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 在战国中期国力仍超秦国 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然而,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齐国最终还是被秦国所消灭,那么当初齐国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呢?
公元前221年,秦国主力在名将王贲的率领下,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王建在相国后胜的劝解下投降,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霸主齐国灭亡,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秦国统一后,由于遵从法家的治国策略,主要围绕着三个核心:中央集权、农本思想与文化专制。秦国的统一一举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基调,在经过一千多年的强盛后,中国最终也尝到了多年处于封建社会压迫下的苦果。
然而反观战国时期,另外一个具有统一天下能力的大国——齐国,在姜子牙立国后,采取妥善的安民政策,并大力发展商业,提倡思想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使齐地很快变得富庶、强大。齐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由此看来,齐文化与秦文化正好相反,前者向来主变合时,看上去似乎更加具有优越性,更容易发展成民主富强的超级大国。假如中国能够沿袭齐人思想,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封建社会故步自封,以至于近代与世界落后的情况。
齐国能够统一天下,这并不是玩笑。经历齐桓公时期管仲改革后,齐国国力迅速壮大。战国初期,齐国两战就打到前霸主魏国由盛转衰。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趁机命匡章率 “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五十余日攻占燕国。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国攻楚,大败楚国。
前298年,齐联合韩、魏攻秦,攻入秦国赖以为生的天险函谷关,迫使秦王割地称臣。前286年,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湣王意欲吞并二周,成为天子。就算是五国伐齐之后,齐国在田单的主政下,国力依然得到飞速恢复,虽然不比巅峰,但绝不输于赵、楚等国。
也就是说,齐国在战国时期前数十年内直接与世界上几个强国同时开战,并将对手打得相当狼狈。齐王当时就有一匡天下自己做皇帝的念头,加上当时齐国富饶,国力雄厚,以及背面靠海,在战略上没有秦国那样的后顾之忧,齐统一天下不是没有可能。然而,齐国在强盛的背后,却已经为后来的衰落埋下隐患。齐国在强盛时期的各种讨伐,是与各国都结下了梁子。的确,作为贯穿春秋战国整体的强国,齐国一直以来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然而一方面,战国时期的臣服关系是脆弱的,同为千乘之国,说不定哪天就翻脸.另一方面,战国时期的强弱是相对的,各国都在积极变法,寻找图强的方式。其二,齐国在强盛期的讨伐不像秦国一样,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即目的仅在于称霸,而非大一统。齐国漫长的巅峰使后期的历代国君失去忧患意识,后世鲜有齐桓公那样雄才伟略的君王;加上五国伐齐后齐国产生巨大心理阴影,采取“不结盟”的策略,渐渐退出战国时期的纷争。各诸侯国失去了齐国的支持,秦国无论是灭三晋还是楚国,都没有了后顾之忧。
司马迁曾盛赞齐国:「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从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到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齐国「冠带衣履天下」,到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终春秋战国之世,齐国一直是各方角逐中的重要力量,工商、文教发达,国富民殷,与「西帝」秦国并称「东帝」。那么,这个能与秦国一较高下的齐国,为何无缘统一大业呢?
