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 建文帝去了哪?建文帝消失之谜
1394年,燕王朱棣率大军南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发兵,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可奇怪的是,历史资料上并没有建文帝的殡葬的相关记载,谁也不知道建文帝的陵寝所在,建文帝去哪了?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朱棣消灭,却最终都丧失了。原业,建文帝为了防止自己背上一个杀叔的罪名,下令不许伤害自己的叔叔,结果在对燕王作战时,朱允炆的这道命令让朱棣多次化险为夷。
4年后,朱棣的大军攻陷了京师,燕王成功篡位,是为明成祖。而建文帝则在战乱中突然“失踪”了。
有人说他死乱军之中,因葬身火海而尸骨无存。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见到宫中起大火,急忙派人前往灭火救人,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大火熊熊蔓延,建文帝葬身火海。于是朱棣下令厚葬建文帝,并且辍朝三日表示悼念。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其他资料中都没有记载过建文帝的殡葬仪式,谁也不知道建文帝的陵寝所在。
而更多人认为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在南京城破之时已经走密道逃走了,最后出家当和尚了。有野史更是详细地记载,在朱棣兵临城下时,为防被俘受辱,建文帝决定自尽殉国。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太监给了一样东西——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留下的密匣子。老太监说,这是明太祖的意思,说是如果以后皇帝遇到了危险的话,那么就打开这个匣子,里面自有解决的办法。而建文帝打开了匣子一看,结果发现里面放着袈裟,度牒以及剃度刀,同时,还有一封信,里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建文帝一看,领悟到了太祖的用意,于是他二话没说便把自己的头发剃了,然后潜逃出城来。
而建文帝的皇后在他逃跑之后为了掩护他,才命人放火烧城,自己自焚而死,结果第二天朱棣攻入城里之后,误以为是建文帝自焚。
那么,朱允炆从南京城里逃出来后,又逃到了哪里去了呢?有说法是,他几经辗转来到了福建泉州,最后逃往了海外。明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借口,实为寻找建文帝。
但从此建文帝下落却成了不大不小的谜团。
直到600多年以后,事情才有了新的转机。2008年的1月的一天,一工程施工队人员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上金贝村登山道施工,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墓。
考古人员听闻后,马上赶到了现场,大家一看都惊呆了:古墓有拜亭、舍利塔、地宫,地面上散落有鱼形状鱼纹和龙形石脊的构件,舍利塔上的一处碑文还刻有“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粗步推断,可以得知墓主是一位高僧。
而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不由得惊喜若狂。打开棺椁之后,但见里面座棺椁坐北朝南并列放置,大棺椁在6吨左右,而小棺椁在4吨左右。后经专家考证得出,这座墓葬属于明代早期墓葬,棺椁内的尸体已经腐烂,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只剩下了两副骨架,但是在墓主人身上的衣着装饰上,考古人员读出了很多的信息。专家终于给出了一个惊人答案:这是建文帝的墓。
专家给出的理由是:第一,碑文上的“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中,“圆明”或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也指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与朱允炆的身份暗合。“沧海”有神州一统的隐喻,“珠”暗指“墓主姓朱”,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二,墓中的装饰很奇怪,该墓的前面两边各有一条闭嘴龙。这也是明代墓的标志。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这跟和尚有关。墓的规格显然不是普通官员能相比。此外,墓的朝向为座正北朝正南,只有皇帝才能取这个方位。墓所在的村中有郑姓人氏,疑是跟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大臣翰林待诏郑洽的后裔。
第三,建文帝死前流落于宁德金邶寺的依据还有明代九龙袈裟,这件袈裟应是曾做过和尚的元太祖朱元璋之物,建文帝出逃时匆忙披上这件袈裟假扮和尚逃走。
消息传出,世人为之哗然。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考古也一直执续深入地进行着。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2014年,专家们又给出了建文帝出亡路的具体线图:建文帝出亡走水路,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沿浙江近海南下,一度在温州港停靠并曾上岸过。然后继续南下,第一个目的地是福建福宁的大京千户所。
后来战事来的太快,郑和的10万楼船水军已经到达,两军交战,建文军败绩,建文势力通过三都澳撤向宁德(今蕉城)腹地。而建文帝死后便安葬在了宁德金邶寺,这个观点还是有些可靠的,大家以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