向东可以退守到辽东地区,向北可以与匈奴相连,它所能倚仗的东西比韩国要多很多。

同时,它的发展进程也比韩国要多出一个时代,所以其实在综合实力的比拼上面,韩国是比不过燕国的。而秦国那个时候经过需要迈出统一中原的第一步,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这一统中原的进程当中可以发生一些小的失败,但是这第一步必定是这个国家必须要完美地完成的一部分。

因此,秦国第一个攻伐的对象必定要选择一个实力比较弱小的国家,在所有国家的对比当中,韩国自然都是最为恰当的。事实上,那个时候的韩国已经不能够被称为一个国家了,它整个国家内部支离破碎就像是一张网一样,已经不是一片完整的国家土地了。

那个时候除了它的都城之外,也只有南阳地区比较的富庶,攻打韩国的难度比攻打其它国家要小很多,占领韩国的难度也比占领其它的国家小很多,所以韩国在综合实力上面最符合秦国首要攻伐对象的条件。

韩国处于中原大国包围之中,无路可逃

再次因为韩国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一个原因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个是韩国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没有多少退路可以走,我们上面已经说过燕国向东有辽东地区作为它的后路,向北又有匈奴之地可以退居。

可是韩国却不一样,它被中原的诸侯大国包围在内,在那样一个秦国已经对其它国家形成压倒性优势的时代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去触碰秦国的矛头,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拿自己国家的宗庙社稷去保护韩国的安危,所以韩国想要去求助其它国家的帮忙是非常困难的。

韩国地理位置不具备再次立国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它想要像后来的赵国那样,带领着大臣王族去到另一个地方重新建立一个诸侯国的行为也是不可能的,赵国当时之所以能够北上重新建立代国,也是因为它的后路像燕国一样都是非常广的。

可是韩国却不具备这样的地理条件,所以韩国其实没有多少溃散的可能,是比较容易根除的一个国家,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它不存在再度立国的可能性。所以在需要绝对胜利的大战当中,这样一个国家是非常适合作为灭国之战的第一个对象的。

韩国地理位置极端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韩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战略优势,经过上述的叙述,大家应该已经知道韩国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这个位置具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它夹在魏国和楚国中间,可以说,如果战略了韩国,那么就割断了两个中原大国的联系,无论是北上攻伐魏国也好,还是南下威慑楚国也好,都有了比较便利的地理条件。

此外,如果能够占领韩国,那么山东六国的绝大部分行动都会尽收秦国的眼底,让秦国能够更方便地掌控天下的局势,能够更好的进行另一方面的筹划。实际上,如果在一个各个国家都势均力敌的年代里,韩国虽然综合实力不是非常的强盛,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对秦国发动灭国之战,就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旦有国家觊觎韩国的土地,那么其它的诸侯国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就像是在战国中期的时候,张仪曾经提出过让秦国举国之兵攻打韩国,但是这一提议却没有再轻过通过,就是因为韩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万全的把握,是不能够对韩国发动灭国之战的。

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战国末年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能够以一敌六的强大国家,所以在这样的时候,首要夺取这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国家,对于秦国进一步的扩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工郑国对秦国贡献巨大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水工郑国疲秦事件了。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里,军队的作战是需要师出有名的,一场没有原因的战争是不被人们看好的,同时,如果师出无名的话,军队也会失去作战的士气。而就在秦国迫切的需要理由发动灭国之战的时机里,韩国拱手给秦国送它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那就是疲秦事件。

当时韩文安得知秦国国内发生了重大的旱灾,迫切的需要修建水利设施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受阻的现状,于是便将国内最好的水工郑国派遣到了秦国,希望郑国能够在秦国修建坏渠和废渠,一起来拖垮秦国的经济发展,折损秦国的劳动力,为山东六国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

可是郑国却违背了韩王给它下达的命令,带领秦国的军民建立了当时震动天下的郑国渠。据不完全统计,郑国渠直接和间接受益的土地能够达到四万顷,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秦国因为自然灾害而受到的农业经济发展阻拦,让很多的盐碱地变成了肥沃土地,可以说,郑国对于秦国是拥有着巨大的贡献的。

韩王安扣押郑国全族,秦王嬴政不能置之事外

可是就在这样的一个当口,韩王安却因为郑国没能够服从自己的命令,而将郑国全族人扣押,企图让郑国给它一个交代,但是郑国是秦国解决自然问题的大功臣,秦王嬴政又怎会让这样的一个工臣受到利益上的损害呢?

更何况,如果一个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都不能全身而退的话,秦王嬴政又有什么脸面立于天下呢?在这件事情之后,又有哪一个人愿意为秦国出谋划策,为秦国谋取实际利益呢?所以实际上水工郑国疲秦事件的爆发是秦国的一个契机,也是在这件事情当中所有偶然因素的聚集点。

韩国灭亡对其它五国利益损害不太大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也值得一提,那就是韩国在战国末年与其它国家联系相对较少,它的综合实力又比较弱小,一旦韩国灭亡,对于山东五国的整体实力来讲,并不会有着太大的损害,所以攻打韩国招致其它国家共同抵抗情况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像是赵国和魏国在战国末年的时候,实际上是山东六国抗击秦国的主要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在赵国面临灭国危机的时候,信陵君不惜得罪魏王也要窃符救赵的原因,可是当韩国面临着灭国危险的时候,它这个国家所存在的价值其实并没有赵国那么高,

所以当这个国家面临危险的时候,其它国家对它的援助就不会尽心竭力,这就进一步的提高了秦国战争的胜利率。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选择一个很有可能被其它国家共同放弃的诸侯国进行攻占,是比较有助于打好灭国之战的基础的。

毋庸置疑的是,韩国是秦国首要攻打的对象,它的综合国力最为弱小,对于其它国家的价值也是最小的,同时,它又具有非常强大的战略地位,作为秦国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是再合适不过的。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战国时代真的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纠葛是非常的复杂的,如果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太过于弱小,不仅仅是抵抗不了其它国家的进攻,甚至都很难招揽其它国家的帮助,韩国无异于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以至于它在最终被秦国消灭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