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由来是什么?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简介

2022-05-19

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民间可有一席地位,该地区年画全国都有名,可是五大民间年画之一,许多人是因为知道他们木版年画,才知道这个地方,所以在下文中,我就向大家简述一下他们木版年画历史是怎么样?

一、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由来从传世的文物来看,木刻书籍和木版画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

起初,木版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即绣象画。木版画单独印行成为年画,大约是到宋代才出现的。苏州年画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被称为“姑苏版”年画。清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年画质量、销量空前提高,当时有五十多家年画铺,分设在阊门外山塘街一带,也有部分设在桃花坞报恩寺一带,年产达百万张以上,少时也有十几万张,行销江、浙、鲁等地,并远达南洋一带。于是苏州桃花坞年画的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与天津杨柳青成了中国南北两大民间年画的中心。当时苏州年画铺的名称,留存在画面上的,前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有:“王荣兴”、“陈同盛”、“陈同盛”、“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师在画面上署名的,前期有:桃坞主人、桃溪主人、墨浪子、归来轩主人、宝绘轩人、墨林居士、杏涛子等;后期有:嵩山道人、吴友如、周梦蕉、金蟾香、符艮心等。鸦片战争以后,胶版、铜版和石印等印刷技术有了发展,所谓“月份牌”派的年画倾销城乡,桃花坞年画大受威胁,盛况开始衰落。加上太平天国革命军兵临苏州城下,清朝地方政府仓皇逃走,在战事中,苏州遭受到烧杀抢劫,枫桥、山塘一带毁于一炬,年画铺俱遭焚毁。虽有几家迁入阊门内和桃花坞一带继续营业,但已无法振兴。

光绪初年,一些画师转到上海旧校场工作,苏州年画铺仅靠上代传下来的老版片或翻刻上海旧校场画来应市,甚至代销石印洋画,而门神、灶君之类年画却成了主要商品。苏州桃花坞年画当时已濒于人亡艺绝的境地,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得以迅速恢复。抗日战争前,大部分艺人已改行转业,年画铺仅剩下王荣兴、朱荣记、朱瑞记3家,桃花坞年画已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苏州市文联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把散失在民间的艺人组织起来。在合作化高潮中,仅存的3家年画铺合并组成合作小组,印刷旧版年画销售。二、艺术特色一是接近传统绘画形式,在艺术上成就较高。

二是清雍正后苏州经济进一步发达,富甲天下,且文风昌盛,苏州市民阶层自然会要求在年画这类实用艺术中反映出他们的生活面貌和审美趣味。

三是本土艺术受到西方艺术影响并大胆借鉴西方艺术。四是这一时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出现了许多宏构巨作的作品。三、传承意义传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已很少生产,但毕竟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故作为旧时主要民间美术样式之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业已成为一种珍贵的文物,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和研究桃花坞年画,对于发展的新的艺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结:桃花坞木版年画在当时刚刚出现时候,受到许多市民欢迎,这也是最辉煌的时候,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在变化,木版年画已经很少有人会去做,人们认为它的使用价值不高,但我要告诉大家是,放在家里可是有一定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