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外戚专权 最终王莽窃取汉室江山 导致西汉王朝的灭亡 王氏外戚集团为什么能够擅权专政?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外戚的问题,直到西汉灭亡也没有解决掉,因为外戚王莽直接篡夺了西汉,改朝换代。王氏外戚集团为何能够擅权专政?
众所周知,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一直都是十分强大的,他们平日里就非常活跃地参与朝政,并常常运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对朝政施加种种影响。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内,这些外戚势力还会成为影响国家政权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例如西汉初期的吕后临朝称制和西汉中期的霍光专权等等,只不过幸运的是这两次外戚擅权专政事件都被西汉皇帝有惊无险地镇压下去了,整个西汉王朝也还算平稳、安全地渡过了危险期。
但是,待到了西汉平帝时期,西汉王朝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当时的王氏外戚集团异军突起,其势力迅速膨胀扩大,放眼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任何人能够约束住王氏外戚集团。最终王氏外戚之首王莽裹挟民意,实现了代汉自立的野心,而西汉王朝也最终被王莽新朝所取代。以王莽为代表的王氏外戚集团,其实主要形成于汉成帝时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王氏外戚集团在汉成帝时期能够迅速地膨胀扩大呢?
汉代外戚之所以能够广泛地参与朝政,就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分治的国策;而吕思勉先生则认为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之所以能够擅权专政,这与汉成帝本人的姑息政策和优柔寡断的性格密切相关。诚然,两位历史学家的看法都很有道理。只不过当我们只聚焦于王氏外戚集团的崛起过程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王氏外戚擅权专政的原因颇为复杂,其个中缘由也值得我们细细考究。
汉昭帝、汉宣帝时期外戚擅权的传统为汉成帝时期的外戚干政提供了先例
西汉王朝自建国之初就有外戚干政的传统。昔日汉惠帝时期的吕太后、汉景帝时期的窦太后、汉武帝初期的王太后都曾利用自己的皇后和太后身份而干预朝政,尤其是吕太后和窦太后二人都曾是深刻影响西汉帝国的重要人物。
待至汉昭帝时期,外戚干政的传统又加上了大臣辅政的新形式。这是因为汉昭帝即位之初年仅八岁,他本人当时根本无法亲自处理朝政,所以汉武帝在临终之际就遗命诏令一些朝廷重臣作为辅政大臣以辅佐汉昭帝。这就为霍光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驾崩后,经过一系列的权力斗争,霍光最终击败了其他的辅政大臣而成为位极人臣的顶级权臣。汉昭帝先后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并录尚书事,这使得霍光拥有了左右朝局的权力,甚至他还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例如霍光当年就废除昌邑王刘贺而改立了汉宣帝刘洵,此事足以说明霍光作为辅政之臣的权力之大。
本来霍光的所有权力都只是源于汉武帝的临终遗命,他本身并没有任何外戚身份。但是在汉昭帝时期,霍光却凭借自己的滔天权势完成了自己从朝臣向外戚身份的转变。
他先是将自己的外孙女上官氏送进宫当了汉昭帝的皇后;后来汉宣帝继位后,他又将自己的女儿霍氏送进宫当了汉宣帝的皇后。也就是说,本来只是以顾命大臣的身份主持朝政的霍光,通过将外孙女、女儿送入宫当皇后的方式使他逐渐成为了外戚,而这就使得西汉王朝不知不觉间又一次开启了外戚干政擅权的传统。
首先,正是从汉宣帝时期开始了外戚无功也能受封为侯的先例。汉宣帝刘洵在位期间不仅加封了霍氏一门的外戚子弟,而且还加封了许氏一门的外戚子弟,甚至汉宣帝后来为了补偿许皇后被霍氏毒杀的悲剧,他还将许皇后的祖母、外祖母这两门外戚子弟也都加封为列侯了。因为汉宣帝的有意恩宠,所以许氏子弟无功得以受封为侯的数量高达十余人,这在西汉前中期的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外戚封侯事例。
