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速度为王: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和多尔衮的赛跑

2022-05-19

1644年 3月19日

北京陷落了。

大明的天子已经于这天早晨在景山自缢而死。看着陪伴自己十余年的皇后在面前自杀,并亲手手刃自己的儿女。在人生走到最后的时候,这个上亿人帝国的首脑身边,只有一个近侍。

大顺军蜂拥入城,从第二天开始开始,他们开始“遍街提士大夫”,以大册登记姓名,每一百人为一组,由八名骑兵武装押送到各营拘禁,从早到晚,“冤号之声不绝于耳”。

李自成不想阻止,他也无法阻止,大顺军喊出了“三年免征”的政治口号,代价就是顺军并没有严格的军饷制度,军士们能拿多少银子,只能靠抢掠了。

而官员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几天时间里他们在棍棒和刑具的威胁下,拿出了超过7000万银子,相当于14年的明朝国家财政收入,相对的让顺军有点郁闷的是,按理说富有四海的皇帝内库中,却只找到数千两银子。

但其实还有仗没打完。整个中国北方还有一支明军军团存在:山海关的关宁军。

四月初,李自成得到他的招降使臣被吴三桂处死的消息,十分震惊,余怒未息又“徘惶失据”,随着不断传来吴三桂募兵备战“讨贼”的消息。李自成别无选择,只有兴兵致讨。

这相当于在开年终庆功宴上突然接到消息,还要去再加个班才能发年终奖,最关键的是这个加班可能让你没命回来。所以无论是 侄子李过,还是军方将领牛金星,刘宗敏、谋臣宋献策,都不同意出战。

但李自成毕竟看得远些,吴三桂的兵力并不弱,据说已经扩编到五万余人,而自己在北京的核心军队只有六万多,加上降军也不过十万。如果反过来等到吴三桂整顿好军队进攻北京,那么李自成就要在一边提防北京城内的叛乱时对抗城外强力的关宁军。

于是几天后,十三日天刚亮,李自成正式出师,马步兵共计6万,6万为北京发兵之数,如上加上派往山海关的前明军降军,已近10万之数。他亲率精兵七千,“擎刀牵马,列长安街”。在大将刘宗敏、李过等一批将领的簇拥下,自成出正阳门,留守京师的牛金星、宋企郊等官员送至金水桥。百姓闻讯,多跑到东西长安街上观看……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数百公里外的反方向,同样有一只大军正迎面而来,目标同样是山海关。 那是满清军,全军出动,同样不下10万人

从得知北京被攻陷后,摄政王 多尔衮就命令备战。从10岁到70岁间的所有男性都被征召,除了10岁以下70岁以外的男性几乎全部动员。4月9日清军从盛京(沈阳)出发,比李自成提前了4天。

如果李自成先到达山海关击败吴三桂的话,他可以据山海关或守或战,而清军从来都没有攻下过山海关。届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相反的如果清军在关宁军失败前到达山海关,那么兵力比就是清军加关宁军十万+五万 对抗 顺军的五万人。

这场会战,速度将决定一切。

兵贵神速。

行军速度越快的军队,越能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集中兵力优势将敌人各个击破,这是一切兵法的基础。可惜明军从两百年前那只能正面击败蒙古铁骑的军队不断退化,土木堡之战时尚且可以做到一天30公里的行军,而到了明末,这个速度下降到每天20公里以下。明末的明军甚至有过日行不超过一公里的记录!

多尔衮自盛京出发,到翁后 接到吴三桂主动打开山海关门借兵求援的信后,转向直奔山海关,历史记载用了12天到达,我用地图测距算了下全程大约是417公里,在21日到达山海关前,最后24小时甚至强行军了100公里。

平均每天约35公里,这在古代道路系统不发达的时代是相当惊人的速度。而李自成的速度呢?

