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为什么提起晋朝很多人都不喜欢?为什么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2022-05-19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为何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

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公元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

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刎而死,蜀汉灭亡。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司马炎登基之后吸取曹魏权臣篡位的经验,将天下以郡为国,分封27个同姓王,同周朝一样让诸侯保护皇室来统治天下。

西晋先期早期历经改革,国力一定程度变强。但没过几年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大族王恺、石崇互比奢侈,大臣傅咸上疏说“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请求皇帝制止,但司马炎不仅无动于衷,还资助其舅争富。

官僚们不仅奢侈成性,而且公开抢劫、杀人。如石崇做荆州刺史,“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司马炎也骄奢淫逸起来,由于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原因。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外戚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即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能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兵杀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

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任用贾模、张华、裴頠等人,使天下保持相对安定。

公元299年,贾后不顾张华等人的劝阻,以阴谋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发兵废杀贾后、张华等。之后司马伦掌控了大政。之后许多诸侯打起了篡权的野心,起兵造反。公元306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中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自汉朝以来许多游牧民族投降内附中原王朝,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

晋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请徙胡族於塞外,并以汉人实边以绝胡患,武帝不纳。惠帝元康元年,山阴令江统作《徙戎论》谓,若不立刻徙胡,晋室岌岌可危。亦不为惠帝接纳。当时形势已积重难返,既无法徙胡,即使要他们“各附本种,还其旧土”,亦不可能,故所有徙胡之议,成为一纸空文。

加上政府容许胡人移入,却不教化,只有加深胡汉两族的矛盾;又以胡人为兵,这情况於八王之乱时更普遍,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则用匈奴。在用胡策略下,胡人尽知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便起兵作乱。

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於离石,国号汉。公元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四月其将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此后150年里五胡十六国换流侵占中原,屠杀汉人,经济文化遭受重大打击。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西晋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一、司马懿篡位的隐患

司马家三代人篡魏为晋,经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利益交换,过程时间太长,夺权方式也不同于暴力革命,保留了太多前朝豪族氏族力量和旧贵族权力网络。同时,篡位带来的影响就其他世家大族觉得自己也有机会登上权力的顶峰,司马家的皇权威望不足。

二、前期权力继承问题

司马懿作为篡位事业的第一代核心,位置毫无争议。司马家第二代核心里,司马师是大哥,并且性格非常沉稳有胆略,是合格的继承人。司马师与司马昭只差3岁,所以起初司马昭并没想过自己有机会继承权力。

司马师死后无子,司马昭便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大哥当儿子。时局变化,淮南二叛中,司马师在战乱中惊吓过度病死了,司马攸此时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如果他来继位,显然不能保障司马家族的事业持续上升,因此司马师指定司马昭继承权力。

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攸为嗣,特加爱异,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将议立世子,属意于攸。

司马昭曾表态,天下是大哥司马师的,自己只是代他经营而已。那就意味着,自己去世后,应该把位子传司马攸,那个已过继给大哥的亲儿子。但司马昭长子司马炎绝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暗中联络一些支持自己的大臣,结成利益同盟,最终成功司马家族第三代核心。之后司马炎迅速篡权称帝,建立晋朝,即晋武帝,完成了司马家族篡位事业。

晋朝初建,司马炎就大肆分封同姓诸王,驻守全国各地,压制不服的世家大族,拱卫朝廷。其中司马攸封齐王,身居要职,颇有建树。司马炎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但被权臣荀勖、冯紞排挤出朝廷,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去世。权力继承问题成为晋朝皇室宗亲之间矛盾的导火线。

三、八王之乱

称帝后的司马炎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他的太子司马衷是个白痴,但反对这位太子继位的大臣太多。而且如果废长立幼,自己的合法性也存在问题,大臣们更希望传位司马攸,接续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到一系,那就更麻烦了。幸好司马衷有个好儿子——司马遹,司马炎还是坚持立这个太子,希望熬过一届,下一届皇帝就好了。

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司马炎的解决方法是,联合超级豪族平阳贾氏、弘农杨氏保住儿子的皇位,让贾家的女儿贾南风嫁给儿子司马衷,自己娶了杨家的女儿杨芷作为皇后。司马炎死后,皇太后杨芷和皇后贾南风之间发生权力斗争,各自依仗家族势力并联合司马家族的藩王相互攻击,开始了八王之乱的黑暗历史。

经过长期战乱,最后东海王司马越、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之间展开了长时期的角逐,后来司马越获得最终胜利。战争过程中,司马越和司马颖都采用了一个危险的策略,就是在自己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与边境上的胡人势力联盟,于是胡人军队开始深入参与到了中原的战争当中,五胡乱华就此拉开了序幕。

八王之乱历时16年,战争、叛乱不断,帝国核心统治区域经济遭到摧残,民众大量伤亡,饥荒、瘟疫频发,各族之间相互厮杀,流民遍地。各地军阀借机自保自立,最终永嘉之乱后西晋的洛阳朝廷彻底覆灭。

四、气候变化

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去5000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夏、商、西周;第一个寒冷期:东周;第二个温暖期:两汉;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第三个温暖期:唐朝;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第四个温暖期:明朝;第四个寒冷期:清朝

不同冷暖期所相对应的王朝,也正是帝国兴衰更替的关键时期。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公元1~6世纪,我国气候相对较冷,这一时期的温度大部分都处于过去2485年的平均温度值。

由于气候寒冷,西晋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区域,农业用地也在往南退缩,整个北方处于干冷气候中草原上的资源越来越少,南匈奴逐渐移居长城以南,其他北方胡人也陆续南迁。南迁胡人比例不大的时候,帝国还能消化掉这些人口,但当人口比例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与中原地区民众暴发利益冲突。

五、门阀政治的堕落

司马家篡魏为晋,接续了东汉的世家大族掌权政治传统,而司马家也只是世家大族之一,并没有绝对压倒性皇家权威,只能联合士族维护统治。

曹丕时期建立的“九品中正制”,把人按照能力分成三六九等,来安排职务。但能力高低是由士族来判断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士族势力垄断了高级职位。

司马炎灭吴之后,允许官员士族据官品占有土地和人口,并且占有的人口拥有免除徭役的特权。由此以来,世家大族终于形成特权阶层,士族门阀被制度化。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平民保持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思想上,谈玄论道,脱离实际;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相互联姻,共同维护门阀利益。没有来自统治阶层的压力,世家大族生活奢侈糜烂,根本不在乎庶族平民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