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秦国六世国君未灭一国 而到秦始皇一世却灭了六国 一统天下 秦国为什么连续六朝代代明君?

2022-05-19

秦国于公元前770年建国,共经历三十几代君主。在这些君主的经营下,秦国从最初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

《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国自秦孝公起经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六位国君,但六位国君期间东方六国未灭一国。而到秦始皇嬴政时期一举灭掉六国,一统天下,这是为么呢?

秦始皇统一六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秦国前六位国君已经为嬴政攒足了丰厚的家底,在当时六国合纵都敌不过一个秦国,可见秦国有多么强大,秦始皇的前六位国君,没有一个昏君而毁掉秦国的,全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基础。这可能就是天意,那我们来看看这六位国君的功绩。

秦孝公:秦孝公继位的时候,秦国的国力虽然经过他的父亲秦献公的努力止住了衰退的趋势,但是整体局面仍然是比较紧迫和糟糕的。在这种情况下,秦孝公颁布了一道求贤令,向全天下所有有才之人发出昭告:只要你有超群的智慧和治国之才,无论你是哪国人,是什么地位和身份,秦国都可以让你当官。

这道政令一出,很多贤能之人纷纷来拜见秦孝公,其中就有来自卫国的商鞅。在和商鞅经过一番详谈之后,秦孝公觉得此人的才能不可多得,于是便重用他,让他在秦国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举措,秦国很便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成为了当时的国家之中最强盛和不容小觑的国家。

秦惠文王:秦惠王在继位初期就将秦国变法的功臣商鞅给车裂了,但其实背后却保持了秦王的权力中心。在商鞅死后,在秦国依旧坚持变法为核心,使秦国新体制持续运转,秦惠文王是标准的守成之主,他承上启下的功绩,丝毫不比建制的秦孝公、成就大统的秦东进攻魏,收复失地,提振国家信心;西进取蜀、攻克义渠,为秦国拿下了一个大粮仓、一片大牧场秦惠文王在位的每一次对外扩张,都能够以最小的代价为秦国争取最大化的利益。

秦武王:秦武王虽然只在位了三年,最后因举鼎而身亡。但其功绩也不小,在位期间设置丞相,拔取宜阳,秦对山东各国而言,宜阳其实也是门户。秦得此城,可以挟二周北攻燕赵,东伐魏齐,南伐宛楚,实施大规模兼并战争。秦对宜阳城进行加固,成为东扩的桥头堡。从此以后,山东六国转入战略防守阶段,直至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拔宜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里程碑。

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在位56年使秦国历史上在位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国君,虽然在前41年间其权力被宣太后把持着,但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充分利用了各个国家的矛盾,将其各个击破,在位后期,六国基本上无力还手,在几十年间,灵活应用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相结合的策略,给予以齐、楚、赵为代表的东方各国以沉重甚至致命的打击,使之丧失独自与秦抗衡的实力而严重衰落,极大地发展本国实力,奠定统一天下的坚实基础。

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两位国君在位时间很短,秦孝文王只有三天,秦庄襄王也只有三年,他们在位时期,因为秦昭襄王已经将六国打的无力还手,所以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他们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选对了合适的继承人。到秦始皇时期统一绝非偶然,不仅仅是前六世明君的积累,也有始皇的个人的野心,野心以及做事的决心,都是战国时代是绝对顶尖的存在。他那一统宇内的霸气。是无论任何地方都没办法与其相匹敌的。由此,志在天下的雄楚再加上一包能成武将的辅佐,以及合适的政策,以出兵方法。统一天下就显得那么容易。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秦国自秦献公始,便没有出现过昏君。如果再加上秦始皇,秦国的一统天下,完全就是八世君主励精图治的结果。在整个战国时期,一个国家能够出现一两个明君已经很了不起了,秦国几百年的历史,为什么能够连续出现如此多的明君圣主呢?

一、生于忧患,穷则思变

秦国地处西域边陲,秦人的祖先因给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分秦地,后来因为秦襄王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有功,被封诸侯国。秦国无论是从政治地位还是军事实力,都比东方六国弱很多。在东方六国眼中,秦国就是个不足为虑西方蛮夷。在春秋时期,秦穆公虽然成为春秋五霸,但其实力仍然很弱。被中原大国晋国、南方楚国夹在中间,时刻面临着被灭的风险。

在战国时期,又被新崛起的魏国,打得差点亡国。丢失河西之地近百年,连函谷关这个秦国门户都被夺走。就这种国家局面与险境,逼得秦国君主不努力不行。秦献公即位后便开始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国力有了些许提升,但也没能夺回函谷关,打通秦国东出的道路。秦献公死后,其子秦孝公即为,才正式让秦国走上了变法强国的路。经受上百年的欺压与屈辱,秦国东出,灭亡六国。已经成为秦国所有臣民的精神目标,也成为历代国君的精神信念。

二、秦国择君制度与王室教育

在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王位的继承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王朝的传承。秦国国君的传承制度是择君制。在《公羊传》中写道“何以不名,秦者,夷者,匿嫡之名也……嫡子生,不以名,令于四境,择勇猛者立”。秦国不同于山东六国,受宗法礼仪影响较弱,被称为蛮夷。当时的中原各国,在君主继位上都严格遵从宗法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而秦国却是“择勇猛而立”。

秦国国君的位置继承是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竞争,所立者必须拥有一定的年龄、阅历和能力。在秦国历史上的许多国君传位,在自己年老,儿子未长大的情况下,大多都是将自己为君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而非儿子。这种做法,就避免了出现,君幼母壮、权臣出现以及外戚干政。同时也保证了被选的君主能力心智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比如,秦武公去世后立其弟德公即位,秦宣公有九子,均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有七子,同样传位于弟弟秦穆公。穆公之前的择君传位,让秦国奋发图强,东出六国的意志与梦想得到稳固的。秦穆公以后,开始立太子,在君位传承上虽然大多都是父子传承,但依旧保持着择优为君的制度。比如秦武王死后就将位置传给了更优秀的弟弟,秦昭襄王。同时,秦国历代国君十分重视王室教育。培养的储君也十分优秀。这些更是大大提高了明君出现的概率。

三、依法治国的理念

对于商鞅变法,大家对其的认识大多在,强军强国上面。但其最大的功绩是将依法治国的思想渗透到了秦国统治者的思想理念中,并令统治者受其约束。实现法治,而非人治。“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出自《史记.商君列传》,讲的是,太子赢驷犯法,商鞅欲处决,理由是法令大于天,但由于赢驷是储君,最后处决了他的老师。

商鞅强烈要求并成功处决了太子老师。其目的是为了树立法律的权威。其影响也是相当深远,在孝公变法后,大秦尊重法家思想,坚持依法治国。历代国君的言行举止,也受到了法律的约束。在法律的管理下,秦国国君在治理国家上面基本上也出不了大错,稳固了国家统治。

秦国历任国君多贤明的原因,绝非上天眷顾,运气好而已。多年的屈辱让秦人骨子中拥有奋发向上的思想,在君主的选择上,任贤不任嫡。同时商鞅变法中依法治国的理念与制度更是让秦国国君不再乱来。秦国的历史是血与火的战争史,能历经春秋而不倒,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吞并天下。这与秦国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的确分不开。在中国君强则国强的时代,秦国连续八代出明君,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