其次,汉宣帝时期封侯的外戚子弟个个权倾朝野、位极人臣。汉宣帝的额外分封使得他的两个舅舅王无故和王武皆贵为王侯;而他们两人的儿子王接、王商二人后来也官居大司马、大将军及丞相等高级职务。至于被毒杀的许皇后的弟弟许舜和许延寿二人后来不仅被加封为侯,而且许延寿还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担任辅政大臣,而许延寿的儿子许嘉后来也官居大司马、大将军,而成为汉元帝时代的重臣。
总的来说,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恩宠外戚之举使得西汉王朝重新确立了外戚干预朝政的政治格局,这很快就变成了一种执政传统而被后来的元、成、哀、平诸帝所继承。例如汉元帝时其国舅许嘉辅政八年有余;汉成帝时,其国舅王凤辅政十一年,王音辅政八年,然后王商、王根各辅政三年,最后乃是王莽接力辅政。
如果我们要追溯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集团尾大不掉的原因,那么我们就不该忽视汉昭帝、汉宣帝时期所形成的这种外戚干政的执政传统。
王政君太后的屡屡干政之举促成了王氏外戚集团的迅速崛起
如果我们要探究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集团迅速崛起的原因,除了上述汉昭帝、汉宣帝时期外戚干政传统的影响外,汉元帝时期的皇后、汉成帝时期的太后王政君的作用实在不可轻视。这位西汉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她一生历经了元、成、哀、平四代帝王,直至王莽篡汉后她还健在。在王氏外戚集团的膨胀过程中,王政君太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王政君太后的鼎力支持下,所有与她有血缘关系的王氏男性近亲均得以分封为侯或追封为侯。这使得汉成帝时期的西汉帝国内部迅速地形成了一个以王氏外戚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王政君之父王禁育有四女八男,自王政君成为汉元帝的婕妤时起,因其所生之子被册立为太子,所以其父王禁就被汉元帝分封为阳平侯了,王禁去世后其长子王凤嗣侯。
待至汉成帝即位后,王政君太后的政治影响力日益凸显。此后短短六、七年间,王氏子弟就被汉成帝陆续封王拜侯了,而这背后的鼎力支持者就是王政君太后。例如汉成帝即位之初,因为安成侯王崇早年病逝,只能由其遗腹子王奉世嗣侯,而王政君就非常哀伤这个同母弟的英年早逝,史载"太后甚哀之"。
很显然王政君之所以哀伤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兄弟安享富贵的时间太短了。而汉成帝为了安抚王政君太后的哀伤之情,就特意将王氏兄弟中的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五人于次年同日封侯,史称"一日五侯"!
至于后来王莽的受封也是得力于王政君太后的大力支持。当年汉成帝刚刚即位不久,还活着的王氏子弟就被一一分封为侯了,此时的王政君太后又可怜其弟王曼早逝,而且还未得追封,其子王莽也是孤苦伶仃,因此她常常在汉成帝耳边念叨这件事。
于是汉成帝很快就下诏追封王莽之父王曼为新都哀侯,随后王莽就顺理成章地嗣爵新都侯。这样一来,王氏外戚集团被封侯者的人数就高达十余人了,其数量之多超过了西汉王朝任何外戚之家。
其次,当王氏外戚集团遭遇政治危机时,总有王政君太后作为其保护伞为他们摆平一切政治危机。例如汉成帝时期因为大将军王凤专权擅政,所以京兆尹王章就上书弹劾了王凤,汉成帝还因此特意召见了王章。于是王章抓住机会进一步深谈王凤专权乱国的诸多事例,汉成帝听完之后有所感悟并准备让王章取代王凤的职位。
但是,汉成帝与王章的这番谈话却被待在汉成帝身边的王凤之堂弟王音听到了,王音便将这番话私下里告诉了王凤。而王凤就决定以退为进,加以反击,他写了一封言辞哀婉的书信要求告老还乡辞。
汉成帝还未对此做出任何反应时,王政君太后就先以绝食的方式表示抗议了,史载"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因为王政君太后的绝食抗议,结果王凤不仅没有被罢免,而且还得到了汉成帝的谢罪道歉,反而是王章最终被逮捕入狱并被迫害至死。