齐国的地缘劣势
春秋战国乱世中,能够幸存下来并撼动风云的诸侯,大都兴起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出身南蛮的楚国曾问鼎中原,与楚争雄的晋国和狄人为邻,秦国原本是作为西戎的屏障,而封建齐国的用意也在于镇守东夷。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东负海水,而无后顾之忧,西抱中原,便于逐鹿其间。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分封在今天山东北部,方圆不过百里,四周被东夷部落包围。
其后经过数代经营,至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改革,实力大增,「并国三十」,齐国疆域拓展至「方五百里」,北抵黄河,西临济水,南界泰山,东望海水。在之后的诸侯征伐中,虽然疆域盈缩变迁,其领土范围始终以山东半岛为主体。春秋时的大国齐、秦、晋、楚等国在西周时疆域狭小,仅有几十里到百余里的地盘。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封国有一百多个,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国既作为缓冲,也一步步被蚕食鲸吞。
山东半岛地理空间有限,地形破碎,小国林立,齐国整合该地缘板块的阻力相对较小,在春秋初期秦国与西戎周旋、晋国内乱频生之际,齐国能够率先安内而攘外。在齐桓公的励精图治下,国富兵强,北拒戎人,南御强楚,成为春秋首霸。但此时齐国生存空间的拓展已经接近极限,在后世的博弈中,齐国虽然长期是左右时局的重要力量,但其领土核心一直未能突破山东半岛。
战国七雄中,仅有齐国未置郡,一方面齐国的五都制大致替代了郡的职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齐国开拓的疆土不广。究竟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齐国的扩张呢?
先看齐国东部。齐国以东是茫茫大海,不像秦国、晋国那样需要提防来自后方大陆的外族侵扰,但也正是因此,齐国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限制,以其偏居一隅的体量,虽能称雄一方,却难以号令天下。齐国西进步伐被遏阻时,只能原地踏步,即使经过韬光养晦之后能蓄积强大的爆发力,但也因为后劲不足而很快偃旗息鼓。
反观秦国,在殽之战中被晋国打败后,东进无路,却能转而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可以说秦国正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兵锋受挫,仍然有转变战略的余地。后来秦国在三川与山东诸国反复拉锯,也是通过南取巴蜀取得战略优势。再看齐国西部。齐国南以泰沂山脉为界,东部半岛三面环海,西北方向有黄河、济水天堑,在战国纵横家看来是易守难攻的「四塞之国」。齐国立国八百余年,除了齐胡公短暂迁都薄姑以外,临淄一直作为齐国的首都,这似乎也印证了以上说法。
临淄位于西北平原与东南山地丘陵的结合处,处于国土中央,交通便利,进可控扼西北平原,退可保守山陵之间,如果转移至险要的山地中,相当于将西北平原拱手让人;迁都西境前线又不利于国家安全。建都临淄是各种因素权衡下最不坏的选择。实际上临淄以西的平原地势平坦,门户洞开,几乎无险可守。前555年,晋军兵临临淄城下,「焚郭中而去」;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势如破竹般攻下包括临淄在内的七十余城。
晋国在鞌之战中打败齐国,提出的和谈条件之一就是将齐国耕地的田垄全部改成东西走向,以便晋国战车长驱直入,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这也足以说明齐国西境的防御条件并不优越。秦国咸阳城没有外郭,而临淄的城墙宽数十米,高十几丈,在列国都城中最为雄伟,秦国的防御战略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而齐国做的是御敌于城门之下的准备。姑且不论齐国西境因靠近四战之地而使战略空间受到挤压,即使齐国能顺利向西挺进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其战线也将不断拉长,防御压力将大大增加。
