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他是顶级抗战名将,被枪决前说“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

2022-05-19

前几天,客栈发了一篇《》,说的是第10军军长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的悲壮故事。

在这次保卫战中,方先觉以1.76万守军,硬抗日军11万精锐部队的猛烈进攻,军令部预测最多能守7天,但方先觉却足足守了47天,创下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读者的回复中,很多人都在谴责为什么友军迟迟不去增援,致使方先觉弹尽粮绝,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以保全衡阳百姓不受屠杀。

其实,这是冤枉友军了。只要知道第10军是谁的部队,大家就不会这么想了。

在方先觉之前,第10军的军长是山东名将李玉堂,方先觉是下面的一个师长,李玉堂因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逆天战功,升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方先觉则被提升为第10军军长。因此,第10军绝对是李玉堂最看重的嫡系部队。

在衡阳战役中,共有三个军参战:第10军、第46军、第62军,都归李玉堂指挥,所以当第10军在衡阳城内苦苦支撑的时候,不光方先觉着急,李玉堂比他还要着急。然而,日军的11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即使李玉堂亲自坐镇,第46军、第62军也确实拼了老命,但就是冲不破日军的包围圈,你能怪谁?

衡阳沦陷后,李玉堂甚至引咎辞职,但蒋介石知道他的苦处,就没有同意。

好了,关于衡阳保卫战的话题先不说了,今天的主题人物是李玉堂。

李玉堂1899年生于山东广饶县,客栈之前专门写过1899年出生的名人,确实是人才济济,在军事方面,有聂荣臻、李克农、方志敏、李立三、李玉堂;在文学方面,有老舍、闻一多、海明威、川端康成;在艺术方面,还有张大千、李苦禅。

李玉堂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客栈之前也介绍过,黄埔一期同样是人才济济,比如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

抗战爆发后,李玉堂作为蒋介石的黄埔嫡系,屡立战功,于1938年6月8日升任第8军军长,属于黄埔生中较早升任军长的一批人,请注意,后来的名将陈明仁当时是第8军的预备第2师师长。

1939年,因在武汉会战的南浔线战斗战功卓著,李玉堂的第8军被授予“泰山军”的光荣称号。不久后,第8军改成第10军,李玉堂继续担任军长。在八年抗战中,第10军跟第74军齐名,打过非常多的硬仗、恶仗,虽然不在五大王牌军之列,但无论实力还是在战功,都不在五大王牌军之下。

不过,李玉堂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也吃了不少的亏。当时,战区司令薛岳命第10军驻守高桥、金井一带,结果遭到日军三个师团的围攻,最终惨败,李玉堂也被撤职。

刚才说了,李玉堂是山东人,全国人民都知道,山东人在做人方面没得说,所以当李玉堂被撤职的消息传出后,第10军的全军将士都不干了,为他们尊敬的军长奔走呼号。本来,继任的第10军军长钟彬都已经要出发了,但一看这架势,也被感动了,说咱还是别去当坏人了,就找了个借口推迟了赴任时间。

两个月后,第三次长沙会战又爆发了,大军压境之下,薛岳又想起了第10军,就想请李玉堂重新挂帅出征。但薛岳也知道,自己刚把人家撤了职,而且把全军将士都得罪了,这时候再去请人家,人家还会来吗?于是薛岳就把蒋介石搬了出来,让蒋介石亲自去说。

据当年在第10军的蒋鸿熙回忆,当时蒋介石跟李玉堂在电话里说了三句话:“你是第10军军长李玉堂吗?”李玉堂回答:“报告委座,是的!”

蒋介石又问:“你是黄埔一期学生吗?”李玉堂回答:“报告校长,是的!”

蒋介石说:“那好了,那么长沙交给你了。”

就是这简单的几句话,让李玉堂重新挂帅,开创了一段辉煌的战史。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28116人,毙伤日军56994人,俘虏13900人,堪称八年抗战中最伟大的胜利之一,连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也说:“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的媒体也写道:“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

战后,第10军荣获3面“飞虎旗”,也是中央军中第一支荣获“飞虎旗”的军队,李玉堂也升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

在这次战役中,李玉堂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大将风度。当时,李玉堂在一座祠堂里指挥战斗,离前线非常近,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李玉堂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筷子夹菜,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将菜碗打得粉碎,但李玉堂毫不在乎,继续夹着洒落在桌子上的菜吃。

很快,又一颗子弹飞过来,把李玉堂的筷子也打断了,李玉堂仍然不为所动,把筷子一扔,用手抓着菜吃。身边的警卫员都吓坏了,劝他赶紧离开,但李玉堂说:“都是流弹,不用怕。”

什么是大将风度?这就是大将风度!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李玉堂也跟着去了,但因为他的夫人有通共的嫌疑,被保密局逮捕了。据说,蒋介石在李玉堂的判决书上只写了一个字:“耻。”

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夫人陈伯兰被执行枪决。临终前,李玉堂给朋友留下遗书,其中写道:“总统命令,已无申诉余地,我死后望有公论。我无对不起国家之事,国家如此对我,于国家何益?我不足惜,不过一生为国,如此下场,心有不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