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军队为什么打仗非常弱?宋朝军队和秦朝都是用赏罚制度 为什么实力差距非常之大?
在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如果说到哪一个是最弱的话,那么大家或许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是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却也是军事力量最弱的朝代。宋朝的军队为什么不能打仗?宋朝军队和秦朝都是用赏罚制度,为何实力差距非常之大?
稍知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是非常“尚文轻武”的朝代,也是武备极弱的朝代。先说说“尚文”。整个宋朝300多年仅录取进士就达二万余人,如果加上举人,这个数字恐怕难以估算。
文人在两宋期间有着极高的地位。宋太祖赵匡胤临死之前有遗嘱告诉他后人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死一个读书人。苏东坡虽犯“污君之罪”,也是因此而获免死的。可见宋朝文人的地位有多高。
下面重点讲讲“轻武”。其实,说宋朝轻武着实有点冤枉,宋朝在军费方面投入非常高,部队最多时达到125万人。说宋朝不想打仗到是真的。那么既不想打仗,又养了那么多部队干什么用呢?这就是个迷!解开这个迷团还需要从宋朝立国之初讲起。
大家都知道“黄袍加身”的典故吧!赵匡胤原是后周的殿前都检点,如同皇帝的侍卫长,他因缘机会,一夜之间就做了皇帝。因他能有机会当皇帝是因为手握重兵,属于军人篡权。
所以他当皇帝后,“杯酒释兵权”,将拥护他当皇帝的那帮手握重兵的“哥儿们”全部解散,回家养老,然后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兵力留在皇城周围,这样他才觉得这个皇帝能够稳稳当当地做下去,皇位才能无虞。这明摆着,宋朝的军队是用来御内而不是用来攘外的嘛!这是战略指导思想的错误!
第二点就是过度地抑武。以狄青为例。史书讲,狄青乃北宋名将,出身贫门,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战功。
他精通兵法,一生经历二十五战,以皇祐五年正月十五日夜袭昆仑关最著名,拜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在宋朝重文抑武背景下,皇帝和文官集团猜忌狄青,狄青出判陈州,最后抑郁而终。
再后来,民族英雄岳飞抗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此不再多讲,当其准备直捣黄龙之时,“十三道金牌”让其回朝,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至今每每国人想起此事,都十分痛心、痛恨!上述两位名将的结局足以窥见宋朝皇帝阴暗的内心世界了。
第三点是对军人的普遍不尊重,甚至鄙视。同狄青一样,宋朝的兵士从当兵之日起每人脸上都要刺字,可笑吧?!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怕他们逃跑。好端端的脸上刺了个字,当然就觉得低人一等了。所以“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这话就是从宋朝起传下来的。没有社会地位的军人,肯定就缺乏荣誉感和爱国热情了,更谈不上以身许国、保家卫国了。
第四点是消极的防御政策。北宋王朝西有夏,北有蒙、辽,南有大理国,虽然南边不足为虑,可北边和西边均是虎狼之国,消极的防御政策显然是战略致命伤,官兵缺乏随时打仗的准备。
第五点是兵士缺乏严格的训练。唐朝的军队体制是“寓兵于民”,寓兵于民则是全民皆兵,而宋朝是“寓民于兵”,寓民于兵则是全军皆民。宋朝的兵士自当兵之日起,直到60岁方可回乡养老,这期间的几十年,二十到三十岁的兵士用于备战,而后三十年则是国家养,养着干什么呢?就是随换防部队去种地。
且宋朝的部队是一年一换防,那时的交通又不方便,用在路上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哪有时间来训练呀!更混帐的是,为了不形成“山头”,宋朝的军队换防只换兵,将领仍旧留在原地,这样就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现象。如此的部队怎么能有战斗力?
第六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宋朝朝廷非常畏战。什么原因呢?这要从宋太宗赵匡义说起。太宗即位后,曾两次对辽亲征,但都打了败仗。其中一次是在今天的北京西直门外颐和园附近,战争中赵匡义中了箭,回去后因创伤而死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见绳”,加之宋国传承的基本上是五代十国时的地盘,而且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让给辽了,所以宋朝的北方基本是无险可守,而且开封又是一片平地、易攻难守,打又打不过人家,守又守不住,不打还好,打败了还要割地赔款,弄不好连黄河的“国界线”也不保。
故而,整个北宋的皇帝是极不想打仗的。然而,越“怕鬼”越“有鬼”,人家常年来挑衅,北宋只好一次次给钱给物“买”太平,终究到最后还是给人家将“两帝”掳走了,并打退到了江南,再后来人家干脆将宋朝灭了,这个教训极为深刻!
