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的书法作品欣赏
何绍基的艺术及市场行情与鉴藏
在晚清书法家中,何绍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其书法艺术成就卓绝,他逝后一百多年来,在书法界影响仍很大。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z叟,别号猿臂翁,湖南道州人。他自幼受其父何凌汉(清廷重臣,亦擅书法)影响,刻苦好学,少年时就才名卓著,深受当时的体仁阁大学士及户布侍郎程恩泽等人的器重。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解元,次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英武殿纂修,并先后担任福建、贵州、广东等乡试主考官。53岁改四川学政,因革除弊政得罪上司,罢官后主讲于济南泺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浙江孝廉堂等处。
何绍基为晚清碑学大家,其书学取法广泛,用功精深。早年专攻楷书,中年着意北碑,晚年多作篆隶;至于行草则一生勤学不辍。她的小楷从晋唐入手,主要临习《黄庭经》、《小麻姑》,圆劲精浑,神和气厚。中楷、大楷在学颜的基础上参以欧阳通《道因碑》及《张黑女墓志》的方笔,结体多险峻峭拔;晚年转以篆隶笔法作楷,多藏锋圆笔,横平竖直,结字宽博而无疏阔气。其行书得力于颜鲁公《争坐位帖》、《裴将军诗》和李北海《麓山寺碑》,追北碑凌厉宕逸之气,兼取王右军《兰亭序》,早期作品秀润畅达而有清刚之气,中年纵逸超迈而有飘风捩雨之势,气息淳厚;其晚年所书行草,多参篆意,纯以神行,悬锋飘落,精气内涵,墨气浓淡一任自然,如藤蔓蝌蚪,若天女散花,看起来纵横欹斜,似乎出于绳墨之外,其实是腕平锋正,蹈于规矩之中。其隶书变化多奇,主要得力于《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等碑,体方势圆,用笔回腕中锋,颤笔涩行,显得古拙沉雄,其晚年之作更有浓郁的金石味。其篆书由临写钟鼎文字入手,移其法作小篆,笔法凝蓄,墨彩沉厚。
纵观何绍基不同时期、不同书体的作品,法乳渊深、笔力沉雄、貌似怪诞实则高奇是其显著特点,这与他临池之勤,喜游名山大川、拓奇碑,及执笔方法奇特有很大关系。他从年轻时学颜直至晚年,临碑习书从不间断,自定日课五百字,上自周秦两汉古籀篆,下至六朝南北碑,无所不习,且每种书体都要临上数十通甚至上百通,特别是东汉的名碑被他临写殆遍。他一生收藏金石碑拓数量相当多,并且悉心研习,融会贯通成为自己书法风格。何绍基执笔十分独特,如老猿抱树,回腕高悬,几乎完全违反人的生理自然姿态,但因此而通身力到,极锥沙蚀木之妙。
何绍基被论者誉为“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必传千古无疑”、“清代第一”的大书法家,其实他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书法,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喜绘画,长于金石考据,精小学,通经史,擅率算。其诗一般多写日常感受;绘画,擅水墨花鸟,学八大而去其冷峻,晚年以篆隶写兰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气盎然;偶作山水,仿大涤子而取境荒寒。其作必长题,题多佳句,只是兴至为之,辄自毁去,故作品流传极少。他一生著述甚多,如《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金石跋》、《说文段注驳正》、《惜道味斋经说》等。还曾据《大戴记》考证《礼经》,又为《水经注》勘误,均为学术界所重视。
何绍基一生创作大量书法作品,流传范围极广,其书名既高,且为士林师表,故晚清及民国期间书画市场上,其作品就十分走俏。现今各地民间书画市场上常能见到其作品,以七、八言对联最多,价格每副2万元左右。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其作品是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场上书法拍品重点之一,且成交率很高。1993年上海朵云轩拍其《行草书四屏》,成交价为8.16万元。1995年北京翰海拍其《行书七言联》,成交价为4.4万元。其后价格一直比较平稳,近年来,上升的幅度很大。如:2004年,中国嘉德春拍,其《草书四屏》成交价为31.9万元;苏富比春拍,其《行书七言联》成交价为9万港元。欲了解何绍基作品详细的拍卖市场行情,可参见雅昌艺术网何绍基作品的“拍卖结果”。笔者以为,以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艺术高度,未来仍有很大增值潜力,书画收藏者,应特别关注。
由于何绍基书法作品历来市场行情都很好,故市场上流传许多后人仿造的赝品,其中以清末民初直隶保定(今河北保定)、书家原籍湖南的部分地区的仿造水平最高,有的几可乱真,初涉藏界的藏友是很难辨别真假的。鉴定何绍基书法除常规的鉴别方法外,要抓住其创作不重复自己的特点(除临前人碑、帖有重复的作品外,创作的作品几乎没有重复的现象),若遇到尺幅及文字内容相同的作品,须仔细辨别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