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战国时期,白起为什么要杀一百多万人?

2022-05-19

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并且,就战国四大名将来说,白起王翦来自秦国,李牧廉颇则是赵国。其中,就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来说,其率领秦国军队历经百战,直接造成了100多万士兵的死亡。比如在伊阙之战中,白起斩首二十多万,在长平之战中,前后共造成赵国四十多万士兵的阵亡。那么,白起为什么要杀这一百多万人呢?

首先,对于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的战争,因为生产力和政治制度上的变化,导致在春秋时期不仅很难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在对待投降的俘虏上,很少会采用坑杀的手段。比如秦国和晋国之间爆发的几场边境之战中,晋国就大方的将孟明视等俘虏放回秦国。而回到战国时期,白起之所以要用斩杀的方式对待敌国的士兵,直接原因就是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度,按照击杀敌军的数量来进行爵位、封地上的赏赐。由此,白起等秦国的将士,要想升官进爵,斩杀敌军是主要的渠道。

其次,白起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不仅善于打歼灭战和野外奔袭作战,还喜欢通过消灭敌方有生力量,从而削弱敌方国家的国力,直至最终消灭东方六国。这显然是和攻城略地的军事风格相区别的。所以,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在已经取得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依然坑杀赵国数十万士卒,目的还是打击赵国的有生力量,促使对方失去抵抗的基础。当然,非常可惜的是,因为韩赵等国家的游说,加上秦国丞相范雎妒忌白起的功劳,所以劝说秦王命令白起班师回国。由此,白起没有能一鼓作气,进一步攻占赵国的土地。

再者,在战国这个兼并战争激烈的年代,粮食供给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而不管是伊阙之战还是长平之战,数十万的敌国士兵如果放回去的话,将来还会继续和秦国为敌。但是,即便能将他们转化为秦国的士兵,这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很可能压垮秦国的后勤供给。换而言之,就算白起发善心要不杀这几十万俘虏,秦国既不愿意放虎归山,也养不起这些人,也即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最后,总的来说,白起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因为人都没了,何以守城。同时,管白起叫杀人狂未必靠谱。既然秦国律令要求作战以斩首计功,那白起作为秦国的职业军人,打仗杀人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当然要遵循秦国的制度规定。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一百九十九)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