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封战功显赫 与刘婵相比强了很多 但刘备为什么还是选择刘婵继承皇位呢?
在古代时候嫡庶观念是非常的严重,大部分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选择嫡长子,几乎不会出现选庶子作为继承人,尤其在脱胎于周礼的儒学发展之后,嫡长子继承成了社会的唯一准则。
刘封是什么时候收养的呢,大概是刘备刚入荆州的时候,刘禅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呢,是公元207年,刚请出诸葛亮前后的时期。中间隔了几年。公元219年,刘备占据汉中全境,称汉中王,约13岁的刘禅为王太子,刘封被派到了上庸等地。很明显,此时刘禅的太子地位已经笃定,刘封被排挤到远处。可刘封的年纪明显比刘禅更合适,而且刘封武力过人,作战有方,刘备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刘封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封只是养子,刘禅才是刘备亲生的长子。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从商周时期就有了的,平民老百姓也是这样的规矩,何况皇室呢?
汉朝在汉武帝时期为了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改汉初黄老治国,兼用百家的情况。此后,儒学此后逐渐成了唯一的国学。由于中央的大力扶持,儒学一路显贵,并且借着察举制度逐渐形成影响深远的士族集团。到汉末士族已经成了实际上的统治阶层。这个时候的人们对皇室的嫡长子继承已经根深蒂固,你要是选择非嫡长子那么一定遭受到非常重大的政治风波,譬如司马炎做皇帝以后,只能选择比大多数傻子嗨傻的司马衷来继承皇位。
非皇室呢?继承也大多选嫡长子,但是社会宽容度相对较高,没有很大的政治风波,所以对继承人的才能都会有所考虑。到刘备颠沛流离半生在蜗居荆州时候,整个未来三国鼎立的蜀汉集团这个时候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前途一篇渺茫,除了刘备大汉皇叔的金字招牌以及曹操天下英雄,使君与操的赞美!几乎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当然这个还不是重要的,人生需要奋斗,但是这个时间的刘备以年过不惑,虽然有多位夫人,但是往日子女大多遗散,身边没有一个子嗣来继承兴复汉室的重任。这个对于刘备集团的跟随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人生有那么一定渺茫的前途,但是没有明天,因为主角一死,立马全部不伦不类,失去了归属。
于是,这个时候,出于安慰部属或者将来自己理想有所继承,与刘氏有血亲的寇封进入刘备的眼帘,随即收为义子,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来培养,不出意外,他就是未来刘备集团的继承人。突然间,寇封由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变成了未来可能的汉帝国的继承人,可谓一步登天。幸运从这里开始,悲剧也从这里萌芽。
或许未来的继承人刘封对刘备集团注入了兴奋剂,此后,刘备集团突飞猛进逐渐占领荆州、益州、汉中等地方。三国鼎立局势不可避免。刘备集团迎来了巅峰时刻。但是,作为曾经主心骨人物的刘封,本来光鲜亮丽,但是逐渐成了尴尬的角色,主要因为是刘备的亲儿子刘禅在赤壁之战前出生。
刘禅的出生间接的造成了刘封死亡。由于刘禅的关系,刘封成了刘备集团内一个非常尴尬的从在,由继承人变成烫手的山芋,但是这一切都还好。刘禅出生时候,刘备集团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团体,不大会存在皇位继承的问题,最多只是接班人。但是,这个在刘备即位汉中王以后,刘备集团才出现继承人问题,这个时候立谁就不仅仅是私心问题而且是礼法问题了。局势改变,刘禅以庶长子立为王太子,虽然他不是嫡长子,但是刘封一样成为尴尬的边缘人。
刘封毕竟是养子,过继过来的,无论战功多显赫,成就有多高,可是身体里面毕竟还是没流着刘备的血,而且收养过来的时候,刘封年纪也不小了,有自己的思想和三观了,培养也改变不了太多,说到底还是外姓人,古人对伦理纲常可比我们现代人重视多了,其次,现在自己有儿子了,刘封的位置很尴尬,在老大的位置但是又不可能成为太子,所以刘备很可能会在封太子之前找理由做掉刘封,而且刘封自己也选择错了,关羽败走麦城,向上庸求救的时候,刘封听信孟达的谗言,没有出兵,更是给刘备干掉他的把柄。管你战功不战功,先给我死。其实还是蛮同情刘封的。
再说为什么刘禅继承帝位,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嫡长子,注定要接旗的。他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描写得那么扶不起来,而且像正直的诸葛亮也曾在刘备面前夸过刘禅,刘禅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蜀国的皇帝了
刘备出于私心肯定会选自己的亲生子,而不是首选刘封,毕竟当初的利用关系没有了,谁不希望自己子孙万世都是皇帝?而出于礼法,刘备也必须的选择刘禅,因为他是庶长子。刘封无论是嫡长子还是庶长子都不占,唯一的优点就是年长,勇武有能力,可是对于蜀汉集团来说这一些都不是必要的。所以最后刘备选择了刘禅是出于私心也是出于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