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锦制作技艺逐步脱离濒危状况
黎族妇女在织锦
2006年,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下简称黎锦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是海南省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5年紧急保护期的最后一年,为抢救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5年来,海南省多措并举使得黎锦制作技艺逐渐步入了科学发展和有序传承的轨道。
旧时朝贡佳品遭遇传承困境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目前有人口140万左右,据历史专家考证,黎族祖先可能是古百越族的后裔。黎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迁徙定居、祭祀劳作等历史文化信息,在黎锦中都有所表现,所以有学者称黎锦是黎族人民的“史记”、黎族社会的活化石,同时它也是我国纺织品大家庭中的瑰宝。
黎锦有着3000余年的历史,据《汉书》记载,从西汉开始,黎锦就已成为海南地方官向皇帝朝贡的礼品。皇帝喜欢用黎锦制作的龙被,朝廷大员们也喜爱用黎锦制作的纺织品,然而因需求过大,黎族人民不堪重负,苦不堪言。汉武帝末年,珠崖太守孙幸因强行征调“广幅布(即黎锦)”而激起黎族人民的反抗,进而攻入郡守府杀死了孙幸。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了海南黎锦的存续状态,当时全省能掌握黎锦制作技艺的黎族妇女不足1000人,而且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能掌握织染技艺的不足200人,能编织双面绣的仅有5人,学习织锦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对于项目严重的濒危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使传承几千年的黎锦技艺不致消亡,当时海南省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5项承诺:在2013年前,培养技艺传承人、建立传承村;建立纺、染等原料的生产基地;建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档案和数据库;设立黎锦技艺保护官方网站和研究机构,出版学术著作,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濒危的黎锦技艺开始复苏
为了改善黎锦的存续状态,2009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2250万元,海南省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项目的抢救保护,远远高于当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诺的595万元。每年资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万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000元,有些市县还对传承人的传习活动进行资助,保障其传承活动的正常进行。全省开设了5个黎锦技艺传习馆、10个黎锦传习所,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学习黎锦制作技艺。
海南省还先后命名了9个黎锦生产集中的村寨为传承村,并在村内建立了传习所,以便附近的百姓能集中培训、生产和交流。同时,利用节庆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展览、展示和织锦比赛等活动,以提高黎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激发群众学习黎锦制作技艺的热情。此外,海南省内外各大媒体也广泛展开了对黎锦制作技艺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5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黎锦制作技艺已逐步脱离濒危状况,全省约有1万人已掌握该项技艺,是5年前的10倍,有70余人掌握双面绣技法。海南省多所中小学开设了黎锦制作技艺实践课,多所中专技工学校开设了黎锦专业班。黎锦技艺后继无人的现象已有明显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