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2022-05-19
●中文名称:长城

●英文名称:thegreatwall

●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长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况:

长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防御性军事工程。长城东起山海关,穿过高山,越过深谷,伸蜒于沙漠和草原,一直到达终点嘉峪关。全长1.2万余华里,故称万里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的修筑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完成的。从修筑伊始到最后完成,历时2000多年,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总长超过50000公里。长城以其气势磅礴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从卫星上遥瞰人类的家乡--地球,所见不多的建筑物之一即有万里长城的身影,她是中华民族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古老文明的象征。

在公元前五至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为了防御北方草原强悍的游牧部落袭扰中原,位于北部的燕、赵、秦等国于要冲之地高筑城墙。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列国长城连成一线,从而形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延锦万里的军事屏障,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自秦以后直至明朝等各代都规模不等地新筑和增筑过长城。特别是明代,为了防止蒙古族崛起和东方女贞族人的入侵,朝廷采取"高筑墙"方针,对长城进行了18次大规模修筑,延续时间长达200余年,将历代土石城墙都改为条石城砖垒砌,工程艰巨浩大。到清代康熙帝决定采用"怀柔"政策,决心罢修长城。从此长城成为历史的遗迹。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长城不是一道弧立的城墙,而是由关城、敌楼、烟墩等组成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历代修筑长城都依照"因地势用险要塞"的原则,关城隘口或建在山峡深谷、危崖绝壁之间,或建在河流转折之处,或建在交通要塞,以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到了明代,城墙防御体系极其严密,城墙以砖石砌成,高约10米,宽约5米,内为宇墙,外为垛口。墙上每隔30-100米建有敌楼,敌楼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平面有方形和圆型。实心敌台只能在顶部了望射击,而空心敌台下层住人,顶部了望射击。敌楼还有储藏军械、粮草的券室和运兵通道。在高居山岭的城墙上还垒砌有雕堡式烟墩,一旦战争爆发,位于前线的烟墩点烟报警,顷刻之间消息即可传遍全线,士兵通过能容十人并行的墙顶通道奔赴战场,从垛口进行射击。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关城 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历代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上设有关隘或关城,并派重兵镇守,如明代设立"九边"重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这些重镇分区、分段把守长城。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山海关南抵渤海,北踞燕山,位于河北秦皇岛东15公里。"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它是万里长城关隘的起点,"关内"、"关外"的分界处,与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名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

居庸关在距北京50公里的昌平县境内,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是名将徐达督建的。关城位于长达20公里的深谷之中,因山势雄奇,自古即有"绝险"之称,是北京西北的门户。自金代起即被誉为"居庸叠翠"而列入燕京八景之一。

八达岭位于北京延庆县内,是明代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它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明清两代屡经修葺。城墙两侧间隔设置敌台、墙台、宇墙、垛口、望洞、射孔等防御工事。居高临下,只见脚下的长城宛如蛟龙仰天长啸,盘旋遨游于群山峻岭之间,不见首尾。这里自古因地势险要而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都设重兵把守。

嘉峪关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之南,北为茫茫天际的荒野,占据"丝绸之路"的咽喉,为历代军事重镇,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与东边的山海关遥相对峙,号称"天下第一雄关"。

长城的城墙 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烽火台 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价值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