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在古代遇到蝗灾时候出现很多的灾民 为什么不去选择以蝗虫为食呢?

2022-05-19

在古代的时候工业发展相当低下,那个时候都是以农业为主,有时候就是靠天吃饭的;气候好则丰收,气候差则颗粒无收,特别是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有一种灾害引人注意,这就是蝗灾。蝗灾,顾名思义,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个地方一旦发生蝗灾,大量蝗虫蜂拥而上,吞食禾田,破坏庄稼,从而引起大范围的饥荒。

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所谓“旱极而蝗”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人注意到,旱则无水,有蝗虫则无庄稼,所以一旦有蝗灾发生,灾民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填饱肚子。于是很多人就问了,既然没有食物吃,那为何不吃蝗虫呢?蝗虫富含蛋白质,是一种不错的粮食替代品。

除了范仲淹,清朝康熙年间的陈芳生(字漱六,浙江杭州市人)也曾写过一本《捕蝗考》,那里面引用了范仲淹的说法:“曝干可代虾米,尽力捕之既除害又佐食,何惮不为?然西北人肯食,东南人不肯食,亦以水区被蝗时少,不习见闻故耳。”

而明末著名理学家陈龙正的吃法就比较“野蛮”了:“蝗可和野菜煮食”。明朝人比较富裕,不大屑于吃蝗虫,他们一般拿蝗虫喂鸭子喂猪。崇祯年间嘉湖地区闹蝗虫,当地人就想了个办法:抓蝗虫喂鸭子,所以那一年嘉湖地区的鸭子都很肥美,而山里人不养鸭子,就拿去喂猪,一头二十斤重的小猪吃了蝗虫,十天就能长到五十多斤。

其实人吃蝗虫,古已有之。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生吃过蝗虫,手下人害怕吃出毛病来(以为蝗虫是上天派来惩罚百姓的),李世民回答:“我正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又怎么会因为害怕生病而不敢吃?”一口几个地狼吞虎咽,大家一看皇帝都吃了,于是你吃我也吃,人吃鸡鸭也吃,蝗虫最后被吃光了——可见吃光蝗虫也是一种“优良传统”

到了唐德宗李适贞元年间,把蝗虫蒸熟去掉翅膀和小腿晒干,已经成了一种美味。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陈芳生在天津的时候,就看到那里的人不管是成年蝗虫还是虫卵,统统拿来蒸熟吃掉,而且自己吃不完的还能当做礼品馈赠亲友。稍有经济头脑的人还能拿来卖钱,一斗蝗虫能卖不少钱,不少人家像囤积大白菜一样囤积蝗虫,在冬天用油盐爆炒之后,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而且这道菜还登上了大雅之堂:“今东省畿南用为常食,登之盘飱”。

尽管人们敢于吃蝗虫,但在蝗灾之年,饿死人的现象还是接连上演,这是为何呢?原因其实很好理解,是根本就不够吃。

一是根据生物间能量传输的规律,本来养活人的庄稼被蝗虫吃了之后,能量已不能维持人们的需要。蝗灾通常和旱灾一起发生,转化到人们口中的能量则是少之又少。二是历史上的蝗灾其罪魁祸首一般是东亚飞蝗,这蝗虫一旦形成种群往往吃完这地方作物又赶紧飞往下个地点,具有很强的迁徙性,捕捉起来非常不易。三是蝗灾持续性强,影响范围广。即便是人们捕捉了大量的蝗虫,但限于食物储藏条件,人们在蝗灾的后续影响中还是要挨饿的。

其实蝗虫再多,只是一种可以吃的小虫子。要是放在现在,别说大个的蝗虫,就是小个的蚂蚱,也被穿成串拿来下啤酒了,而六零后七零后的人,可能大多数都吃过蝗虫,那确实是一道美味,不过它距离被吃成保护动物,估计也没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