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秦国灭亡 是章邯一人的过错还是项羽太强了?

2022-05-19

秦末,章邯是秦二世手中最后一枚棋子,而且章邯同时也对秦朝忠心耿耿,令人不解的是,章邯却在最后和项羽的战争中却主动向项羽求和,这一求和直接导致了秦国的迅速崩溃瓦解,那么秦亡是章邯一人之过还是项羽太强?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助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历经500余年,32代君王,至前207年,秦王子婴刘邦投降。那个发迹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市),险象环生于春秋诸侯各国之间,励精图治于“战国七雄”之列,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退出了历史舞台。

秦的功过留予后人评说!然,秦亡!谁之过?秦亡,章邯之过在于并非邯无能,实因羽太强!

著名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对章邯有过这样一段评价:“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使能征善战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嫉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名将如云的大秦帝国,走到二世这一代,却出现了人才零落的窘迫局面。章邯一己之力微乎其微,然与秦之白起、赵之李牧相比,少了那份寒心于庙堂后以死明志的决绝,为自己徒增了那“秦奸”的差评!岂不悲哉!

骊山刑徒军,大秦帝国的秘密武器,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将灭国大军分成两支,一支南下荡平百越,一支北上痛击匈奴。国中看似兵力所剩无几,实则自孝公、商君变法以来,就为大秦留下了这支隐秘的军事力量——“骊山刑徒军”。传至胡亥,这刑徒军竟达四十万之多。

刑徒充军?那岂不没到战场就全逃跑了?即便是到了战场,那能卖命冲杀吗?事实上,他们不但没有逃跑,而且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大破陈胜手下周文的数十万(《汉书》记载十万 ,《前汉记》记载一百二十万)反军;接着近乎以吹枯拉朽之势连续破邓说、败伍徐、斩蔡赐、降宋留,迫陈胜遁走城父被其车夫斩杀;后又杀魏相周市、齐王田儋,战死楚帅项梁......刑徒军打出了秦军的威武,打出了“虎狼之师”的本色!

刑徒之辈,乌合之众,为何这般卖命?为何这般能争善战?这其中之奥秘在于商君变法以来,致二世继位赵高乱法以前,秦法虽严苛,但公正!《秦律》之《封诊式》里有这样的条例:“治狱,能以书从 其言,毋治笞,谅掠而得人请情为上;治笞,谅掠为下;有恐为败”。要求官吏审理案件时能根据记录的口供,进行追查,不用拷打而察得犯人的真情,是最好的。而施行拷打,恐吓犯人是官员的败笔。同时对刑讯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只有诘问到犯人辞穷,无法自圆其说而多次编造谎言,为自己脱罪,才可依法拷打,且刑讯要记录在爰书上。此外,大秦律法公平。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更是被严格的执行。当时还是太子的赢驷,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在孝公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能想象的!加之,秦法奖励战功。对敌作战是第一等功勋,受第一等赏赐,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使军功爵位不再仅仅是贵族的特权,而成为人人可以争取的实际社会身份。

几代积累下来,骊山监狱中的刑徒可以说是罪当其罚者居多,虽对国家有不满情绪,但这怨恨远远到不了离心离德的境地。即便是坐视国家覆灭不管不顾,就算是不用顾忌家人是否会在征战中被伤及,那等到庙堂被推翻,另立新君后,自己照样还不是继续在骊山服刑,亦或迁往他处做徭役。然而,当下最好的机会摆在了面前,不但被特赦,还被征兵了,有望在军中痛改前非、一雪前耻,挣得军功,还会被加官进爵,即便是战死,也能荫及后人。

而且,这些刑徒常年在各个工地劳动改造,相互熟悉,彼此间已经有了近乎战友的情谊,战场相互配合默契,自然战斗力要远远高于为了各自利益,心怀鬼胎的“联兵”!

知道了这些,就不难理解章邯的刑徒军为何刚刚投入战场时就能屡战屡胜了!

强军遇劲敌,胜败却不在冲杀之间,章邯的刑徒军屡战屡胜,使二世和赵高得以以苟延残喘。短暂的胜利,让二世误以为平乱有望,便加派司马欣董翳协助章邯继续缴杀乱军。秦军一路所向披靡,在打垮了项梁的军队后,楚地有名的将领都死了, 章邯便以为楚地的余众不用担心了,就渡过黄河,北进攻打赵地。赵军同楚军一样不堪一击,节节败退。欲作困兽之斗的赵军,在新王赵歇,新将陈余,新相张耳的率领下跑进了巨鹿城。 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自己则驻扎在巨鹿的南面,修筑甬道输送粮食。然而,就是那不足为患的楚地,在后起之秀项羽的带领下以破釜沉舟之心横渡漳河,驰援巨鹿。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战败,王离阵亡,秦军固守棘原。这致命的变化就是从这一刻慢慢开始了。

眼见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章邯固守棘原与项羽对峙。之前大战在即,将士们想的最多的是生死大事,如何活过这眼下的战役?如何活着见到明日升起的太阳?待战事稍有缓和,看着昨天还和自己有说有笑,同吃同睡的战友今天又少了几个,悲痛之余,便想到了当初朝廷许诺的军功,便想到了为死去的战友讨要封赏,因为下一场大杖下来,也许就轮到别人为自己讨赏了。然而,朝廷许诺给刑徒军的奖赏却迟迟没有兑现,眼见军心不稳,甚至出现了有偷偷离军的现象。大战在即,军心不稳是大忌,章邯便派部将司马欣回咸阳向朝廷告急求援,同时催促封赏之事。但是,朝堂之上赵高专权,司马欣回到咸阳后,连续三日都未能见到赵高,其中种种蹊跷,让司马欣感到不安,他不敢再在咸阳逗留,便偷偷返回军营。辛亏早有防备,未敢原路返回,总算躲过了一路的追杀。

章邯得知眼下的情况顿感吃惊!司马欣又和他说“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几句话说的章邯愁眉不展,束手无策,恰在这时新赵陈余的一封书信更是让他举棋不定。陈余信中说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朝廷是狐疑猜测,克扣军粮,吝啬军功;反军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外加赤裸裸的诱惑!章邯也是人啊!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就这样,前有战神项羽大破秦军,后有奸臣赵高虎视眈眈,章邯彻底怂了,声泪俱下的跑到项羽面前投降。项羽把章邯收到麾下,分封天下的时候,项羽还封了章邯为雍王。章邯永远也想不到的是跟随他二十万“赳赳老秦”风骨的将士就这样被项羽给坑杀了,章邯也成了三秦父老心中永远的罪人,而章邯的临阵倒戈,直接导致秦朝最后的依仗也没了,秦国迅速的土崩瓦解,随后便进入楚汉之争年代。

然章邯封为雍王之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刘邦用了韩信的暗度陈仓之计,首先就要拿章邯来开刀,章邯没撑多久就自刎而死了。曾经以一己之力挽救秦朝的章邯,在死后也不会有人称赞他的力挽狂澜,最后一步的退却导致他的“秦奸”之名,想必他自己内心也是心如死灰吧。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