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中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只是相当于初中生吗?
在古代的科举中是为了给国家更方便的筛选可用之才,其中的秀才是等级最低的一种,有人说古时候的秀才就相当于现在的初中生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古代文盲率比如今高多了,以认识几十个字就算过了识字的标准,建国初期统计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古代封建王朝的文盲率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个村也难出一个识字的人。这里笔者以清朝为例对比古代科举士子与现代社会。整个清朝268年(清军入关后开始算起),考中秀才的也不过46万,而今天最高学历的研究生,每年录取人数都有60万~70万。
如今得益于社交软件,我们能够一窥上层社会的生活。但在古代社会,一个农民很可能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夸张点的连村子附近几十里外的地方也没去过。他们对其他阶层的生活没有概念,认识最厉害的人物可能就是村里的地主,所以经常会有“皇帝用金锄头耕地”这种滑稽的言论。这一类人在古代是最普遍的,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如果生活在古代大概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就是童生试,虽然叫童生,但考到五六十岁也考不上的也大有人在。考场一般在各地县府,由各省学政(相当于教育厅厅长)负责。考试一共三场,县试、府试、院试,考过了前两场就可以被称作童生,整个清朝考上童生的人数也就200多万人。如果又考过了第三场院试,那就是考中了秀才,有了最低级的功名。成为了最低级的士大夫,能够进入县学学习。秀才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免税免徭役,见到官员你可以不用跪拜,犯了事也不能对你用刑,在一般乡镇里秀才都是数得上的人物了。考上了秀才,就相当是现在镇里的实力人物了,《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如果真的考上了秀才,结果还能混的那么惨也算是不容易了。
汉以来为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另有举孝廉),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改称茂才。
唐宋时凡应举者皆称为秀才,隋唐科举制有秀才科,隋文帝是科举制的开创者,废弃举荐制,用考试的办法选人才,考试极为严格,隋代考取者不过十人。
唐初秀才科第最高,武德(唐高祖年号)至永徽(唐高宗最初的年号)年间,每年不过一两人。唐高宗后来停秀才科,但秀才成了读书人的通称。
宋朝时各府向朝庭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先进行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但不论你选没选上都称为秀才,所以才有不第秀才之说。
大家看《水浒传》都知道王伦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又称他白衣秀士,白衣秀士并非是说他喜欢穿白衣,而是因为他不及第、无功名,就是一白丁。
明清时必须进入府州县学的生员才能称为秀才。
只有通过童子试,才能成为秀才,然后才有资格进入府学、州学、县学,称为进学。参加童子试的不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秀才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了秀才就表示身上有功名,亦享有很多特权,比如免差徭,见知县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等。
乡试三年一次称乡闱,因在秋天举行也叫秋闱。考中的称举人(大家对范进中举一定有印象)。
第二年春天会试,也叫春闱。考中的称贡生。
会试之后就是殿试,即皇帝的考试。在殿试中不存在落榜的问题,只是皇帝重新排名。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现在再归纳一下三个级别的考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员,殿士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三场都是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
读书人的读书进身之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学士→翰林学士。
这样看起来秀才的学历似乎还在初、中级阶段,但想要成为秀才也是非常之难的。由此可见,能中秀才已经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了。
也有人说,秀才相当于初中学历。换算到现在,相当于50年代的初中学历差不多,那时一个村也没两个初中生。古代科举制度和现在的学历有很多的区别,古人说了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瞎说的。
- 上一篇:东汉名将吕蒙简介 吕蒙最后是怎么死的?
- 下一篇: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十大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