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复辽代平原公主墓壁画
■新闻背景去年年底,在阜新乌兰木图山下,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辽代平原公主墓,墓中出土的精美壁画保存较为完整,极具考古价值,立即引起了国内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
为更好地保存这幅珍贵的壁画,省文物部门对该壁画予以揭取,然后送至省博物馆进行精心的清理和修复,之后将保存在这座博物馆中,供公众参观。
8月22日,记者来到省博物馆,亲眼目睹了平原公主墓辽代壁画的修复过程,而这也是我省第四次进行辽代壁画修复工作。较之以往,这次修复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更为先进,修复过程也更复杂些。
那么,到底怎样来修复这样一幅辽代壁画,修复中要注意哪些细节?我省的文物修复实力和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当前的文保需求?请看本报记者的采访报道。
专业技术人员在修复辽代平原公主墓壁画,借助显微镜进行细致的局部处理。本文图片均为本报记者万重摄
古墓壁画修复后将与公众见面
古壁画如按照建筑形式和用途划分,一般可分为石窟寺壁画、寺观殿堂壁画和墓葬壁画等。古壁画是其所处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应妥善加以保存。
据考古界人士介绍,我省曾出土过较多数量的壁画,其中尤以辽代墓葬壁画为多。
因年代久远,且墓葬中的环境条件均较差,故多数壁画在被发现后,往往损坏程度较高。对那些较为重要的墓葬壁画,目前考古界的习惯做法是将其揭取下来,然后移至博物馆或其他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场所进行保存。
而对于石窟寺壁画及寺观殿堂壁画,则多在原址进行修缮和保护。
此次,在阜新平原公主墓中出土了一幅精美的壁画,其规模较大,有75平方米之多,而且工艺精美,保存相对完整。
壁画描述了辽代契丹人出行归来的场面,对于研究契丹人当时的民风习俗有很高的价值。省文物部门遂决定对其进行揭取,然后入馆保存。
揭取后,墓葬壁画失去了墓道墙体的依托支撑,极易损坏,因此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加固、清理和修复工序。
8月22日,记者来到省博物馆,目击了这幅墓葬出土壁画的修复。
安静、紧张、忙碌的现场气氛,是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技术人员正在小心谨慎地清理着壁画背面所黏附的残土质。
“千万小心,不要伤到壁画本体。”省博物馆技术一部主任孙力反复叮嘱着。
孙力告诉记者,壁画长时间处于墓葬之中,温湿度条件不利,致使壁画本体已经十分脆弱,现在对厚度不到1厘米的壁画进行修复,任何一步操作都必须格外小心,否则很可能损坏壁画。
在清理掉壁画背面的残土之后,技术人员为其加上了一层特殊材料,以达到加固的目的。据介绍,所使用的加固材料均是可逆性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以后如果技术条件更好或有更佳的材料时,便于对壁画进行新的修复或更换新材料。
在完成清理、加固这些基本工序后,接下来是对壁画正面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更加精细了,技术人员开始在显微镜下工作。
一位技术人员操作仪器,另一位则用毛刷等工具清理壁画的表面。每到壁画残损之处,更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作,不觉间技术人员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是个精细活,马虎不得,不能有丝毫的急躁。”孙力说。完成清理工序之后,接下来是对壁画的残损部分进行适当修补,这就更讲究技巧了。
孙力说:“修缮文物有一条原则,就是要尽量做到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的物质成分,尽可能保留其原始信息。但是,在做旧时,还不能做得与原来一模一样,要可辨识哪些地方是后修复的。”
施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光,这主要是为了降低紫外线对古壁画的破坏作用,避免表面颜料消褪。
据了解,此次辽代壁画的修复工作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预计要到年底才能结束。在完成修复后,壁画将被嵌在铝质蜂窝板上,最终于浑南新建的省博物馆展厅中与公众见面。
修复青铜器物。
文物修复都有哪些讲究
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说:“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省博物馆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是很平常的一项工作,并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神秘。”
之所以会觉得神秘,是因为大众对于这个领域向来知之甚少。由于了解少,就常常会有一些偏颇的或者错误的认识。比如说,有人认为瓷器、玉器类的文物易破损,所以文物修复的对象只是瓷器和玉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一些青铜器看似坚硬结实,但其本体已经矿化,特别酥脆,甚至稍有震动都可能破损,这就急需修复了。还有传统书画,有些材质为纸本或绢本的书画,在经历千百年后也已酥脆,连展开都很困难,也需要进行修复。
有人认为文物只有在器形残损后才需要修复,有人认为所有损坏的文物都需要修复,其实这些认识都是偏狭的。决定文物是否需要修复,主要依据的应是文物的保存现状。一般来说,文物如果处于较为稳定的保护环境中,通常是不需要进行修复的;如果某些文物要进行科学研究或陈列展出,则要进行必要的修复。
“文物修复虽不神秘,却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马宝杰说,“对不同类别的文物,自然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就是对同类文物,也要视文物所处的不同状况,来量身制定修复方案。”
在省博物馆,记者感受到了文物修复工作的复杂和艰巨,在楼下的修复室,辽代壁画修复正在进行,楼上另一间修复室内,技术人员正为青铜器去除有害锈菌,同时,对古书画的修复装裱也在紧张地进行着。
文物修复工作有着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每次修复都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文物的修复全过程及前后状况。
修复工作开工前,技术人员要全方位采集文物的信息,然后制定细致的修复保护方案,还要经过专家的审查认同才能实施;整个修复过程都要做翔实的记录;完成修复后,还要对所修复文物进行跟踪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入文物修复档案,以备查阅。
但是,修复毕竟只是文物出现破损后所进行的补救措施,应该说,在文保工作中,对文物的监测和保护是更重要的环节。
为最大程度减缓文物的折损,省博物馆对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监管都制定了较高的标准,实施了文物保存环境巡查制度,力求文物处于恒温恒湿的安全环境中。
对馆藏陶器进行修复。
几十名修复人员对应几十万件馆藏文物
我省是文物大省,在近百座各级各类博物馆中,珍藏着30余万件文物,做好这些文物的保存及修复工作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压力。
近年来,我省逐渐加强了对各级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文物的保存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历史欠账多,许多市县博物馆的库房等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较差,文物保存的环境难以全部实现恒温恒湿的要求,文物保存状况令人不无担忧。
更为令人忧心的是,在文物修复领域,目前我省非常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市县博物馆都不具有独立完成文物修复的能力。
马宝杰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只有省博物馆具有对馆藏文物修复设计资质和修复能力,可以独立开展工作,其他虽然也有几家博物馆能够展开修复工作,但是并不具备修复方案设计资质。因此现在的情况是,全省馆藏文物的修复职责基本由省博物馆来承担。”
据介绍,省博物馆现有文物保护技术人员22人,而且有些年龄较大的技术人员即将退休,年轻的技术人员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磨炼,因此工作任务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