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东吴明明胜利过很多场战斗 为什么说还是三国当中存在感最低?

2022-05-19

在三国当中,为何说东吴存在感极低而又是最弱的?纵观三国,东吴明明打了不少胜仗,明明能够打胜仗,为什么不接着打下去,结果把自己搞成一个不利的局面,最终失败了呢?而《三国演义》里对吴国的笔墨也是最少的,那么纵观整个三国,吴国的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呢?

一、领导比较保守。

东吴在大部分时间里,领导是孙权。孙权之后,那些后代的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不值一谈。值得讲一讲的,就是孙权。

孙策当时把江山传给孙权的时候,就对孙权说,打江山你不如我。但是守江山,我不如你。所以我要把江山传给你。

孙策这话说得很明白,孙权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守江山,而不是开疆拓土。

当然了,当时东吴也确实需要孙权这样的人站出来。因为孙坚孙策虽然打出了一片天地,但是当时江南的士族,其实并不怎么拥护他们,地方势力非常多,山贼也非常多。而且这些势力,还受到来自曹魏等各个地方的引诱。而孙权的性格非常宽厚,能善待人。因此,孙策传位给他,让他先把国内摆平,搞稳定了再说,其实是非常恰当的。

不过,孙权确实有些保守,进取心不是很足。东吴所打的仗,无论是赤壁大战还是夷陵大战,其实都是被动接受。是曹魏和蜀汉打来了,前往抵抗,很少有主动进攻的时候。

总之,孙权保守的性格,决定了吴国的整体大政方略。

二、时机未能把握。

其实,东吴有好几个可以做大的时机。

第一个时机,是在赤壁大战以后。虽然说,这场大战是孙刘联军打败了曹操。但实际上,当时刘备的力量是比较弱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东吴。

东吴在取胜后,得到了一个扩大地盘的绝佳时机。当时周瑜甚至已经制定了进军益州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实现,那么东吴将坐拥半壁江山,也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可惜的是,周瑜在那个时候恰好去世了。周瑜一去世,就没有恰当的主帅领导这场开疆拓土的地盘争夺战。结果就给了刘备很好的机会。刘备占据荆州,截断东吴与益州的联系。接着,刘备快速推进入益州,从刘璋手里把益州夺回来,同时,在汉中打败曹操,实现三分天下。总之,赤壁大战的胜利,本来应该东吴受益的,最终受益最大的,却是蜀汉。

第二个时机,是在夺取荆州后,那时候,也遇到吕蒙去世,没有继续扩大战果。

第三个时机,是在夷陵大战胜利后。夷陵大战胜利,东吴确实获得不少地盘,夺得了荆州,把西边的防线推进到三峡。但是,孙权担心曹魏会趁火打劫,又担心刘备会反戈一击。总之,他可能是想得多了一些,因此没有趁机出去,获得更大的成就。

三、太多人事倾轧。

三国时期的三个国家,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蜀汉有山川之险峻,占据地利。东吴既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他们唯一可以做文章的,就是人和。

在孙权时期,东吴处于一个守势。孙权最终也实现了这个目标,很好地把早期打下的地盘守住了。守住以后,接下来就应该打反击。但恰恰在这时候,东吴失去了他们赖以立足的“人和”。由于孙权儿子们争夺储位,而大臣们也依附于皇子们,形成两派。因此,东吴就陷入了人事倾轧之中。

这种人事倾轧,一直延续到东吴被司马晋朝灭掉。当东吴失去了他们赖以存在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没办法取胜了。

不过我们觉得东吴存在感低主要是因为我们看的《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抑孙”的,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皇位是汉献帝刘协禅让”来的,刘备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自称“帝室之胄”,是合法继承人,而东吴孙权称帝最迟,并无占据大义名分。不过我们可以从东吴最后灭亡来看,这一点能够证明吴国还是有自己的实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