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淮由湘出的说法?湘军和淮军谁的战斗力更强?
清朝末年出现了两支精锐部队,一支是湘军,一支是淮军。湘军和淮军,是晚清最有名的两支军队,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如果将湘军和淮军作对比,谁的战斗力更强?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大清赖以发家的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已不堪大用。满清统治者不得不借助于汉族地主阶级的力量,让他们招募乡勇,组织军队镇压太平天国。当时年少有为的李鸿章也有建功立业的想法,于是与老乡一起办团练,但因收复庐州的功劳遭到他们排挤诽谤,在家乡无法立足,不得不去投奔他的老师曾国藩,在曾国藩的手下做了幕僚。
曾国藩也是慧眼识英才,他看得出李鸿章绝非久居人下之士。对李鸿章寄予厚望,并且相当器重。不但让李鸿章参与湘军的核心军事机密,让他增长见识,而且还身体力行,从领兵作战、为人处世、官场权谋、生活习惯等等方面对李鸿章进行教导。曾经恃才傲物,锋芒毕露的李鸿章慢慢在曾国藩言传身教的熏陶下慢慢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绝世人物。
1861年,太平军向浙江上海地区进军,驻守在此的清军节节败退,列强在上海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于是向清政府提出抗议。这样一来,压力就全部到了总督苏皖浙赣四省军务的曾国藩身上。曾国藩所率的是湘军,成员也是以湖南人为主。但他一直有借助安徽的本土力量编练一支新军的想法。加之形势需要,招募淮勇就更加迫在眉睫。于是乎尽得曾国藩真传的李鸿章,凭着自己在安徽积攒下的深厚人脉,主动请缨担下了组建“淮军”的重任。
1862年3月,“淮军”在安庆编成,编制效仿湘军。而且主要将领刘铭传、张树珊、潘鼎新、吴长庆等均是由曾国藩亲自考察任命。之后才彻底交给李鸿章指挥。曾国藩对淮军的投入还不止于此,考虑到淮军兵力单薄,刚组建只有6500人,曾国藩抽调湘军的“春”字营、“济”字营、“开”字两营、“林”字两营援助给李鸿章,而且还把自己的两营亲兵交给李鸿章作防身之用。
1862年4月,李鸿章率着这支刚组建的9000人的“淮军”乘船前往上海,开始了自己的征战生涯。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让淮军声威大震。淮军虽然脱胎于湘军,但是因为驻守在了洋人众多,财税丰厚的上海,因此淮军很快就开始转变学习目标,积极向西方列强学习,使用洋枪洋炮,雇佣西洋军官训练军队,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李鸿章也确实没有辜负曾国藩的一番苦心。采用了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的措施,联合中外各方势力,短短两年时间,就将淮军扩充到了六、七万人的规模,成为了与湘军并驾齐驱的清朝主力部队。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官位节节高升,最终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清朝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风云人物。
其实,曾国藩之所以让李鸿章组建淮军,除了军事需要之外,还有更深的政治考量。随着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湘军日益壮大,清朝统治者对湘军的忌惮与日俱增,不仅多次掣肘湘军的行动,而且处处设防,将湘军置于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1858年,湘军的三河之战惨败,名将李绪宾阵亡,淮军精锐6000余人全军覆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为满清权贵的湖广总督官文不支援湘军。曾国藩心里很清楚,如果让湘军继续一支独大,那么太平天国覆灭之际,也是满清朝廷对湘军卸磨杀驴之时。而打造一支名义上不属于自己掌控的部队可以分散朝廷对湘军的注意力。
而且,这样还可以让朝廷认为两支部队的存在可以互为牵制。淮军虽出自湘军,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但是淮军和湘军毕竟是两股不同的势力。不仅会互相争功,还会有摩擦,有利益冲突。这样一来,朝廷处于平衡各方势力的考虑就不会彻底消灭任何一方,湘军和淮军就有了继续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曾国藩所料,淮军形成了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为中心的北方集团,而湘军则继续掌控南方,以两江总督、南洋大臣为核心。形成了两股左右清朝命运的庞大力量。
如果将湘军和淮军作对比,谁的战斗力更强?
首先来看武器装备。
湘军创建之初,中国还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阶段。湘军的主要武器装备是抬枪、刀矛、小枪等长短兵器。水师配备了火炮,但仍然有大刀、长矛等冷兵器,便于近距离作战。后来,湘军从国外购买了许多洋枪洋炮,还自己开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但总体来说,湘军直到大规模裁撤,都装备着冷兵器,是一支冷热兵器混杂的部队。
在武器装备上,淮军初创时与湘军相差无几。毕竟,淮军本身就脱胎于湘军,且有10个营直接从湘军划拨(包括曾国藩送给李鸿章作为“赠嫁之资”的亲兵2营)。可是,当淮军开到上海后,李鸿章见识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后,“尽改旧制,更仿夷军”,迅速装备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对军队进行训练。到1865年,李鸿章指挥的淮军几乎全员装备洋枪洋炮,远远强于湘军。
其次来看作战胜负情况。
湘军创建后,主要作战对象是太平军。太平天国虽然只存在了14年时间,可名将辈出,将星璀璨,如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李开芳、林凤祥、林启荣、罗大纲、黄文金、胡以晃、陈玉成、李秀成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湘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之初,屡遭败绩,连主帅曾国藩都被打得信心全无,数次要自杀殉国。
后来,湘军坚持“结硬寨,打呆仗”的策略,发挥“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的湖湘精神,终于先后取得安庆之战、天京之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终结了太平天国的命运。这是湘军创建历史上获得最重大的功绩。
淮军在成军后,活跃于江苏等地,与太平军作战约2年。此时,太平军已经走过了鼎盛时期,战斗力大不如前。因此,淮军没有与太平军打过什么恶仗、硬仗,体现不出他们的真实战斗力。
太平天国覆灭后,捻军成为清朝统治新的威胁。清朝一度命令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统帅淮军为主体的军队进剿捻军。可是,由于捻军作战飘忽,来去无踪,加上曾国藩无法有效指挥捻军,作战不理想。于是,清朝以李鸿章替代曾国藩,进剿捻军。1868年,李鸿章在左宗棠的配合下,先后消灭了东捻军和西捻军。这是淮军最辉煌的时候。
看到这里,读者或许会觉得纳闷,湘军消灭了太平军,淮军消灭了捻军,他们难道不是半斤八两?可是,鉴于太平军的整体实力远远强于捻军,我们不得不说,湘军战绩的含金量,要高于捻军。
最后来看军队纪律。
军队纪律,也是战斗力的一部分。湘军纪律较为严明,特别是王錱率领的老湘营。1853年7月,老湘营一支先头小部队赶到桂阳县田墟庄驻扎。当地一个姓黄的士绅带着自家的大米、猪肉前来犒军。可是,士卒没有得到王錱的命令,不肯进食,挨了一天一夜的饿。第二天,当王錱赶到田墟庄,了解情况后,才下令让士卒进食。在严明的纪律约束下,湘军极少出现不战而逃的现象。
在军队纪律上,淮军就差远了。虽然淮军武器装备比较精良,但他们没有配以严明的纪律,战斗意志不及湘军。为了维持淮军的战斗力,李鸿章对他的部将和属官的贪财行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淮军在战场形势顺风顺水时还好说,一旦出现劣势,就容易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形。
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里,淮军大将叶志超在平壤之战中临阵脱逃,狂奔500里,将朝鲜全境拱手让给日军;另外几名淮军大将龚照玙、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等在金旅之战中不战而逃,将渤海湾送给日军,让北洋水师基地威海港暴露在日军的炮口之下,对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