4月13日从北京出发,经密云,21日到达山海关前的石河战场,地图测距大约是330公里,大顺军花了9天时间,居然也是约平均每天35公里!这可见单就战斗力而言,顺军和清军可称得上势均力敌。

22日清晨开始,大顺军首先 和 在早已在山海关以西的列阵的 关宁军交锋, 大顺军凭借优势兵力,不断从两翼派出分队突破防守冲击关城,关宁军苦苦支撑整整一天。到晚上撤回山海关城内。

李自成起先并不把吴军放在眼里,曾说:“吴三桂兵仅三千,我三十万,以一百人捉一人,可用靴尖踢倒!而且三桂与北兵(指清军)久相仇杀,必不相救,即使来救,北兵住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来,也得旷日累月。”

但这一天下来,他不得不承认,关宁军和他在关内遇到一触即溃的普通明军不同,而他还不知道,另一个强大的对手其实已经到了山海关的另一侧。

山海关像一把锁,分开了东西两边,东边是关外,西边是关内。关宁军和顺军在关西鏖战,而清军全军则在这一天的黄昏到达了山海关东侧欢喜岭。

正当关宁军军与大顺军酣战之时,多尔衮才进入关城,听得西边喊杀声震耳,金鼓大作,惊天动地,风助喊杀与鼓声,直震百里,战场上的“飞丸乱射”,已散落到城内数里许的庙堂附近。他不想马上参战,他要看看顺军的虚实,更主要的是,他要利用关宁军打头阵消耗农民军的实力,使清军以逸待劳。他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及出征的诸大臣,“你们不能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须各努力,破此,大业就会成功。”

战斗在第二天早上继续开始,清军仍然隐藏在关内没有出战,吴三桂拼死战斗,但仍然控制不住战局,李自成逐渐占据了上风。到中午时,眼看吴三桂即将败退,这时养精蓄锐的清军骑兵从右侧突然杀入。

顺军在进行了9天的行军后,战斗了一个半白天的时间,而清军行军了13天,却多了半天的时间休息,更别提还有4万多的关宁军存在,胜负已经决定。

脑后缠发辫的骑兵呼啸而来,三吹角,三声呐喊,以正白旗骑兵为先锋,数万铁骑从关宁军的右侧插入,恰似“万马奔腾不可止”。

李自成发现白旗一军已冲破农民军阵势,下令后军(预备队)迎击。可是,突击的骑兵兵力远远超出他的预期,战场上的优势迅速转变为败势。

兵败如山倒。

李自成正惊异之际,有一僧人急忙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李自成没有说一句话,当即策马西走。

这是李自成的噩梦,清军在他最没有预想到的时候 出现在战场上,在最脆弱的时候给了他致命一击。

顺军惊呼:“满兵来了!”顺军阵势顿时崩溃,一个人的崩溃带来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的败退,无数曾在战场上多年的将领被冲翻在地,军队自相践踏,一片混乱。洪承畴曾经评价大顺军“遇弱则战,遇强则遁。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

李自成席卷半个中国,向来都是柿子捡软的捏,不等到有绝对胜利把握时不战,但这样也有问题,就是他的军队很少在劣势下坚持作战,缺乏打硬仗的能力。而在进北京前,大顺军可以说是一只一无所有的军队,但在出北京向山海关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一支腰缠万贯的富人军队了。

既然有了钱, 又何必拼命?洪承畴虽然是降臣,但对人心的把握和顺军的了解确实精准。

古代战场,大多数的死亡都发生在一方败退时。顺军死数万人、大将十五人。关宁军死伤也不少。双方留下的尸体已“弥满大野”,沟水尽赤。据战场目击者说:凡杀数万人,暴骨盈野,三年收之未尽也。之后李自成在吴三桂和清军的合力打击下一路逃回关内,直到他在九宫山被杀,再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李自成的错误,在于他对清军的估计不足,他以在关内对付明军学到的经验来看待清军,

首先是认为吴三桂未必能抛下脸面和世仇 清军联手,这是政治上的幼稚.

其次是觉得盛京离山海关更远,清军即使出兵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也足够他击败吴三桂后再去应付。于是他在等到吴三桂备战的消息后又等了4天才出战,在平时这个4天不算什么,但事实证明,如果他早出发哪怕2天,都很有机会提前击败吴三桂改变形势,到那时,急行十几天人困马乏而来的清军绝对没有信心去爬山海关的城墙。

最后,满清军在这场决定天下胜负的终极赛跑中以 更快的反应和速度赢得了冠军,从而赢得了接下来三百年的历史。

"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作者: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