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明朝一代功臣刘健,辅佐四帝,忠于职守,历经7次大难不死,把一生奉献给了大明朝

2022-05-19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许多著名的大臣,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明朝一代功臣刘健,辅佐四帝,忠于职守,历经7次大难不死,把一生奉献给了大明朝。

刘健,生于宣德八,死于嘉靖五年,一生历经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明英宗天顺四年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成化二十三年入内阁参预机务,弘治十一年继任内阁首辅,直至正德元年,在阁共19年,为首辅8年,为“弘治中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人从出生就充满了神奇。他的父亲当年任职华州司训的时候,母亲张氏曾经做了一个梦,梦中看见天帝派来的使者捧着紫衣玉带来到刘家中堂。张氏由此惊醒,不久之后就生下了刘健。

出生后的刘健头骨高隆,古人相信这些面相学,他的父亲对儿子刘健的相貌深感惊讶,觉得此子不同寻常。

刘健的确与众不同,小时候就表现出和其他的孩子不同的一面。当别的孩子都在玩耍嬉戏时,只有他独自一人,安静的坐在那里,仿佛若有所思的样子。而且刘健自幼聪颖绝伦,尤其喜好读书。

关于他出生的奇特来历,在贾咏撰刘健墓志铭、《国朝列卿纪》、《续藏书》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当然,这不是最奇特的,最奇特的是刘健一生还经历七次大劫难,最终均是化险为夷。

据《七修类稿》记载,刘健出生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有一位化缘的高僧路过刘家大门,看到了小刘健。突然指着婴儿说:“日后这个孩子七死而不死。过了四十,官至一品,寿过一百。”

没想到,僧人的预言果然成真,那么,刘健到底有哪七次大难?

第一次是房屋倒塌,没被压死。

话说有一天,刘健在一所破旧的古庙读书,一天晚上,突然狂风大作,大风不停,刘健没办法回家,只好躲在里面。但也逃脱不了死神来临,破庙顶不住狂风,倒塌了,而刘健被压在墙下,但他大难不死,第二天早上被人救了出来。

第二次饥饿没死。

话说聪明的刘健乡试过关后,进京赶考,结果途中遇到了一伙盗贼。手无缚鸡之力的刘健哪里是强盗的对手,只能乖乖束手就擒,结果刘健被捆绑在雪地里,但依然大难不死,最终获救。

第三次是失火没死。

大难不死的刘健如期来到京城,参加会试,结果灾难又来了,考场突然发生大火。当然,刘健又化险为夷,他从熊熊的火焰中逃了出来。

第四次是参加宴会失火没死。

上了榜的刘健,在朋友的邀请下,参加了一场宴会。宴会的主人怕客人们提前离席,干脆把大门锁住了。但谁也没料到,不知道怎么搞得,一时间陡发火灾,不少客人被活活烧死,唯独刘健幸免于难。

看来这个刘健还真有神人保佑。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经历,虽然看起来荒诞不经,但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天定。

刘健的第五次大难不死是大病康复。

有一年,他罹患伤寒,一连昏死三日。当时,家里人都以为他康复无望了,谁知,天佑的刘健再一次奇迹般地苏醒过来。

大难不死的刘健后来过海封王,不料航行中,船只毁坏,船沉了,但刘健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个木板,他就抓在木板上,随着涛浪漂荡在大海上,最后被人所救,再一次见证奇迹。

以上就是刘健的六次大难不死,如果说以上都是小儿科,那么,刘健最后一次大难不死更是离奇。

这日,刘健正在家里午休,一只猫从他身旁经过,突然一阵响雷,猫被劈死,刘健没死,但因而大受惊吓,顿时晕死过去,好长时间后才缓缓醒来。

你看,雷都打不死的人,老天爷已经收服不了此人了,此人只能“成精”。

七次大难不死的刘健果然开始步步高升,接连加官进爵,位极人臣。公元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刘健成为内阁首辅,还担任少傅兼太子太傅,是为正一品。

刘健不仅是博学多才,以天下为己任,还是一个非常负责的大臣,他敢于直言进谏,从不畏惧皇权,也是一个忧国忧民之人,位高权重的刘健不免会招来其他大臣的诋毁、抹黑,但是他从来都不放在心上,一心只为国家,为江山社稷,为皇帝。他赏罚分明,向朝中举荐贤才,他在朝中的为人,让朝中的大臣都佩服不已。在孝宗时期,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个人尽心尽力辅佐,孝宗对刘健极为尊重,刘健还被孝宗称为先生,每次和刘健谈话,都会把左右潜退,两个人密谈,刘健提出的建议,孝宗都会接受。

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多久,虽然刘健把自己的才华都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在最后也是伤了心。孝宗去世之后,朱厚照成为了皇帝,也就是武宗。这时候武宗身边多了一个刘瑾,这个刘瑾是宦官,贪图享乐,从不理政事,还趁机和别人一起干预朝政。刘健等人看不过去,就像皇帝进言,但是没有起到作用,依旧是变本加厉的玩耍。刘健非常自责,有负于先帝的重托,之后就退休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彻底告老还乡。刘健回家之后,刘瑾更加变本加厉,开始结党营私,导致了阶级矛盾化升级。刘健知道非常伤心,也没有办法。刘瑾还陷害在家养老的刘健,后被削了官职,成为平民,夺去了封号。但在这一年,刘瑾的风光也褪去了,被诛杀,刘健又官复原职,但是刘健也非常生气,气自己辜负了先帝的重托,在1526年刘健去世,终年94岁。

刘健“性简静、重风节”、学问深粹”、敢“以身任天下之重”等的个人品性,在其身居要职,辅佐朝政中形成其独特的为政风格。

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经历丰富的名臣,刘健的政治作为和表现在当时封建士大夫阶层具有深刻的影响。

刘健于天顺中登科入仕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或任职翰林,或为东宫讲官,都是以普通中级官员的身份和地位来展幵他的政治实践。这期间既然不在大臣之位,他也难谋大臣之政。而当他于孝宗即位被擢入内阁之后,他政治理想的实施才具有了适合的政治舞台。他以自己的理学品格,践行以道事君的政治抱负,从而成就了一代名臣的地位。

通过对刘健生活的社会时代和具体生活环境的全面考察和剖析,掀幵了余年历史罩在刘健身上的层层帷幔。刘健以其在那个时代的所思、所作、所为,的确体现出封建时代良相贤臣的风范。然而,就他的个性特色而言,他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他为人处事的风尚,无不体现着社会时代对其的规范和形塑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言,他的个性塑造并不是完全由他个人主观选择的。从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来看,他在“弘治中兴”和正德初政的中政绩和影响,他弘治、正德间政局变化中命运的起落,也都体现出彳会制度和模式对人的命运的强烈制约和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