客观上讲,唐后的五代十国是个战争频起的年代,民不聊生,宋朝建立初年想休养生息本是对的,但战争何时发起却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不想战,但敌国却不想让你太平,甚至一直虎视眈眈,视你为“盘中餐”。所以忘战必危!只有备战,方能止战。
古代王朝有强有弱,有大有小,许多人都在探讨究竟是哪一个王朝更加的强大,而哪一个更加的弱小,大家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最为国家武力的象征军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与命脉,通过一个王朝的军队我们便能领会他们的强弱之分。
秦朝与宋朝谁强谁弱一目了然,说起秦朝的军队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一只只军容整齐,百战百胜的强悍军队,而说起宋朝的军队时大家心中所想的就是一只只腐败无能、战斗力低下的军队。
俗话说的好“皇帝不差饿兵。”为了激励士气,维持部队的稳定,一套完善的赏罚制度是必须要建立起来的。而我们也将透过秦朝与宋朝的赏罚制度来分析秦朝军队的强大与宋朝军队的弱小的因素。
同样是赏赐,秦朝与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不相同
春秋战国与宋辽金西夏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时期,土地四分五裂,各国相互对峙、交战不断。因此秦国与宋朝都十分的重视对于军队的建设,特别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与稳定度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样秦朝与宋朝都对于军队采取了赏赐的方式,即制定一项规章制度对于那些立了功劳的将军士兵给予大量的赏赐的行为。
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一向以战力强大,不可战胜著称,各国遇到与秦国的战争都难以战胜,最后秦国便是依仗这支部队消灭六国,建立秦朝。秦朝建立之后更是率领这支部队北击匈奴,南征南岭,秦始皇在世时秦朝军队打遍天下无敌手。
而同样建立了赏赐制度的宋朝军队实力可就差的很远了,自古以来开国君主所统率的军队由于受到了战火的洗礼是一个王朝最强盛的时期,然而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在位之时就曾经大战辽国,最终也无法收复幽燕之地,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继位后军队在攻打辽国之时遭遇到了数次惨败,精锐损失殆尽。
至于再往后的宋朝军队战斗力是一天比一天差,不仅战斗力低下,而且腐败不堪,飞扬跋扈,骄横无比。可以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宋朝的军队那就是垃圾。
赏赐制度本身是为了激发士兵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英勇杀敌的做法。其实这样的措施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为何同样是采取了赏赐制度的秦朝与宋朝的军事战斗力却天壤地别,它们的赏赐制度差别又在哪里呢?
秦朝与宋朝制定赏赐政策的动机不同
秦朝的军队赏赐制度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期进行的,它的制定动机是为了强大秦国的军队,因此赏赐制度是比较合理的,彻底的。秦朝的军队变法背景久远,如果要追溯历史的话就要回到公元前300多年商鞅变法前的一天,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军队也是十分战力低下的。
比如说是秦国军队在与魏国吴起的河西大战之中被对方以精锐的魏武卒以少胜多,数万魏武卒击败了数十万的秦军,从这场河西之战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魏国魏武卒的强盛,也可以看出此时秦国的军队战斗力低下。
战国初年各国竞相变法,以魏国为首的中原国家实力强大,军队战斗力强,特别是魏国在开国初期通过团结三晋的政策大杀四方,不断蚕食秦国的土地,秦国如果不能进行一场彻底的变法必将遭遇到亡国的命运,因此秦国在对军队的赏赐制度进行变革时的政策比较彻底、完备,促进了秦国军队的强盛,为后来天下无敌的秦朝军队打下基础。
而宋朝的赏赐制度的制定动机是宋朝统治者为了解决军队问题进行的小打小闹,因此这一赏赐政策的制定并不完善、彻底。宋朝是一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国家,从宋朝的建立到结束周边一直都有许多的势力威胁自己。
