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版画《角色》创作谈

2022-05-19

www.ah.xinhuanet.com2011-12-15来源:

《角色》是我2009年创作的一幅凸版版画作品,取材于中国戏曲旦角上妆的瞬间,我力图通过一个侧面脸形的肖像,向观者传达出中国传统戏曲的视觉美。“视觉”是一个通用的“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快车道,其中少了很多障碍,多了许多便利。

《角色》在当年的第三届安徽省美术作品大展中获铜奖,当时颁奖单位工作人员就通过电话询问《角色》是如何创作的,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等问题。2011年,《角色》入选深圳第三届国际版画双年展,此时又有朋友问我创作这幅作品的想法。我认为,绘画是看的,它的主题思想等元素,可通过欣赏来体会、得出,作者不应多说。看来我的画一定是有问题存在。这里我只能用非“绘画语言”向观者表白一下了。能否达意,敬请谅解。

我爱中国戏曲之美,首先是她的独树一帜性;再者是她的简约与张力。如同中国人,含蓄而端正、细腻而大气,使我叹服。作品中,我选择半张脸(侧脸)作为主视觉,以此力图表现人物全貌。在创作手法上,我采用多样平面去图谋画面的层次变化,选择了少许的半成品细节,想用之表现出作品的精细。一次一次地选择“被”限制的局部,正是想加大作品的整体表现力。我太爱冒险了,以致作品一定大有不周之处,冀望观者能海量包容。

我偏爱变形,爱在作品中的各种形上打转转。有时不顾观者的感受,如《角色》中的侧脸,明显不真实,但是我喜欢。我尽力让她看起来更具饱满,更显张力。让人一看,过目不忘,充满着理想主义气息。

我同样偏爱用色,爱在色彩上与自己过不去,不按常理出牌。不能怪朋友询问于我,可能是我在刀锋上走偏了,“伤了”朋友的审美习惯。如《角色》中人物的眼部、头饰与贴片,我一并用了绿色,纯属是图个人痛快,而不顾他人感受。每每一遇到色彩,我便回到了童年,感性总是战胜理性,看来,一个人的学习提高,是断然不能停止的。

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次“探险”。总是始于激情与爱好,而最终归于勇气与选择。当然,一定还需要耐心。一路上将遇到的一切,如:传统与现代、习惯与标新、写实与变形、具象与抽象、平面与空间、稳健与偏锋、曲与直、黑与白、柔与刚、碎归于整、小化为大,等等,统统百川纳海,纳入和谐。作品《角色》正是这样一次实践、探险的产物,希望能给每一位观者带来美的信息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