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通缉令画像是十分抽象的 但为什么还是能够一抓一个准呢?
在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张贴的通缉令,但通缉令上面的画像和逃犯本人相比起来完全就不像,那为什么还是能够准确无误的抓到罪犯呢?
古代的通缉令,通常是没有画像的,而主要是一段文字,用来说明被通缉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以及体貌特征等,仅仅靠这些内容,地方捕快也是可以抓到罪犯的。我国最早的全国性通缉令出现在西汉汉宣帝时期,当时的通缉令就只是一段下发到各地的文书而已。
后来直到唐朝时,才在通缉令上画上罪犯的样貌,这就是所谓的“画影图形”。但这个所谓的画像,不仅是黑白的,而且还是抽象的,因为这些画像通常都是画工根据府衙或邻居人的描述画出来的大体轮廓样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现如今,如果一个人拿着一张抽象派的画作,大海捞针一样去全国找人,难度有多高。
比如我们在看《水浒传》的时候,鲁智深在打死镇关西之后被通缉,见到一群人拿着画有自己画像的通缉令指指点点,鲁智深凑上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画像上就是自己。直到被金老头拉走了他也没有反应过来。逃犯本人都认不出来,这得画的有多抽象啊。
古代的通缉令除了逃犯本人的画像之外,一般还写有犯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出生地等。我们都知道外地人是会有口音的,所以如果有逃犯流入,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在古代也是有“身份证”的,古代官方也会给个人颁发度牒,路引等验证身份的东西,古代打尖住店也是需要提供出来给店家的,要是没有那么店家一般不会同意他留宿。要知道制定这些的商鞅也是因为没带度牒,不敢打尖住店,最后也没逃出去。如果没有在城中留宿,选择在乡下躲藏,他们一般被发现后也有人举报。一个人想要进入另一个城市就必须拿出这个东西,尤其城内张贴通缉令的时候,城门口的守卫会十分谨慎的排查,这样就更容易被抓到了。
当一个罪犯逃亡后,朝廷的快马会第一时间在沿途关隘下发海捕文书,速度绝对会比逃犯两只脚来得快。这样,当罪犯到达一处关隘后,无法拿出身份证明,就会被当场抓住,但如果你拿出身份证明,捕快与海捕文书上的一比对,也会发现你就是被通缉之人。
这个时候逃犯就只能躲过城池关隘,向偏远村落躲藏,但这个时候地方保甲制就起作用了,你也许刚到一个村庄,附近的村民就会发现,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马上会报告亭长过来盘查。
那么既然靠这些手段就能抓逃犯,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画上一副并不写实的画像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是因为古代识字率不高,普通百姓看到通缉令也不一定认识,认识了也不一定记得住,所以,配上一副画像,可以让百姓直观的记住被通缉的人是男是女,是不是大胡子,脸上是不是有颗痣等等,方便检举揭发形似的人。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通缉令上的悬赏金额,一般数目都很大,最少也是白银千两,要知道对于穷苦人家说二两银子就够一年的用度了。试问这么多钱谁能不心动呢?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