按照道理来说宋朝应该具有紧迫感,想要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护卫自己,然而宋朝的统治者却毫无想要强军的思想,特别是北宋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之后简直就是马放南山,刀兵入库,更加削弱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了。
宋朝的局势没有秦国那么险恶,可以说宋朝由于在边界问题上虽有威胁,但仍然能有与西夏、辽国分庭抗礼的军事实力。因此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的宋朝君王大多处于一个相对平和安静的局势下,再加上宋朝有是一个安于现状,不懂得积极进取的王朝。
因此宋朝没有意愿也没有生死存亡的动力去建立一套彻底的赏赐制度,《宋史》中就记载王安石对于赏赐制度的看法:“今五代之弊根实未能除。”
秦朝与宋朝的赏赐制度具体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秦朝、宋朝时期虽然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赏赐制度,然而二者之间却又天大的差别。秦国商鞅变法的秦国军队赏赐是秦国的爵位、土地、财富。“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
《韩非子·定法》中曾经记载了秦朝军队的赏赐方式。前文中提到了秦朝秦军的强大就因为商鞅能够消灭贵族的封建势力,通过废除爵位世袭标准,赏赐秦军土地、财富、爵位激励秦军不断取得胜利。秦朝的军队如果能够努力杀可以不断的获得,秦朝的赏赐制度比较合理。
宋朝的赏赐制度并不合理。如果要谈论宋朝的军队赏赐制度就必须得分两部分来谈。首先是宋朝地位比较高的武将赏赐制度。由于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礼崩乐坏的局面。皇帝的不断更替,皇朝的短暂寿命都使得武将的脾气越来越大,难以指挥,特别是五代时期篡位当皇帝的比比皆是,宋太祖赵匡胤也是通过政变上台,因此宋朝的统治者在制定赏赐制度的时候过分强调对于武将的监督与控制。
对于武将宋朝先是通过武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皇帝收回军事统治权的杯酒释兵权夺取了军队权利,此后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限制武将。由于宋朝对于武将在军权方面限制的太大,为了安抚武将就在赏赐制度上做手脚,比如一场战争之后大量赏赐武将钱财,这种方式由于武将只能有经济上的追求,于是更加的腐败。
宋朝对于士兵的赏赐制度也有很大的不同,沿袭了赏赐武将大量的钱财的方式,宋朝对于普通士兵的赏赐十分的巨大,而且宋朝与秦朝相比赏赐的只有钱财,也没有爵位等赏赐物。
由于秦朝赏赐的以爵位、土地、钱财为主,方面较广,更加能够激励人心。而宋朝单一的赏赐钱财的做法使得军队从上到下是为了钱财在作战,这样反而败坏了军队的风气,加剧了军队的贪腐。
秦朝与宋朝在军队赏赐考核的严格程度不同
秦朝时期由于商鞅变法,所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赏赐体制,如果有士兵通过冒充的方式来获取赏赐往往会面临着秦国的严厉监督与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秦朝的杀良冒功的情况。
而宋朝时期由于前文提到宋朝皇帝建立赏赐制度是对于军队的妥协,是为了节制军队之中武将的权利因此在赏赐钱财方面往往十分的大方。对于士兵的考核十分的放松,因此宋朝时腐败不断加剧,时常有士兵为了获取钱财杀害普通百姓。
一方面宋朝为了牵制各方,对于军队的赏赐考核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到皇城司有许多个,这样来各个机构所能掌握的考核权利就被大幅缩小,这样会导致考核机构对于军队的赏赐考核十分困难。
而且一旦军队杀良冒的行为事发后宋朝皇帝也对于这种行为往开一面,只是轻轻的斥责一番,并没有与秦朝一样进行严惩,袁庭栋的《解密中国古代军队》中就直接感叹:“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作为军政当局执行军法最松弛的时代”。这直接导致宋朝军队之中没有人有心思花费生命去取得战功,而是纷纷通过杀戮百姓来获取赏赐。
由于秦朝与宋朝制定赏赐政策的背景与形势有很大的不同,使得秦朝与宋朝两个朝代的赏赐政策十分不一样。秦朝的赏赐制度由于动机便是制定的完善、彻底,考核的十分严厉,而宋朝的赏赐政策由于动机便不是为了强大自己的军队,而是为了限制军队对皇权的威胁,因此宋朝的赏赐制度是不全面、不彻底、畸形的。
尽管宋朝后期有皇帝想要解决赏赐制度的弊端,但由于缺乏魄力最终失败了。因此尽管秦朝的军队和宋朝的军队都采取了赏赐制度,而秦朝的军队会变得不断的强大,而宋朝的军队却更加的腐朽不堪。
- 上一篇:红楼梦里贾元春早就死了 很多人都没发现!
- 下一篇:郑板桥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