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古建筑让我们深度济南

2022-05-19

 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段古建筑保护的文字让关心中国古建筑保护的人心情澎湃:“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现在许多城市在开发建设中,毁掉许多古建筑,搬来许多洋建筑,城市逐渐失去个性。在城市建设开发时,应注意吸收传统建筑的语言,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个性。”济南近年来在古建筑保护方面一直做着具体而具有实效的工作。很多“老济南”都知道题壁堂这个地方,都知道那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老戏楼。现在,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还会有不少人专门找到这里,寻访那种代表着老济南的旧日风情。但是,来到这里人们发现,题壁堂大堂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破旧,而是非常整齐,和周围一些老建筑相比,有“旧貌新颜”之感。其实,这是从2013年底开始的修缮工程带来的变化。而这种对于古代、近代建筑的修缮、维护和利用工作,济南市有关方面近年来一直在不断进行着,题壁堂只是一个缩影。另外,2013年8月,在一份关于河北正定古城情况的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来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秉持正确的古城保护理念,即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2013年11月,习近平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作出批示强调:“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古城保护、古建筑物保护的思路是一以贯之的。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保存有众多的古建筑和近现代优秀建筑。近年来,济南有关方面一直在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方面做着努力和具体工作。府学文庙2005年开始进行大修,2010年9月经维修后对外开放,新年祈福会、海峡两岸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成人礼、开笔礼等活动在这里不断举办;2011年5月3日,蔡公时纪念馆维修保护工程在济南市的“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启动,历经近10个月的维修后,被改建为蔡公时纪念馆和商埠文化博物馆,成为济南商埠古建筑修缮和再利用成功的典范;2013年下半年,济南市文广新局组织对南新街上老舍旧居进行了详细的勘查、测绘,并根据确定的总体思路编制了维修设计方案。同年10月,老舍旧居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经过数月精心施工,根据建筑的原始布局,对正房、东西厢房、大门、影壁、二门、院墙等分别进行了修缮,恢复了老舍先生上世纪30年代在此居住时的建筑式样。2014年6月14日,在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这处故居被改为“济南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免费开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文化的承载体。上面说的只是近年来济南市对古旧建筑保护的几个典型事例,像这样的保护工作,济南市的文化和文物部门一直没有停止过。据记者在济南市文物局了解,济南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4处。2013年底,济南市文物部门就完成了包括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在内的共23座文物建筑匾牌式保护标志挂牌工作,济南成为全省首个率先启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保护标志工作的城市。“我们现在正在着手进行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标志挂牌工作,同时也在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济南古旧建筑的调查摸底工作,希望能从制度上、从源头上将更多的应该被保护的古旧建筑纳入挂牌保护范围,让更多的优秀历史建筑能得到保护,能给济南留下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市文物局局长于茸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济南之所以能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得益于三大特色:一是悠久的历史;二是老城区内保存尚好的老街区、老街巷;三是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即济南的泉。其中,老街区、老街巷中的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无疑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素质也普遍提高,对于历史文化,尤其是身之所在的这座城市也产生了更多的感情。保护古建筑已经是近年来文化界的一个共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古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文化的承载体。保护它们,不仅仅是保护一段历史,更是保护那段历史背后的文化风景。将对市区内的老城区等进行全面摸底,争取尽快弄清所有古建筑的基本情况。于茸对记者介绍,济南市在古建筑和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第一是深入实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带动战略。全面启动齐长城人文自然风景带(济南段)保护项目,完成长清齐长城源头遗址公园标志建设任务。城子崖遗址抢救保护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老舍旧居整修后免费开放,已累计接待观众5万余人,社会反响良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予以报道。再就是夯实文保工作基础,开展“乡村记忆”普查,推荐50余处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参加全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还有就是省会百座博物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178座,基本形成了公共博物馆引领、行业和民办博物馆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而这些博物馆里就有多座是利用古旧建筑改建而成,也是对这些古旧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一种成功尝试。“现在我们不光有300多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文物部门还将对市区内的老城区等进行全面摸底,争取尽快弄清所有的古旧建筑的基本情况,这将对济南的历史风貌整体保护起到基础性的促进作用。下一步,很多地方还要进行开发和改造,而我们这个工作将对未来的开发改造提供全面的资料,将对济南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起到关键作用。”当我们走在济南的曲水亭街等老城区的老街旧巷中,身边坐落着古色古香的古建筑,老式门楼中走出的是淳朴的济南人,泉水在街边流淌着,氤氲着这座老城的风韵。行进在济南的商埠区,则有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走向整齐的经纬路两侧,矗立着德式、日式等充满异国情调的近现代建筑,在路边的法国梧桐树的树影间,散发着一种令人怀旧的浪漫气息。一座城市,让人看到的不单纯是居住和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加重要。保护好古建筑,就是在保存城市的历史,这样,这座城市才有厚度。而济南的这些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就展现着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以一种不动的姿态让所有人阅读着这座被称为泉城的城市,并且能沉浸其中,体味出济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