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他们打败了吕布?演义看多了吧

2022-05-19

“三英战吕布”,可谓《三国演义》中最为壮观的战斗场面。除了突出刘关张三人的神勇之外,也把吕布塑造成了三国第一战神的形象。小说在描绘这个场面之时,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吕布的打扮和之前的战无不胜。吕布一连杀死方悦、穆顺,打伤武安国,战败公孙瓒。单看小说中这段描述,很多读者会误以为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正面人物呢。虽然之后又出现了三英战吕布的场面,但吕布武功天下第一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刻在读者的心中。虽然作者在之后又加上了一首诗来描述刘关张的神勇,但是却已经无法动摇吕布在在小说中武力第一的印象。

那么,这个“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小说家的虚构的?作者又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一段描述呢?其目的有何在呢?

应该说小说中的这段描述与历史记载中的相差十万八千里。这里大概有以下几个地方与史实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吕布及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与历史中的完全不同。吕布在《三国演义》中使用的是方天画戟,而在史书《三国志》中,吕布使用的兵器却是矛。《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记载:李傕郭汜围攻长安之际,吕布曾经与郭汜在长安城北展开了一场单挑,结果是吕布用矛刺中了郭汜;在《后汉书》中,也记载了吕布刺杀董卓时使用的兵器也是矛。因此可以断定,历史上吕布使用的兵器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方天画戟了;至于关羽的兵器,自然也不是小说中所说的青龙偃月刀。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介绍关羽使用的兵器。无论是吕布的方天画戟还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

其次,历史中的吕布不但没有像小说中那样是关东联军的最重要的对手,反而像是在董卓军队中的卧底。董卓军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吕布的捣乱造成的。由于董卓及其手下对吕布的相互矛盾和敌视,直接影响了吕布对董卓的态度,双方的矛盾在不断加剧。此外,吕布也根本没有与关东联军展开小说中的“三英战吕布”那样的生死较量。更别说出现小说中那样精彩的场面了。

第三,关东联军也并非像小说所说的有十八路诸侯。实际上参加讨董的,也就只有袁绍、韩馥、王匡、孔伷、袁术、刘岱、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孙坚、曹操等人马,而且王匡的部队一开始就被董卓杀得大败,根本无法在出现在虎牢关。其他诸侯除了曹操、孙坚与董卓进行过激烈的战斗之外,基本都是整天置酒高会,不思进取。也没有与董卓发生过什么激烈的冲突。

第四,刘备此时有没有参加讨董之战在历史上也还是个疑问。《三国志·先主传》中并没有提到刘备在这段时间里的表现。如果出现了像“三英战吕布”之类的扬名天下故事,《三国志》的作者是不会漏记的。

“三英战吕布”故事可考的雏形是在元代。当时的剧作家郑德辉就创作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而在《三国志平话》中也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出现,只不过其情节设计比较简单。

既然历史与小说出现了这么大的差异,那为什么《三国演义》的作者要设计这样一段情节呢?

毫不夸张的说,“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情节之一。说其精彩,主要是作者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活灵活现。与作者描写曹操这个人物一样,虽然主要目的是贬,但其间也不忘赞。吕布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被张飞称为“三姓家奴”,是作者树立的一个反面人物的典型。作者突出吕布超一流的武功,主要还是想通过拔高吕布的武功,要反衬出刘关张兄弟三人力挽狂澜的英雄形象,用吕布武功高而品德差反衬关羽等武功品德双高。另外,《三国志平话》及元杂剧中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节,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无疑也是对民间艺人们智慧的一种充分的肯定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