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時期建筑的形式與風格
每一個民族在發展其自己歷史與文化的過程中,都留下具有其自己特點的物質遺存,這類遺存往往成為我們探討該民族文化、地理、經濟等各方面特征的物質材料依據。包括建筑遺存在內西藏古代文化是高原民族歷史的產物。西藏古代建筑具有顯著的高原文化特征,並且這種特征從卡若新石器文化到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都能充分體現出來。到底這一時期的建筑,有些什麼特點、有什麼樣的風格、規模等則沒詳細准確的記載,所幸近年來西藏考古工作有了一些新發現,也有很多學者專家撰文論及西藏的古代建筑,故筆者在此試圖以考古資料及他人研究為基礎,作一嘗試性探討。一、吐蕃時期的宗教建筑吐蕃時期最宏偉,最壯麗的宗教建筑其典型代表應是桑耶寺,它不僅是西藏佛教史上的第一座真正具有佛、法、僧的寺院,而且也是當時印、藏、漢文化交流的結晶。約建於公元763年一774年的桑耶寺,其平面結構與佛教密宗的“壇城”(即曼陀羅)相似,或可說是曼陀羅的立體造型。全寺中心的烏孜大殿象征著宇宙中心之須彌山,其四方各建一殿,象征四大部洲,四方各殿的附近,又各有兩座小殿,象征八小洲。主殿兩側又建兩座小殿,象征日、月,主殿四周建紅、黑、綠、白四塔,意在鎮服一切凶神惡剎,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建筑,如護法神殿、僧舍、住房、倉庫等。全建筑由一道橢圓形圍牆包括,象征鐵圍山,四面各開大門一座,東大門為正門。“烏孜”大殿即“祖拉康”,是桑耶寺的中心殿,“其地基高厚而大,所備之原材料精致完好,如同螺碗盛滿瑪瑙一般”。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座西朝東,殿高三層,式樣別致,獨具風格。每層殿堂的空間很高,一般在5.5—6米之間。而且第二層,第三層均在殿堂前建有低於大殿的寬敞陽台,這既使大殿內得到充分原光線,同時外觀也顯得更加壯麗恢宏,底層採用藏族建筑形式,中層採用漢族建筑形式,上層採用印度建筑形式。這種藏、漢、印諸文化合璧的建筑風格,在西藏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所以有人據此又稱其為“三樣寺”。桑耶寺這種有軸線貫穿的均稱平面布局建筑多建在河谷,山間的平緩地帶,建筑平面外廊圍牆分為方形與圓形兩種,主體建筑居中,附屬建筑呈十字放射狀展開,或居四角多以城牆起。儼似城堡式的建筑,無疑對后世的寺廟,建筑產生了久遠影響,是吐蕃早期寺院建筑的典型布局形式。鬆贊干布時修建的大昭寺、十二鎮魔寺,帕熱路甫石窟寺等宗教建筑,均是不同於桑耶寺的藝術風格。從地域分布特點來看,這類宗教建筑主要集中在今山南和拉薩地區,如乃東縣的吉如拉康、玉意拉康,瓊結縣的若康,扎囊縣的康鬆桑康林,措杰那木措,桑日縣的巴廊卻康,拉薩墨如寧巴的藏巴拉康,藥王山上的帕熱路普石窟寺等均屬此例。另外,近幾年考古工作者在全區性的文物普查時發現了另一類大致也屬於這個時期的古建筑,如吉隆縣境內的強准祖布拉康。帕巴寺,康馬縣的艾旺寺。乃東曲德寺。山南隆子縣境內的仲嘎爾曲德寺。日當寺等為我們研究吐蕃時期的佛教文化和建筑藝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從功能上看,吐蕃王朝時期的這類建筑主要是用鎮魔驅邪供奉塑像的小廟。按其形制來看,這類小寺廟的建筑藝術的風格多傾向於古朴的民間建筑,規模較小,大多為一院一殿,沒有僧舍也沒有經堂。從總體上看,這一時期宗教建筑其風格藝術也不統一,大體上可以分以下幾種。第一種:以於公元641—650年的大昭寺為代表。大昭寺庭院呈正方形,總面積為2500余平方米,主殿在庭院的東面,由上下兩部分構成,下部以花崗岩砌干牆高3—5層,下大上小,逐級收分。