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施琅是如何收复台湾的?收复台湾的施琅到底是叛徒还是忠臣?该如何正确评价施琅呢?

2022-05-19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历史上对施琅的评价不一,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后世对他的分歧主要是:他收复了宝岛台湾,促进了祖国的统一;但是,他身为明臣,却背叛了大明王朝,投靠了清朝政府,所以,也有人说他是叛将。那么该如何正确评价施琅呢?

施琅,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战。20岁时,他参加郑芝龙的部队,为左冲锋。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但施琅颇不甘心。因为郑芝龙之子郑成功背父抗清,施琅就带着弟弟施显一起投靠了郑成功,成为郑成功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

施琅性情耿直,见到看不惯的事就要指出来。而郑成功同样是武人出身,性情火爆。不久,施琅对郑成功的“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的做法提出议异,令郑成功很不高兴,并削去了施琅的兵权。后来,施琅在不听命令的情况下,秉公执法斩杀了郑成功的亲信曾德。郑成功大怒,两人反目成仇,施琅和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都被逮捕。施琅用计侥幸逃脱,而他的父亲和弟弟却遭郑成功杀害。

绝望的施琅为求保命,只好投降清朝,后屡立战功,从副将一直升到水师提督。1668年,施琅向朝廷上奏:“郑逆负嵎海上,虽戢翼敛迹,未敢突犯,而沿海不宁,朝廷两次招抚,尚梗顽如故。若恣其生聚,是养痛也,宜急剿之。”康熙召施琅进京,面陈进兵方略。

施琅为康熙分析了郑氏实力,“战船不过数百,郑经智勇俱无,各伪镇亦皆碌碌”,认为“台湾计日可平”。但是朝廷内部对是否统一台湾的意见并不统一,有的大臣以“风涛莫测,难必制胜”为借口,反对出兵台湾。施琅的建议没能被康熙采纳。

1681年七月,内阁学士李光地上奏说,郑经已死,子克塽年幼,大臣争权,此时出兵必能获胜。经李光地举荐,康熙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负责出兵事宜。二十年四月,给事中孙蕙认为征台湾宜缓。七月,户部尚书梁清标也表示反对,康熙帝下令暂停进剿台湾。九月,施琅向康熙帝上奏保证必能收复台湾。康熙帝最终下定决心,同意了施琅的意见。

经过两年的准备,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派施琅率水师二万、战舰三百,攻打台湾。当施琅进兵之时,刘国轩、冯锡范致书福建总督姚启圣,表示郑克塽愿称臣入贡,但不剃发、登岸,如琉球、高丽例,康熙帝断然拒绝郑氏集团的要求,指出“台湾贼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

六月,施琅由桐山攻克花屿、猫屿、草屿,刘国轩据守澎湖,“凡缘岸可登处,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余里为壁垒。”施琅面对强敌,“乘楼船冲突贼阵,流矢伤目,以帕渍血,督战益力”。经过激烈交战,施琅军队大胜,郑军死者达万余人,刘国轩只身驾船逃回台湾。

眼见大势已去,郑克塽等只能上表乞降。八月,施琅统兵进驻台湾,郑克塽率属下剃发归降,故明鲁王第八子朱柏等人也一并归附,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迎接清军的到来。

收复台湾后,有朝臣提出“迁其人、弃其地”,主张放弃台湾。施琅坚决反对:“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且此地原为红毛所有,无时不在垂涎,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重以夹板船之精坚,海外无敌,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至时复勤师远征,恐未易见效。如仅守澎湖,则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远隔金门、厦门,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康熙帝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大学士李霨、侍郎苏拜与总督姚启圣赞同施琅的主张,康熙帝也支持施琅的意见,认为台湾战略地位重要,“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派官员管理。从此,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进军台湾湔,有人向施琅建议:“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之而以雪前冤?”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勿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有与?”他还向郑氏手下声明:“当日杀吾父兄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 施琅入台后,前去郑成功庙拜祭,高度评价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声称自己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对郑氏毫无怨恨。

施琅是叛徒还是忠臣,如何正确评价他?

人们常常遇到这样的疑问:施琅背叛了明朝难道不是叛徒?但他收复了台湾推进了中国统一的步伐怎么不是爱国的功臣呢?有学者认为,要评价作为明清之际的历史人物施琅,首先不能站在明朝的立场上,更不能充当明朝的遗老遗少,而应客观的认识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满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在此前提下,对施琅做出评价,或许就能比较客观。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施琅及其叛变郑氏集团的经过。施琅是福建晋江人,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于顺治三年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将领。不过,由于施琅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路”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发生了尖锐的分歧。但这并不是施琅叛变的直接原因。

在次年4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曾德。由于这名清兵在郑氏军中的地位较高,虽一度率属于施琅部下,但施琅是无权擅自将其处斩的。于是,郑成功盛怒之下便将施琅及父亲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狱中。后施琅竟然奇迹般从狱中逃出,并逃到大陆,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还派人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琅的父亲及弟弟处斩,将施琅彻底逼上了绝路。至此,施琅遂死心塌地投靠满清,一意同郑成功为敌。

施琅降清后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力主收复台湾,几经周折后,他终于说服清廷不可放弃台湾,最终使清廷下定决心在台湾设府建制。也许有人会说,施琅力主收复台湾是出于个人原因,想为父报仇,这是大错特错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一,清朝平定三番之乱后,那时多的郑氏政权已无力恢复明室,只想保住在台湾割据的局面。于是他们与清廷进行了多次谈判,要求“不剃发”、“世守台湾”、“称臣纳贡等。而此时的康熙正好采纳大学士明珠的意见,决定招抚不成再动用武力,于是在谈判中做出了很大让步,允许郑氏在台湾居住,但郑氏必须成为清朝臣民,即使如此,郑氏也 没有同意。在郑死后,郑氏内部发生动乱。这时福建总督姚启圣当即向康熙奏请进取台湾,并推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从此看出,清朝用施琅征台,已不是民族战争的继续,更不是什么明清两个帝国之间的对抗,而是清要么统一台湾,要么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我们知道清代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可以说施琅正是完成清统一大业的历史人物之一。

二,清军攻下澎湖以后,有人向施琅进言立刻扑灭郑氏集团一雪前耻,而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壁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有与?”而且,施琅还向郑氏手下人申明:“断不报仇,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可见施琅的心胸是多么的让人叹服。

三,收回台湾后,清廷内部发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许多大臣就连康熙也认为台湾无足轻重。只有少数人主张守而不弃,施琅便是其一。他挺身而出,力排众议,高瞻远瞩的指出,如果放弃台湾,无论是荷兰人还是叛徒都有可能随时乘隙而入,再次占领台湾。最终康熙改变了原来的主张,决定对台湾设官治理。

在施琅的家乡有这样一副对联:“平台千占,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也许这便是对施琅最客观的评价。至于施琅是叛徒还是忠臣自有不同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