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陈琳的篇文章骂的体无完肤 为什么曹操还要重用陈琳?
东汉末年的时候董卓扰乱朝纲令的各路诸侯纷纷割据一方,在当时曹操称霸一方之后在官渡之战的时候看到一篇檄文,这篇文章把曹操骂的体无完肤,可后来曹操却重用了撰写这篇檄文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所谓乱世之中出英雄,当时有很多有实力的诸侯纷纷占据一方,做了土皇帝,但实力最强的还是北魏的曹操,曹操原本是董卓麾下的一个门前校尉,曾经也想为了大义去杀害董卓,但最后才发现只是匹夫之勇,后来回到家乡组建义军,势力逐渐壮大,曹操明白在乱世之中想要崛起就必须有地盘,有军队,还要有人才,所以曹操的势力不断扩大,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大的一个诸侯。
当时有不少人都和曹操作对,认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虽然没有僭越称帝,但是他的野心比董卓更加厉害,手段也比董卓更加光明,就连汉献帝刘协也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操也并不是没有对手的,其中有一个诸侯叫做袁绍,他祖上是四世三公,名望极高,后来和曹操打了一场官渡之战,曹操一度被袁绍打的溃不成军,后来还是偷袭了袁绍的军营粮草,才反败为胜的。
古代打仗都要讲究师出有名,袁绍和曹操打仗之前曾经让人写了一篇檄文,那就是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写这篇文章的是陈琳,
陈琳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原先他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相当于文字秘书),那时候,何进为了对付朝廷宦官,准备把地方豪强引进朝廷来帮忙。当时陈琳坚决反对,认为这是除掉一群狼,来了一群虎。但是何进不听他的话,终于酿成灾祸,造成了董卓专权。
何进被杀,陈琳逃到袁绍那里。后来袁绍和曹操越做越大,成为北方两大诸侯,势若水火,终于爆发了官渡之战。
在这篇檄文中,他先是骂了曹操的爷爷,说他爷爷是太监,然后再骂他父亲,之后再骂曹操,可以说祖宗三代都被陈琳骂了个遍,曹操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虽然非常生气,但同样也拍案叫绝,因为当时他正处于偏头痛,这边檄文正好医治曹操的顽疾。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陈琳无处可逃,被曹操活捉。曹操大骂陈琳道,你写檄文,骂我也就罢了,为何要骂我的祖父和父亲?陈琳说,我是没有办法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饶了陈琳,还封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是由曹操最早设立的,曾经是由曹操最信任的谋士郭嘉担任)。后来,又提拔他为丞相门下督。
曹操最喜欢的就是人才,“唯才是举”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区别于之前的“察举制”。“察举制”主要是从道德层面来评判人才,而“唯才是举”根本不去考虑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只要在行军打仗及治理国家上有用,就可以用。陈琳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他最大的才能就是檄文写得好,曹操正需要这样一个写檄文的人。后来曹操出兵打仗的时候,每次要写檄文,都是让陈琳来写的。
魏晋文人是很有傲气和傲骨的,他们很少向权贵低头。祢衡反对曹操,那样骂曹操,绝不向曹操低头,曹操都没有杀他。最后曹操忍不住了,放他出去让黄祖杀他,曹操都不杀。曹操杀了孔融,那也是孔融不断反对曹操。不过曹操就算杀孔融,曹操找的借口也不是孔融骂他,而是曹操认为孔融侮辱礼教(孔融说,父母对儿女无恩,不过是一个容器而已)。陈琳既然归附曹操,后来又没有反对过曹操,曹操没有理由杀他。
陈琳归附曹操,还能表示曹操宽宏大度,这样就能够争取天下读书人的支持,要知道,曹操能够作为一代枭雄,成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那么他绝对不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想要取得寒门弟子的青睐,就必须要树立一个典型,而陈琳能骂了曹操祖宗三代还被重用,那也就说明曹操是一个明主,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来追随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