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那么聪明,为什么没有提前巴结或者除掉嘉庆?别说还真有,只是没有成功
说到和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作为乾隆的宠臣,在乾隆当政时期可谓是位高权重,连乾隆未来的继承人嘉庆都不敢轻易得罪他,那么他为何没有提前巴结或者除掉嘉庆?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别说还真有,只是没有成功。
和珅的父亲常保曾担任过副都统,属于清王朝的高级武官。因此,说和珅是“高官二代”也不为过。只可惜,在和珅九岁时,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和珅并没有沾到父亲什么光。当然,毕竟是旗下的高级官员子弟,和珅的机会还是比一般人多很多的。年龄稍长之后,和珅考入了咸安宫官学。可见,和珅少年时还是比较认真刻苦的,并不是不学无术的八旗纨绔子弟。后来在科场失意、名落孙山之后,和珅果断放弃了这条常规道路,踏上了一条满洲八旗子弟常走的“终南捷径”——当侍卫。而这,也成为了和珅发迹的开端。说实话,和珅当三等侍卫其实多少有些屈就了。因为在此前三年,和珅刚刚承袭了祖上留下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按清制,轻车都尉为正三品,远高于正五品的三等侍卫。换言之,和珅即便什么也不干,他也能享受正三品待遇!但是,和珅并没有,他宁可自降身价当一个正五品的三等侍卫,也不想提笼架鹰、混吃等死。从这一点而言,年轻的和珅还是颇有些理想和追求的。
所以说,和珅虽然善于逢迎清高宗乾隆帝,却不是一个只会一味溜须拍马的不学无术之徒。乾隆三十八年担任三等侍卫,仅仅两年之后和珅便成为了副都统。又一年之后,和珅荣升户部右侍郎并进入了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开始了中枢生涯。从这种火箭般的晋升速度也能看得出,和珅恐怕不单单只会溜须拍马,不是吗?之后,和珅平步青云,一步步做到了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和珅一直在“加官进爵”,却一直到嘉庆三年才正式被晋封为一等忠襄公。而这,与提问者所提出的问题有着莫大的关联。和珅那么聪明,明知道清仁宗嘉庆帝是继任皇帝的不二人选,为什么不提前巴结潜邸时期的嘉庆帝?其实,不是和珅不想,而是他所处的位置根本做不到!
在嘉庆元年之前,和珅虽然已经位列中枢,但储位、皇位这种涉及皇家内斗的东西,他一个异姓奴才,还没有资格染指。乾隆帝之所以重用和珅,无非两个原因:一、听话。二、好用。那么,问题就来了,和珅如果卷入了储位、皇位之争而不是和乾隆帝保持高度一致,那这个“听话”就要大打折扣了。没有了这个“听话”,和珅在乾隆帝心中还剩下多少分量,这就非常难说了。因此,和珅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公开表露政治倾向,更加不可能去主动巴结讨好嘉庆帝。其实,和珅最终还是主动示好了,在乾隆帝正式下定决心退位之前,和珅私下里还是把这个消息透给了潜邸时期的嘉庆帝,但已经太晚了,这就涉及到下一个原因了。
乾隆帝在很早以前便摆出了一个高姿态,说什么自己不能超越祖父清圣祖康熙帝,能当皇帝六十年便会退位,以示对祖父的景仰。乾隆帝的小算盘巴拉得还是相当精的,康熙帝八岁登基,而乾隆帝二十五岁才即位,就算当六十年皇帝,到时也已经八十五岁了。在那个时代,八十五岁几乎是人瑞一般地存在了,尤其是历代帝王,能活到这个岁数的简直是凤毛麟角。乾隆帝此举既可以给自己脸上贴金,又不必担心无法兑现。可老天爷偏偏跟乾隆帝开了个善意的玩笑,他还真就活到了八十五岁!这下麻烦大了,皇帝金口玉言,总不能出尔反尔吧?可实权一旦交出去,万一嘉庆帝不孝,那自己可就真就成了唐玄宗李隆基那样的“太上皇”了!
毕竟年龄不饶人,乾隆帝已经八十五岁了,他已经没有太多精力去和儿子勾心斗角。于是,和珅成了牵制嘉庆帝的不二人选。在乾隆帝架空嘉庆帝的三年多时间里,和珅功不可没,甚至被一些人称为“二皇帝”。这就是和珅为什么能在嘉庆三年晋爵一等公的原因之一,乾隆帝就是想用他来作为牵制嘉庆帝的一把利器。试想,如果和珅这个时候表现出些许倒向嘉庆帝的意思,恐怕他的小命首先就得玩完,根本等不到嘉庆四年!换言之,和珅实际上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倒向嘉庆帝是个死、倒向嘉庆帝也是个死!
