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古建工匠是如何修复古建筑的?古建工匠的故事

2022-05-19

要建一栋楼房,从地基到封顶,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对古建筑来说,柱子、斗拱、横梁、椽子等构件,不仅体现了工匠的技艺,还体现了传统文化。古建工匠,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精巧的双手让古建筑“复活”,重现古建筑魅力。

中站区府城街道北朱村是我省现存面积最大、院落最多、保存较好的大型古村落之一。正值该村对古民居进行修复,连日来,记者走进该村,用镜头记录了古建工匠修复古建筑的过程。

在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明代古民居内,今年64岁的王西亮拿着卷尺,一边测量古民居的廊柱中心距离,一边记录。拥有48年建筑工作经验的他已养成细心的习惯,他说:“测量数据不能有一点误差,否则会影响整个工程。”

由于这些百年古民居建筑结构的接口都是古老的榫卯,所以在修复过程中,木工显得很重要。今年46岁的慕麦生16岁就开始学木工,在这个行业已经是一名老工匠了,他正在指导工友对斗拱进行雕刻。对拆移下来的木梁和椽子,他会一一编号。他告诉记者,修复古民居不仅要会雕刻、制作榫卯接口,还要了解古民居的整体结构,记清编号位置,这样才能将拆移后的古民居恢复如初。

古建工匠大体分为木工、石工、瓦工、泥水工、漆工和彩绘工等工种。修复古建筑时,他们始终坚持“大不动、小调整”原则,凡是能保留原形的院落和布局会尽量保留。

在从事古建筑研究的刘佳林眼中,古建工匠应兼具构思、斟酌、遵循和继承这几个方面的才能,每一座古建筑,都是工匠在社会生产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修复古建筑,不仅劳动量大,而且要有高超的技能,需要几十年不断磨炼,许多从业者因坚持不下来而改行。正是有了王西亮等古建工匠的坚持和坚守,许多古建筑才得以恢复原貌,才能为人们提供丰富且翔实的历史实物资料。

图①古建工匠查看古民居墙体的受损情况。

图②古建工匠测量枓与栱的衔接尺寸。

图③古建工匠修复土胚墙。

图④古建工匠对受损的椽栿进行修补。

图⑤拆移下来的木梁和椽子被一一编号。

图⑥古建工匠对下平槫进行测量,用来计算所放椽子的数量。

图⑦慕麦生(左)正在与工友制作榫卯接口。来源:焦作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