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己巳之变是后金对自己命运的一次生死抉择 皇太极发动己巳之变是否是为了借崇祯皇帝之手除掉袁崇焕?

2022-05-19

公元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直逼京师。这次事件史称己巳之变。然而,为什么会发生己巳之变?皇太极发动己巳之变,是否是为了借崇祯皇帝之手除掉袁崇焕

崇祯二年这一年的冬天,对于大明格外寒冷。一直被大明挡在关外的后金,绕过宁锦防线,从喜峰口入关了。这是继大明建国以来第三次被外族破关。距离上次俺答汗入侵,京城的人们已经过了80年的太平日子。随着后金铁蹄的践踏,京畿附近生灵涂炭,哀嚎遍野,朝野震动,人人自危,明军不得不仓促应战。

当然此战最终是大明打赢了,后金撤退了,但这次后金入关大肆抢掠了4个月,生民涂炭,百业凋零,明朝京畿地区的防御体系遭到重创或破坏,损失了总兵赵率教、满桂、麻登云等六员总兵,蓟辽督师袁崇焕被下狱,后被处死。史称“己巳之变”。己巳之变给本来身体羸弱的大明心口狠狠的插了一刀。它标志着明和后金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明朝的堡垒推进、经济封锁和外交联盟政策都在这场战争后逐渐瓦解,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那为什么一直被挡在关外的后金突然选择这个时候绕路入关呢?答案是这时的后金面前既有机遇和条件,也有困局和危险。

我们先来看看机遇和条件是什么?

屏障没了

明朝北边林丹汗的察哈尔蒙古一直是明朝和后金之间的屏障。1628年,2月、9月后金两次进攻察哈尔蒙古,均获胜而归,这给了林丹汗的察哈尔蒙古一定打击,再加上蒙古内部各部落的内讧,林丹汗带领察哈尔蒙古西迁,“以旧地让建州”,同时明朝错误的预估了形式,改变了对蒙古小部落的安抚政策,是使蒙古各小部落倒向后金。自此山海关以西的宣、大一线完全爆率在了后金的铁蹄之下,这给后金绕道蒙古南下提供了条件。

后金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

政治上,皇太极即位后进行了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一改努尔哈赤后期严酷的政策,提高了汉人的地位,不在强迫汉满杂居,一改努尔哈赤后期汉人大量逃亡,人人自危的局面,后金的自身统治变得稳固。军事上,1627年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三万东征朝鲜,同时进攻东江毛文龙,发动“丁卯之役”,迫使朝鲜签订《江都和约》。朝鲜基本上退出了这个对后金的包围圈。

但是这时朝鲜基本上还是倾向明朝的。辽东本来还有东江镇的牵制,可惜因为朝鲜的战败,毛文龙部绝大多数则被赶入海岛,失去了陆上基地,进入了全面收缩阶段。1629年,袁崇焕入双岛,杀毛文龙使东江镇彻底失去了主心骨。

我们再看看后金的困局和危险是什么?

后金面对明军步步为营策略的无力

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围锦州,攻宁远,不克。后金军解宁远围,增兵攻锦州,后金士卒损伤无数,锦州终不可破。六月五日,后金撤军。史称"宁锦大捷"。看着明一步步修筑堡垒,屯田,利用城坚炮利一步步收复辽东,经历的宁锦之败的的皇太极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要打破这种局面。

后金遭遇了自然灾害

明末时期是历史上的小冰河期,不只明朝自然灾害频发,后金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导致了饥荒。据《清实录》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米价飞涨,甚至出现了食人现象。宁锦攻不下。随着明军步步为营战略,土地反而逐渐变少。朝鲜并未完全臣服依然心向大明。毛文龙虽死,但东江镇还在。境内又闹饥荒。西迁的林丹汗不敢保什么时候脑子一热再跑回来和明朝在合作。由此后金陷入了困局。

为了破除目前后金困境,皇太极结合目前的情况做了一次关乎后金命运的抉择,绕过宁锦防线,借道蒙古破关进大明腹地直抵北京。当然这是一次非常危险的行动,不但要做好保密工作,而且破关进入明朝腹地,一旦战事不利,面临着被明军关门导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同时这时后金大后方空虚,战局不利的话,明朝弄清楚了形式做了准备和部署,可能会抄了皇太极老家。

同样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皇太极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这次行动成功了,将彻底改变改变后金困局,运气好可能直接攻进北京,即使打不进北京也会动摇明朝的统治,严重打击明朝甚至动摇关宁防线。最终结果皇太极成功了,明朝失去了战略主动,后金再无被灭可能。