因为有王政君太后这个最大的保护伞,所以王氏外戚子弟素日里不仅交结党羽、生活奢糜,而且还僭越礼法、胡作非为,这使得西汉王朝更加的混乱腐朽。史载"五侯群弟,争为奢移,赂遗珍宝,四面而至;后廷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罗钟馨,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
再例如成都侯王商当年生病后,就敢明目张胆地主动提出要借用皇帝的明光宫来养病;后来他更是自行挖沟穿过长安城,并引外城之河水注入自家宅第,其目的就是要行船作乐;再例如曲阳侯王根曾在自家的府邸里大兴土木地仿造了和白虎殿一模一样的宫殿。
而当他们得知汉成帝对他们这种种行径极为不满时,王商、王根兄弟就继续以退为进地在王政君太后面前哭诉委屈,甚至还扬言自行施加黥面、劓鼻等刑罚以向太后和皇帝谢罪。而后王政君太后便在汉成帝面前念叨王氏子弟的"委屈"。面对这种压力,汉成帝虽然十分恼怒,但最后往往也是不了了之、无疾而终。
汉成帝昏庸无能和贪于淫乐的个性为王氏外戚集团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集团急速膨胀并干政擅权,这与汉成帝本人的姑息政策密切相关。而汉成帝之所以会姑息王氏外戚,实则又和汉成帝昏庸无能和耽于淫乐的个性有关。因为汉成帝政治上比较昏庸无能,所以这往往又加剧了他对王氏外戚集团的倚重。
汉成帝即位时虽已十九岁了,但他往往还是不能独立地处理朝政,而是全部依赖其国舅王凤辅政。他任命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并让王凤取代了汉元帝时期的辅政大臣许嘉。
另外,汉成帝当年分封王政君太后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分封王凤庶弟王谭等人为关内侯时,当时西汉王朝内部也有朝臣以天象异常为理由谏阻汉成帝了,朝臣们指出"高祖之约也,非功臣不侯,今太后诸弟皆以无功为侯,非高祖之约,外戚未曾有也,故天为见异。"
意思是"汉高祖刘邦当年曾定下约定,不是功臣不可封侯。如今太后的弟弟们都没有功劳却都被分封为列侯,这是破坏了高祖的约定,而且外戚从来没有如此显贵的,所以天象异常啊!"
但是汉成帝当时只想着依靠王氏外戚集团来稳定朝局,所以他对于朝臣们的质疑并不以为意。反而还亲自出面安慰王凤不要推辞。由此可见,汉成帝继位之初就是要把王氏外戚集团捧为自己的执政基础。这种对外戚集团的极端倚重,在西汉帝王中也是比较少见的。
随着王凤专权程度的日益加深,汉成帝政治上的昏庸无能进一步暴露无遗,有两件典型事例或可作为例证。第一件事情是汉成帝当年曾想任命宗室子弟刘歆为侍中,结果此举遭遇群臣力争,认为必须要事先报与王凤知晓。汉成帝不以为意,认为此等小事无需告诉王凤,结果汉成帝所认为的"小事"最终也被王凤否决,而他对此却也默默忍受了。
第二件事是定陶共王刘陶入京后,汉成帝曾想让他留在京城陪伴自己,结果被王凤以日食异象的理由给否定了,而汉成帝也只能和刘陶"相对涕泣而决"。王凤由汉成帝当年的倚重之臣变为独断专行的权臣后,汉成帝不是采取措施限制其权势,而是愈加地害怕王凤,其昏庸无能的个性暴露无疑。
另外,汉成帝贪于淫乐的个性也给王氏外戚集团的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汉成帝即位后不仅因贪于玩乐而常常微服出行,而且他还沉湎女色而不能自拔。例如他当年为了得到赵氏姐妹的欢心,甚至不惜将其他宫妃所生孩子悉数处死,致其身后无子可嗣,最终自己也一夜暴亡。
正因为汉成帝贪于玩乐而无暇过问朝政,导致王凤等人大权独揽。从公元前32年王凤担任大司马开始,到汉成帝死去的公元前7年,汉成帝整整在位26年中,而王氏外戚先后有5人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担任辅政大臣25年,其中王莽是在成帝死前数月得到了辅政大臣的任命。
由此可见,王氏外戚垄断朝政、权倾人主的形势,早在汉成帝时代就已形成,至于其夺权篡位只不过是个待时而动的问题罢了。
总而言之,王氏外戚集团在汉成帝时期急剧膨胀,其擅权专政之举已经对西汉皇权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而我们细细考究其背后的原因就不难发现,王氏外戚集团的擅权之举不仅与汉昭帝、汉宣帝时期的外戚擅政传统有关,更与王政君太后对王氏子弟的鼎力支持和极力维护有很大的关系,更与汉成帝昏庸无能、沉湎女色、贪图享乐的个性密切相关。
面对王氏外戚集团严重威胁西汉皇权的事实,汉成帝时期的朝堂大臣们并不是没有对此提出异议或质疑,只不过当他们面对王氏权臣的政治高压乃至政治迫害时,他们大多也选择了沉默不语,甚至是同流合污、为虎作伥,这些原因都为后来王莽代汉自立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