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刘奎龄是徐悲鸿的“知音”

2022-05-19

新中国成立后,刘奎龄继续着自己的绘画创作,也积极参与各类画展。1953年,刘奎龄的作品《上林春色图》出现在了前苏联举办的一次中国绘画展上。当时作为参展嘉宾的国画大师徐悲鸿见其作品后赞不绝口,连连惊呼“我怎么连这么一位画家都不知道。”还托朋友请刘奎龄为其作画。遗憾的是,一代大师徐悲鸿没有等到刘奎龄的画就在这一年病逝了。但正是徐悲鸿的一句称颂,让一直不被关注的刘奎龄第一次获得了画坛的赞许之声。

据后人研究推想,刘奎龄之所以与徐悲鸿“惺惺相惜”,不仅仅因为刘奎龄的画作博采众长、融贯古今,更重要的是,他与徐悲鸿一样,融入了大量的西方绘画技法。刘奎龄在就读敬业中学堂时,曾经系统学习了西方的素描、油画等技法,而在其成名之前就曾专研郎世宁的绘画风格。

尽管如此,刘奎龄并没有盲从。他对郎世宁的态度是带有批判色彩的。他认为郎世宁在“形似”上都有待商榷,认为其透视散了。所以刘奎龄在学习郎世宁时并不是兼收并蓄,而是有继承,有批评。这样独到个性的画家,不得不让徐悲鸿青睐。

由此可见,结合书法感、工艺感、透视法的绘画才真正成为刘奎龄画风的真实面貌,又不乏体现出浓重艳丽的院体风格、清新淡雅的文人情趣、中西合璧的独特面貌、减笔没骨的自家创新。刘奎龄所画的《梧桐松树图》就是其简笔没骨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