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宋庆龄动用中国空军,竟为这件事儿?!
1938 年5 月7 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同时也为了表明中国的军队绝不会屈服绝不会放弃抵抗,时任中国空军第三大队第二十五分队队长的汤卜生,接受了宋美龄亲自下达的一项特殊任务:单机飞临已沦陷的国都南京晋谒孙中山陵墓。
这一天的午后,汤卜生驾驶着一架单翼普式侦察机,从汉口机场起飞,向南京进发。天气并不好,他小心地驾机在厚厚的云层中穿行。几个小时后,他从天空看到了熟悉的南京,看到了紫金山,看到了中山陵。他的心绪难以平静,作为一名军人,为没能守住国土、没能捍卫国父陵墓的尊严而觉得羞愧。他驾机在中山陵的上空缓缓绕行,围绕中山陵的牌坊、祭坛、灵堂旋转三圈,徘徊致哀,空投了一束白玉兰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这是谒陵,也是宣告:中国军民不会低头,一定会收复沦陷的国土! 一定会将日寇驱逐出去! 一定会用胜利的号角告慰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
日军发现汤卜生的飞机后立即追赶,并在安庆进行拦截,都被他用高超的飞行技巧予以摆脱,安然无恙地飞回基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喜欢摄影和写作的汤卜生还是当时的空军杂志—《中国的空军》特约撰稿人, 1938 年出版的《中国的空军》杂志上,他撰写了《五七飞京谒陵记》,写下了感人的篇章:“五月,一个刺激的月份!五七,一个耻辱的日子!何况在今年的五七,而我们的‘耶露撒冷’还在暴敌的手中,全国人都关心着总理陵的完整……”
为何宋庆龄为让貌似谒拜中山陵呢?
一部中山陵,半部民国史。
1925年4月,宋庆龄与亲友在南京紫金山勘察孙中山墓址。宋美龄(右六)
1925年吕彦直提交的陵墓图案,平面布局恰似警钟,以墓室为钟钮,陵门前的广场与牌坊组成钟锤。实际建设时在陵门外增设墓道,将牌坊向外移动到墓道南端。
祭堂正面视图,吕彦直绘制
谒陵仪式实际是集中体现了国民党人借助墓葬这一途径,来营造“孙中山”这一新的时代、增进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符号。简单来说,他们要利用孙中山打造一个“国民偶像”。 因此,拜谒中山陵仪式(简称谒陵),成为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独具特色,且最为神圣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一种仪式。
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奉安中山陵
1929 年6 月1 日,孙中山灵柩奉安南京紫金山,举行了盛大的奉安大典。 中山陵第一个谒陵者,便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奉安大典之后的第二天清晨8 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等至陵墓谒陵,在祭堂行礼后,至陵四周察看,正午返城,成为此后千千万万谒陵者的开先河者。 当时的谒陵活动实际上已经到了逢重大节日必举行的地步。
1953年毛主席谒陵
节假日。每年的重要节日如元旦和国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各特任官一般都要前往陵墓,举行集体参谒活动。
纪念孙中山节日。遇到孙中山诞辰日和忌辰日,国民党中央还要组织大规模的谒陵活动,在南京的党、政、军、警各级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都要派代表参加。
重要会议。国民党中央召开重要会议期间,与会人员通常都要前往谒陵。此外,遇上一些临时性的重大事件,国民党当局也要组织谒陵活动。
其实,这就等同于,家里发生大事儿了,总要跟“国父”汇报一声儿。
中山陵虽然成为“陵”,却与中国历代帝王之“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帝王的陵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是帝王家的事儿,跟普通民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中山陵则完全不同,在最初建造时它就向所有民众开放,是一个宣传总理遗教的场所。 在民国时期,中山陵不仅是孙中山的陵墓,国民党还从传统礼仪的角度,赋予其民国宗庙的法统定位。“宗庙”与“社稷”几乎具有同等神圣的意义,都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象征。
孙中山先生的肉身虽殁而灵魂犹在, 其思想与精神的灵光一直萦绕在中华民国政治舞台上, 其名号迅即被抽象升华转化成一种无形而巨大的政治思想资源, 一种国家权力合法化的象征, 一种国器的神圣图腾, 一种道统、法统和正统的标志符号。 “后孙中山时代”的民国政治文化史上, “孙中山”是国民党永远之“总理”与国民政府至尊之“国父”的一身二任, 是象征民国道统与法统的圣符。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
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指数:★★★★
百代旅行
和你一起寻遍中国那些不可移动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