事实上,在“己巳之变”爆发的前一年,皇太极就开始不断对西部的察哈儿蒙古势力进行大规模用兵,其目的便是为了以武力迫使林丹汗退出西喇木伦河之外,给后金的八旗铁骑腾出一条能够避开山海关防线直通京师的进军路线。单凭这一点也可推出,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早就蓄谋已久且具有明确目的性的。

那么,皇太极发动这场战争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一举拿下京师吗?还是出于单纯的掠夺资源?或者又是为了从反方向打通山海关防线与辽东地区的作战通道?这些好像与皇太极真正想要达成的目的都沾一点边,但实际上又很难经得起推敲。

譬如:第一,皇太极此举是为了拿下京师?显然,依靠后金当时的实力,想要真正吞并一个偌大的大明帝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一点也不是单靠拿下了北京城就能实现的了的,况且此次作战还是建立在没有攻破山海关防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金兵也就难以进行长时间作战。

第二,掠夺资源?倘若是单纯的掠夺资源皇太极完全不需要奔向容易招来大批明军的北京城,反而可以在明朝边境与察哈尔蒙古的交界地带进行抢掠,这么一来既可以提升资源的运输效率,还可以规避一定程度的风险。

第三,从反方向打通山海关与辽沈地区的作战通道?众所周知,皇太极此番作战基本可以算得上是倾巢而出,而且还是将兵力全部集中在一起的,似乎并没有分兵攻打宁远一带的意图,因此,这一推理也很难得到证实。那么,皇太极这一蓄谋已久的计划究竟是为了达到何种目的的呢?是否与困扰后金已久的袁崇焕有关?

首先,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皇太极此番兵临城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抢掠资源也不是为了一举拿下北京城,而是为了要将袁崇焕这位神一样的“死对手”置于风口浪尖的地步,因为一旦金兵入关,身为驻守于辽东的将领必然受到皇帝的惩罚,从而可以借崇祯皇帝手中的“刀”间接的除掉袁崇焕,使得宁远一带的防御系统失去实际意义,为金兵攻克辽西降低难度并打下战略基础。以下我们再来对于这一推理进行证实。

公元1626年,恰逢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位之际,袁崇焕派了一个34人的使团前往盛京,其真实目的便是为了试探后金的新任大汗皇太极是否有与明朝议和的意愿,因为袁崇焕在当时是急需时间用来构筑宁远前沿防线的,而想要完成这一“壮举”就必须要建立在不被后金势力干涉的基础上实施的。

另一方面,由于后金当时所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同样需要争取到一定的时间用来解决内部矛盾和背后的朝鲜势力,如此一来,皇太极在与明朝的议和态度上还是十分积极的。就在双方为了议和而各自“心怀鬼胎”的情况下,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在之后的时间里开展了一系列的议和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切是在袁崇焕上奏报了朝廷之后而进行的。

由于当时国内陕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势力并未达到不可控的地步,因此,相对来说明廷对于议和基本是不感兴趣的,在当局统治者眼里只想快速通过武力收回辽东失地,仅此而已。至此,朝中怀疑袁崇焕暗中勾结皇太极的人开始产生。

据史料记载,在皇太极与袁崇焕的议和过程中,后金方面开出了这么一个条件,即袁崇焕要保证消灭位于东江镇的毛文龙势力。事实证明,袁崇焕在执行“五年复辽计划”的过程中确实将毛文龙擅自斩杀了,毛文龙一死,明朝在后金后方的牵制力量逐渐降至为零,直接导致削弱了明朝在辽东地区的防御能力。毛文龙死后,皇太极将与袁崇焕的博弈目标直接指向了袁崇焕自己。

公元1629年,皇太极从沈阳派出白喇嘛等人出使沈阳,其目的便是为了能够与袁崇焕恢复议和活动。要知道,在当时的明朝政府内部最忌讳的事就是提及与后金议和,提起这件事的人在其他朝中大臣的的眼里无异于秦桧在世,必将遭到人人诛之,这也就是为何崇祯皇帝在后来想要与皇太极议和都需要秘密进行的原因了。而此时的皇太极所做的一切便是一步一步的将袁崇焕往这种百口莫辩的地步上去推,因为对于当时明帝国内部政治的腐败皇太极实在是太了解了。

同年十月,皇太极率领大军直冲北京,其目的便是为了一举将袁崇焕推进深渊,果不其然,在众多大臣的攻击之下,同时配合皇太极所施的反间计,崇祯皇帝迫于压力将袁崇焕临阵给予逮捕。袁崇焕倒下,皇太极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