那么在此之前和珅就没有考虑到过这个问题吗?还真有。
和珅备受乾隆宠爱,把持朝政多年,最后和珅成了首席军机大臣。可是遍官朝野,有两个敌人,一个是嘉庆皇帝,另外一个就是嘉庆皇帝的的老师朱圭。和珅就在乾隆皇帝面前告朱圭的黑状,朱圭就被朝廷外放,成了费力不讨好的河道巡察使,远离了权力中心。但是,朱圭临走前,对自己的学生嘉庆不放心。他提起笔来,特意给嘉庆皇帝留下十字真言:养心,敬身,勤业,虚己,致诚。并叮嘱嘉庆一定要按照“十字真言”办事,切记修身养性,慎言慎行,万事小心,不要妄生事端。
朱圭远离京城后,和珅只是高兴了一阵子,可是随后发生 的一件事,却让他打起了废黜嘉庆的念头。
和珅手中的权力如此庞大,为何还想要废掉乾隆?这一切都是因为和珅的贪婪。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后,竟突发奇想,意欲要在在军机处的折子上署名,乾隆气得一拍桌子,怒道:“和珅,你和那些退休的军机大臣比一比,他们一心为朕办事,可是从来也没想过要在折子上署名啊!”
和珅虽然跪在地上,一个劲地叩头,口中连称有罪,可是他的眼睛,偷偷望向老眼昏花的乾隆皇帝的时候,却发现嘉庆皇帝站在乾隆皇帝身后,竟然是面带笑容,很显然,他是在嘲笑自己,被乾隆皇帝训斥。
和珅不敢惹乾隆,但是他却不怕嘉庆,他心里这样想道:“这个该死的嘉庆皇帝,他心里指不定怎么恨我,将来一旦你当了皇帝,一定没有我和珅的好处,我一定要想个厉害法子,彻底废掉你,我要让你知道马王爷三只眼,和珅不是好惹的。”
和珅经过琢磨,一个杀人不用刀的法子,就被他想出来了,他派自己的亲信吴兰省给嘉庆整理诗稿。因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很容易从诗稿里表达出来。和珅一旦抓住嘉庆皇帝诗稿中的“把柄”,和珅就要挥舞诬告的“大棒”对他下手了。可是嘉庆皇帝全部依照着朱圭给他的“十字真言”,老老实实地写诗,并无任何怨言,和珅虽然老奸巨猾,很快他们就上当了。
最后乾隆去世,和珅没了最大的靠山,嘉庆终于能摒除不属于自己的势力,除掉贪婪的和珅。
虽说和珅伏法,但奇怪的是嘉庆给和珅订了20条罪责中,居然没有一条是有关和珅贪污治罪的,反而治了这位军机大臣贻误军机之罪,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熟知,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大红人,在嘉庆登基之前,和珅就已经羽翼丰满、权倾朝野,可以说是一人在上万人在下的局面,可以说朝廷之中有一半的文武大臣是和珅的党羽,嘉庆皇帝也深知这点,如果登基后还需要和珅一派的支持朝局,但如果治罪和珅是贪污治罪的话,难免就会扯出和珅党羽一众,擒贼先擒王,清朝这个车轮还需要群臣的扶持运转,所以不可能进行连坐之罪。
嘉庆既然下定决心要‘拔掉’和珅这个朝廷的‘毒瘤’就不可能在和珅贪污上面做文章,因为如果调查和珅贪污罪证耗时长不说,想必肯定也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想必朝中文武百官都会感到危危可及,嘉庆被人也深知,不与和珅同流合污的官员都收到了朝廷的排斥打压,而和珅的党羽有一部分估计也是出于自保逼不得已罢了,嘉庆也不可能每位官员都彻查到底,索性不如只消灭和珅一人,而给其他官员一次重新为官的机会,可以说嘉庆皇帝的套路很深。
可以说和珅也是很悲惨的,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聪明的嘉庆皇帝最后治了和珅平定白莲教反叛一事,没有尽心尽力,而对和珅的贪污之事只字未提,众臣子一看这条欲加之罪就都明白了,相继都把矛头都指向了和珅一人身上,可所谓是君臣上下一心‘拔掉’了和珅,大清第一贪臣就这样告别了历史舞台。可以说嘉庆皇帝除了解决掉和珅之外就再无其他突出的政绩了,大清王朝也正是在他的经营下最后走向了衰败。
- 上一篇:现代京剧《海港》第七场 海港早晨
- 下一篇:揭秘:隋炀帝杨广御驾亲征为何屡屡遭遇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