总体看来,齐国的国土呈由西至东逐渐收窄的喇叭状,西部防线过长而东部缺乏纵深,一旦西部防守崩溃,齐国全境随之土崩瓦解。而且西北方向一直是齐国的软肋所在,前706年,北戎侵扰齐国,齐国难以招架,只能向郑庄公求援,其后乐毅伐齐以及秦国灭齐都是从齐国西北边境进行突破。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居高就下易而仰攻难,况且东部平原的开发条件更优越,诸侯的攻略方向与经营中心集中于中原一带。尤其当一些国家慑于秦国兵威而将国都东迁时,齐国的战略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楚国在秦国吞并巴蜀进而对楚国形成直接威胁以前,一直对秦国消极防御而与齐国在淮泗争锋。有限的体量必然限制硬实力的发展。即使是在桓公当政期间,齐国称霸的资本很大一部分也是借力于国际舆论环境。
前663年,燕国受到山戎侵扰,齐桓公应邀击退山戎,在送齐军回国途中,燕庄公越境送到了齐国国内,而依据周代的礼制,「诸侯相送不出境」,齐国便将燕君送到的地方划给了燕国,「诸侯闻之,皆从齐」。齐桓公五年兴师伐鲁,鲁国战败,割地请和,于是两国在柯地会盟,鲁国的曹沫却在盟会上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挟齐国归还所占的领土,桓公无奈先答应了下来,事后想反悔,却被管仲劝阻:如果这次失信,将会「失天下之援」。
桓公只好归还土地,因此诸侯「皆信齐而欲附焉」。齐国与当时的晋、楚等强国基本没有正面冲突,向楚国问罪并缔结召陵之盟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齐国这种厚往薄来、笼络人心的策略既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智慧,也是一种受限于自身实力的妥协。
缺乏长远战略目标
齐国南有悍楚,西有三晋,北有燕国,每一个都是大块头。齐国位于列国抗秦后方,对于其他国家如同芒刺在背,而非休戚与共的可靠同盟,最多只是在关键时刻将其作为重要的制衡力量拉入己方,对于夹在齐、秦之间的国家来说,两者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齐国每打破一个方向的平衡,都必然引发其邻国的忧患意识,而齐国既缺乏有利的地缘,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主导局势,只能伺机而动,结果就是四面出击,四面树敌,而且收效甚微。
齐国在楚国背约合秦之后,曾攻取楚国淮北之地,但不久又丧失。前314年,齐国趁燕国内乱攻破燕都,却因为大肆掠夺、不得民心而在两年后被迫撤军,而这也为后来乐毅破齐埋下了伏笔。与齐国仅仅一山之隔的鲁国最后都是被楚国所灭。在强秦崛起之际,因为齐国三面有强邻包围,如果与秦连横,则相当于三面树敌,中原诸国在被秦国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很大可能会从齐国找补。
战国后期,赵国在胡服骑射改革后,壮大为山东六国的头号强国,却没有积极主动地制衡秦国,而是避重就轻地拿中山、齐、魏开刀。反之,如果齐国积极参与合纵,因为齐、秦悬隔,齐国也很难从中获益。前298年,齐、魏、韩合纵攻秦,历时三年攻破函谷关,秦国被迫献地求和,归还了韩、魏故地,而齐国却没有收获。而且三晋坐大也不符合齐国利益诉求。
齐国的策略与最终亡国
齐国的破局策略就是假意合纵伐秦而不出兵,同时在秦国与联军酣战时,在联军后方趁机扩张,以便坐收渔翁之利。前318年,在公孙衍撮合下,以楚怀王为纵长,东方六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在函谷关外被秦军击溃。第二年,秦国又在修鱼击溃韩赵魏联军,斩首八万,而此时齐国趁机偷袭赵、魏,在观泽打败两国。
秦昭王十九年,在秦国的建议下,齐秦两国相约伐赵,两国互尊帝号,秦称「西帝」而齐称「东帝」。后来在苏秦的游说下,齐国撤去帝号,答应合纵攻秦,实际上却准备攻宋。前287年,齐国趁联军在前方时攻取宋国。夺取宋国之后,由于危及到三晋利益,且宋国受到秦国保护,最重要的是燕对齐有夙怨,而派苏秦劝说齐国伐宋以激起众怒,都是燕国一手安排,燕昭王也为报仇养精蓄锐了很久。
三年之后,以燕将乐毅为统帅,燕、秦及三晋五国联军大破齐国,取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落入敌手。虽然后来田单复国,齐国却从此一蹶不振,也不再主动用兵。由于齐国的相国后胜被秦国收买,齐国战备懈怠,也不出兵援助五国。长平之战时,赵国向齐国借粮食,却因为齐王建「爱粟」而作罢。齐国的不作为加速了五国的灭亡,唇亡齿寒,最终齐国也在公元前221年被秦灭亡,而秦国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