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天下终归司马氏,三国最终赢家司马家族一统天下建立晋朝,为什么后世对他们的普及始终不高?

2022-05-19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经历过许多个朝代的变更,然而许多人对晋朝的评价,却始终不高,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天下终归司马氏,三国最终赢家司马家族一统天下建立晋朝,为何后世对他们的普及始终不高?

孙刘联盟,诸葛亮献计同周瑜火烧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操80万大军。曹操元气大伤后北归,孙刘各自割据,三分天下。所谓三国,就是指曹魏、孙吴、蜀汉这三国。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临故前向司马懿托孤曹丕。同年十月,曹丕篡汉自立,国号魏,是为魏文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发兵东吴,为兄弟关羽报仇。而此时张飞又被部下杀死,刘备方寸大乱,东吴将领陆逊乘机出兵,被刘备手下将军吴班击破。章武二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东吴,被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退守永安。孙权听说刘备驻扎白帝城,非常害怕,派使者讲和,刘备同意。

章武三年三月,刘备病重,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四月病逝。独子刘禅即位,就是后世经常形容人无用的阿斗。

魏文帝曹丕多次派兵攻打蜀汉和东吴,又是陆战、又是水战,都未能取胜,抑郁在胸不得舒展于公元226年英年早逝,并托孤司马懿辅助其子曹叡登基,是为魏明帝。曹叡即位后的大多时间都是在与蜀汉、东吴战争中度过。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故,将大业托付给姜维魏延

公元238年,曹叡病危,临终前托孤司马懿和曹爽辅佐其子曹芳。

曹芳即位后,曹爽专横跋扈,打压异己。司马懿韬光养晦、蛰伏待机。在高平陵事变时,将曹爽集团一举击溃,权倾朝野。曹芳及曹髦二帝曾多次计划铲除司马家族,均已失败告终。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

公元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公元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邓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后兵变不成,自刎而死,蜀汉灭亡。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司马炎登基之后吸取曹魏权臣篡位的经验,将天下以郡为国,分封27个同姓王,同周朝一样让诸侯保护皇室来统治天下。西晋先期早期历经改革,国力一定程度变强。但没过几年皇室逐步腐朽,世家大族则贪暴恣肆,奢侈成风。如何曾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

司马炎也骄奢淫逸起来,由于未能解决政风腐败、党派乱起、宗室权力扩张与外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祸的远因。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内乱。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公元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外戚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即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能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兵杀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任用贾模、张华、裴頠等人,使天下保持相对安定。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后不顾张华等人的劝阻,以阴谋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联合齐王司马冏发兵废杀贾后、张华等。之后司马伦掌控了大政。之后许多诸侯打起了篡权的野心,起兵造反。公元306年(光熙元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相继为其所杀,大权落入司马越手中,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中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自汉朝以来许多游牧民族投降内附中原王朝,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晋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请徙胡族於塞外,并以汉人实边以绝胡患,武帝不纳。惠帝元康元年,山阴令江统作《徙戎论》谓,若不立刻徙胡,晋室岌岌可危。亦不为惠帝接纳。当时形势已积重难返,既无法徙胡,即使要他们“各附本种,还其旧土”,亦不可能,故所有徙胡之议,成为一纸空文。加上政府容许胡人移入,却不教化,只有加深胡汉两族的矛盾;又以胡人为兵,这情况於八王之乱时更普遍,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则用匈奴。在用胡策略下,胡人尽知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便起兵作乱。

永兴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於离石(今属山西省),国号汉(后来的前赵)。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四月其将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此后150年里五胡十六国换流侵占中原,屠杀汉人,经济文化遭受重大打击。

西晋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十七年(从平吴三国归一统算起),而其中的十六年还处于八王之乱的混战之中,如此短暂的统治想做出“流芳百世”的功业确实是困难。但在历史上被污名化为“暮气沉沉”、“生于不义死于耻辱”就太不客观了。

问题来源于晋皇室,司马炎并非贤君,或者他只是贤了一段时间而已,之后他便骄奢淫逸。立储又出现了问题,选了一个并不聪明的司马衷做接班人。贾南风是一个追求权力的皇后,为了她的地位勾结了晋室诸侯-八王之乱开始。本姓诸侯本来是司马炎维护统治工具,反而成了祸患。

推溯五胡乱华的始因,乱华者华者,倘若华夏不自乱,五胡焉能乱之?华夏自乱,始于“八王之乱”,这是血流成河的内斗。那么,为什么司马氏的晋朝,会发生史上最惨烈的“八王之乱”呢?

虽然司马家导致了黑暗时代,究其原因,其他王朝也都有过,只不过,后世的王朝吸取了前朝的灭亡经验,避免了出现前朝的结果,但是结果依旧还是灭亡了,只不过结果换成其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