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为什么与河南的省会城市失之交臂?
河南的省会城市郑州纵横南、北的京广铁路与横贯东、西的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让郑州在河南省会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这其中最应该感谢的应该就是张之洞了。
建国后,中国最多时共有53个省级行政区,因此就比现在多了近20个“省会名额”。当时,在中央政府和省政府之间,还有六大区这一行政级别。
1954年是中国行政区划变动最大的一年。六个大区全部撤销,11个直辖市先后划归到省,一些省份合并或撤销。如开封、安庆等几座自南宋时期“行省”概念出现后就长期作为行政中心的城市,也让位于一些历史不足半个世纪的新兴城市。
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后的几十年里,开封人一直愤愤不平地抱怨:郑州能成为省会,完全是因为地理优势—京汉、陇海铁路在此交会。这一猜测,也在后来陆续公开的档案资料中得到了印证。
河南省境内古城非常多,例如安阳、洛阳和开封等等。其中安阳则是崛起最早的,早在商朝时期,安阳就已经成为了首都。在安阳没落之后,洛阳成功崛起。从汉朝到唐朝的漫长历史中,一个非常奇怪的情况出现了,长安和洛阳一直轮流坐庄。洛阳先后成为9个王朝的首都,洛阳拥有很多优势。从地形上来说,洛阳扼守关中地区,完全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从城市建设和城市周边情况来说,洛阳也是非常合适的。
但是在五代十国期间,由于战争连续不断,洛阳损失很大。其实直到宋朝建立的初期,到底选择洛阳还是开封,仍是一个很大的争议。最后,还是选择了开封。开封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便利的水运条件,在宋元时期,开封的水运确实发达。元朝统一天下之后,开封成为了河南的省会。随后的几个王朝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在明清时期,开封也算全国主要大城市之一。但是请注意,这是古代文明下的情况。
在进入清朝后期之后,西方列强打开了清朝的国门。为了应对这样危急的情况,清朝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修建铁路。清朝打算修建一条从京师到武昌的铁路,这自然要经过河南省。从哪些城市经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起初确实打算从河南省会开封经过。但是黄河是一个大问题,当时的施工难度很大,而且容易出现决口。至于洛阳就更不合适了,施工难度更大,而且路线绕远了。
就这样,清朝选定了开封西边的郑县,也就是后来的郑州。认真地说,在铁路从郑州穿过之后,郑州开始快速发展。尤其是郑州成为交通枢纽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虽然,与省会开封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一情况已经成为定局。在上世纪40年代,郑州已经拥有2000多家商铺。与此同时,由于战争的影响,开封的经济却不容乐观。当时,开封下辖的几个县出现了盐碱地情况,这对于开封的农业影响也很大。
1952年8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提请当时的中南大区军政委,提出把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报告中只用寥寥几句就写清了理由:“……开封市位置偏于全省东部,指导全省工作多方不便;郑州市则为中原交通枢纽……”
不到两个星期,报告得到大区批准,一个月后,中央政府复函同意。
可以说,早在半个世纪以前,郑州取代开封就已经埋下伏笔。
更改行政区划,往往只需一纸公文,而实际执行中,在物理上迁移一省政府成千上万名干部群众的工作地点,却并非易事。
省会迁移前,河南省和郑州市达成一致意见。省政府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医院和部队的营房等由河南省负责;而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加上邮政、银行、书店、商业和浴室这些配套设施则归郑州市承担。1953年,当时还未撤销的内务部致电河南省省政府,询问省会迁移进度。省政府回应说,由河南省负责的项目进展不是很顺利,先开工建设的主要是平房宿舍,办公大楼还在设计,因此迁移时间无法确定。
郑州这座新兴省会的建设过程,可以看成是那个时代重点城市的规划模板。一位名叫穆欣的苏联专家为这座城市画出蓝图:以火车站作为城市大门,以火车站至省政府办公大楼的马路为主轴线,让所有人一下火车就能看见省政府大楼;再由主轴线向周围辐射出主要道路,放射式的格局很像莫斯科—虽十分壮观,但几乎所有的道路都是东北、西南走向的。
1954年春,当时的河南省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来到郑州,他指出了问题所在—中国人喜欢正北正南的朝向,不能照搬莫斯科。规划图调转45度,成了一个标准的“棋盘”,城市建设随之改换了格局。
不过,开封也有值得庆幸的事,或许正因省会迁移,开封老城诸如山陕甘会馆等许多古建才得以保全。
同样基于类似的原因,在1954年的行政区划大调整中,三座“火车运来的城市”—长春、哈尔滨和合肥,分别取代了吉林、齐齐哈尔和安庆成为各省的省会。
- 上一篇:二战时日军的大佐是个什么级别的军官?
- 下一篇:明太祖朱元璋怕老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