第1—3層以60余間房子圍成庭院,在1、2層,內庭院上蓋平層頂為中央大殿,通高二層,圍繞大殿四周除西面底層正中為中門外,是20余個小型佛殿的護法神殿,底層東面正中為釋迦牟尼殿,是主殿的中心,通高4層,第2層的西、南、北三面環大殿作回廊,回廊三面聯通殿房,西面正中(在中門樓上)是鬆贊干布殿,高2層,第3層南面兩側正中分別“慈尊四親”殿的觀音殿,並在釋迦牟尼殿,鬆贊干布殿,“慈尊四親”殿和觀音殿上分別建造了漢式木構架歇山式金瓦頂,殿的柱梁縱向排列,密助平頂構架,在平屋頂上四周出金頂,以及紅牆怪柳女兒牆檐,為傳統的藏式建筑藝術,主殿初高2層,隻有8間佛殿,11世紀整修時增加一層,並將中央佛殿擴建同中門連接起來,中門是大昭寺最初的寺門,門內兩側尚有泥塑四天王像,主殿中央部分的形制與其他藏傳佛教寺院相同,抬高一層作側面採光天窗,主殿內,周圍廓殿之間的柱子,梁架,殿門等滿布雕刻和壁畫,兩層廊有雕塑伏獸,主殿頂層的4個漢式歇山金頂,構架和外檐斗拱都採用漢式,釋迦殿金頂,屋脊、檐角的吻獸、山花、檐板、以及牆角四角的雄獅都為銅制鎦金,金頂飛檐飾物為雕刻的神仙、法輪、寶塔、倒鐘、蓮盤、金幡、龍、鳳、獅、鳥等,既有中原漢地鎦金術的運用,同時也吸收了印度、尼泊爾寺廟的頂飾風格,整體建筑風格表現出融藏、漢、印度,尼泊爾諸文化特點於一體,又體現了藏族建筑的獨特風貌,開創了藏式平川式寺廟風格。是蕃善時期宗教建筑的典型代表。第二種:是以吉如拉康為代表的建筑類型。這類拉康以一方形佛堂為其主殿,內立木柱,“關於這類拉康建筑,藏族建筑史上有所謂,四柱八梁三十三的說法”,木結構有比較碩大、古朴原始的特點,柱、椽大都只是稍加斧斫,基本上保持了自然形態,托木的正面雕鑿龍、風、獅、虎或花卉圖案,吉如拉康與其他鎮魔小寺相比較,可能算是吐蕃時期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佛殿。根據《巴協》記載,“其中的釋迦堂大致是建於公元8世紀20至30年代,是赤德祖贊和金成公主為於闐到吐蕃避難的僧侶們修建的佛殿,當時稱為格如拉康,現存的吉如拉康是后代多次修繕后的建筑,由佛堂、經堂,門廊等部分組成。殿堂內保存著吐善時期的古老經架和雕塑,佛堂內的四根立柱柱托上的浮雕圖案大器渾然,具有明顯的動勢,頗有漢唐之風,但從吉如拉康整個的建筑形制上分析,它仍具有藏地本土的建筑樣式。這類拉康在吐蕃時期寺廟中比較具有代表性,其數量也最多。第三種: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形建筑。這類建筑以吉隆縣境內的強准祖布寺和帕巴寺為代表。這兩座古建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兩者均為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形建筑。樓閣為方形,高四層且每層都逐級向上收分,塔內中空,設有木制樓梯可至頂層,各層均有挑檐及門窗,每層屋檐四角均有銅制套飾挑生飛檐。其中強准祖布寺為鬆贊干布時期升修十二鎮魔寺的四大重鎮寺之一,稱為“降振格吉廟”。其塔式樓閣建筑據考古工作者推斷為具有唐代佛塔的建筑特點,但其柱造型古拙,為覆盆式,雕以寶蓮辨,是藏地本土建筑形制。但因為吉隆古鎮是吐蕃古代通道之所在,是當時國際交通道。因而推斷其藝術風格與喜瑪拉雅南坡的文化有一定關聯。而帕巴寺據說是鬆贊干布迎請赤尊公主時修建的鎮邊寺,其建筑風格中自然頗有些尼泊爾的風格。第四種:見有別於寺廟建筑的石窟寺,它是吐蕃時期宗教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拉薩藥王山上的帕熱路甫石窟寺。窟形頗接近早期的“支提”式石窟。近幾年考古工作者在藏南靠近錫金的崗巴縣發現了一處石窟﹔乃甲切木石窟寺,據考証判定為是吐蕃時期。証明西藏開鑿石窟為寺至少在吐蕃時期就已是一種宗教建筑的形式。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吐善時期的宗教建筑與其后西藏寺廟建筑,(如薩迦縣的薩迦寺、江孜縣的白居寺等)尤其是與近代的經院式寺廟建筑(如格魯派的各大寺廟)相比既有明顯的區別,如無論在建筑規模,建筑格局,還是功能與風格都很不相同,但其形式,藝術風格又對后期宗教建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二、吐蕃時期宮殿城堡的建筑特點藏區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地方莫早於雅礱,房屋莫早於雍布拉康,國王莫早於聶赤贊普”。礱部落的第一代贊普是聶赤贊普,而雍布拉康是聶赤贊普所建造的宮殿這一說法雖然其中傳說成份較多,但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雍布拉康應是吐蕃時期最早的建筑之一,它的建造與雅礱部落興起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說雍布拉康也可以說是西藏的第一座宮殿建筑。宮殿建筑一直是西藏重要的具有古老傳統的建筑形式。但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當這種傳統延續到吐蕃王朝興盛時期,建筑形式也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與吐蕃王朝兼並了象雄、蘇毗等國有關,同時也與周邊較發達的文化往來有關。這一情況突出地反映在鬆贊干布在紅山上修建的布達拉宮上。“紅山中心筑九層宮室”,迎娶尼泊爾赤尊王妃時“又在馬波日(紅山)南面城牆之內宮殿,名叫索波宮,殿高九層,與王之城堡相齊”。公元641年迎娶唐朝文成公主時鬆贊干布“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王宮南面為文成公主筑九層宮室。(《舊唐書·吐蕃卷》)鬆贊干布曰﹔“當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於是以無量酒食招致民請命於王,建一廣大城堡於乙末年奠基,高達三十圍牆,既高而闊。每邊約一米,大門南向,紅宮九百,合頂上之王宮共一千間,一切宮檐,以寶為飾,走廊台閣鈴鐸冷然,堂煌美麗,自美好方面觀之,等於自在天之勝宮,觀賞無厭,諸寶庄嚴,以各種綾羅作網或半網,妙好悅目。自可怖方面觀之等於羅剎城之郎迦布山,一切宮頂有刀劍及紅旗十柄,終以綾縛上,有如十刀奔騰仿照梭帕宮式,建扎拉吉祥越量宮為尺尊自身之寢宮,共計九層,高大宏敞,庄嚴美麗,王與后二宮之間,連以鐵橋,橋下懸綾幔,佛塵有作聲,王與后互通往來,如是無比希有美麗堂煌之王宮落成”。這就是最初建於紅山上的布達拉宮,鬆贊干布時修建的布達拉宮沒有完全保存下來,先是在赤鬆德贊時遭到雷擊,引起火災,繼而在吐善王朝末期毀於兵亂,現存的曲杰竹普和帕巴拉康,是當年幸免於難的遺址。布達拉宮的建筑主要體現了藏族傳統的碉房建筑形式和石木結構的特點,同時吸取了中原漢式殿堂,建筑中的梁架,斗拱、藻井、歇山屋頂以及屋脊上裝飾的仙人走獸等特點,又融匯了印度,尼泊爾等富有宗教特點的祭壇式入口和裝飾,如:寶輪、金幢、蓮座、臥鹿、蘭查體(梵文)經文等裝飾,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藏族建筑藝術風格。布達拉宮建筑藝術造型的最大特點是主殿拔地凌空,巍峨高聳,依山重疊,回廊曲檻,善於利用地形,結合自然環境,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採用依山就勢,由點而面,面高為體的空間組合手法,使建筑鱗次櫛比,有主有次,重點突出。既突出了主體建筑又協調了全面各組建筑體系,建筑由山頂向山下婉蜒重疊,上下錯落六、七層,前后參差附岩凹凸面達四五重。自然形成較豐富的空間層次,具有韻律節奏感,給人們視度上加大了建筑的體量和高聳向上的感覺。富有藝術的感染力,巧妙利用了對比手法,是我國古代高層建筑成功的范例。吐蕃王室之宮殿建筑,作為贊普的王宮既有國王居住及政治機構中心的作用,同時還具有軍事防御的作用,比較而言,其宗教性質倒不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