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的历史 南禅寺大殿的维修经历

2022-05-19

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村的南禅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有明确年号记载的最早木结构古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木结构建筑的维修周期比较短,这座大殿历史上必然要经过许许多多次维修才能留存到今天,最近一次发生在七十年代,这次维修过后南禅寺大殿发生了一些改变,为了能更好地读懂古建筑,我们来看看维修前后改变了什么。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既然说到改变,我们就要知道它以前是个什么样子,以及为什么改变,为此淘了三本杂志,一本是《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1期,这期杂志首次刊登了较为详尽的南禅寺调查报告,在《两年来山西省新发现的古建筑》一文中介绍了在山西发现的多处古建,其中南禅寺一节由陈明达先生执笔,用了多幅照片和较大的篇幅介绍新发现的南禅寺;另一本是《文物》杂志1980年第11期,这一期刊登有《南禅寺大殿修复》一文,作者是主持修缮南禅寺大殿的祁英涛、柴泽俊两位先生,这篇文章详解了南禅寺的修缮过程;还有一本是《文物保护技术》1981年第1期,这一期刊登有柴泽俊先生的《南禅寺大殿修缮工程技术报告》,对南禅寺修缮细节亦有解读。柴先生的两篇文章在收入《柴泽俊古建筑文集》时有修改,我们还是采用最初在杂志发表时的版本。

【本文几份参考资料】

需要提前说明一下,过去古建维修存在一种理念,那就是恢复历史原貌,一座木结构古建筑在其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使用期间会有多次后代维修,有时会加入一些当代的作法、构件上去,恢复历史原貌就是要把后代掺杂进来的因素去掉,恢复它最初的样子,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它最初的样子呢?靠推测,有时自身信息不足,还要参考同时期的其他建筑来推测。

南禅寺大殿的维修发生在1974~1975年,正是恢复历史原貌思想流行时期,所以在这次维修中做了许多改变,我们这一篇主要来看看在结构上都改变了什么。

【五十年代的南禅寺大殿】

对比这两张南禅寺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以下改变:

一、瓦作全部更新

南禅寺原有的瓦作采用较小的鸱吻,正脊和垂脊都较低矮,正脊当中还有个小脊刹,当时认为“正脊大吻及垂兽都是用清代一般式样的构件拼凑安装”,维修后根据佛光寺东大殿的比例加高了正脊和垂脊,并根据出土的渤海国上京鸱尾重做了新的鸱尾。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南禅寺瓦顶是七十年代的仿唐作品。

用来推导南禅寺屋顶样式的渤海国鸱吻出土于黑龙江宁安市,渤海国是唐代出现在东亚的一个小国,范围在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一部分,曾接受唐朝的册封,几次搬迁国都,上京龙泉府(黑龙江宁安市附近)是其中之一,六十年代对龙泉府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三道城墙,外城建有十座城门,规模和建制仿照唐长安城,在这次发掘中出土有完整的鸱尾,成为南禅寺仿制鸱尾的依据。

【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渤海国鸱尾】

[page]

【现在的南禅寺鸱尾】

鸱是一种鸟,《山海经》西山经记之:“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鸟乐”,其名曰鸱”,在《汉纪》中有这样一段:“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屋,以厌火祥”,柏梁殿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座殿宇,位置大约在今陕西西安长安故城内,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失火烧毁,后人将能降雨的虬龙尾安置在屋顶,以图保佑免遭火灾。

虬是海中的龙,尾巴长得象鸱,虽然叫“鸱尾”,其实却是虬龙的尾巴,既然尾巴在屋顶两端,那龙身显然是隐藏在正脊里,在北魏及隋唐留下的建筑雕刻、壁画中,屋顶几乎全部采用鸱尾,却不见龙首及龙身,是一种高度的写意,唐以后逐渐发展复杂,龙头与尾同时表现了出来,称呼上也逐渐变为“大吻”、“鸱吻”。

【崇福寺弥陀殿鸱吻】

尾巴似鸟,激浪能降雨,这样的动物很像是今天的鲸鱼。虬龙大约是对见尾不见首的鲸鱼的美好想象吧。

二、前檐门窗更新

从照片中可见前檐门窗已经与老照片不同,老照片以砖劵砌门窗,现在已改为板门,当时认为“大殿现存门窗样式,基本上仍属于元代以前的古老样式样,但两侧都在改砌砖劵时被锯掉”,修缮时发现门也被改造过了,因此推测尺寸制作了新的,并“按唐代一般式样取消了现存的三个门簪”,铁铺首及由九根破子棂组成的窗芯保留不变。

早期建筑中的窗户大致有破子棂窗和直棂窗两种,破子棂窗是以方木对角破成两条三角形木条,尖面向外,平面向内做成窗棂,直棂窗则是以长方木条做成窗棂。门窗属于耗材,维修中多有更换修改,而砖石仿木建筑中却能保持原貌,唐代或更早的砖石建筑中留下的窗户造型以破子棂窗居多。

【山西运城泛舟禅师塔破子棂窗,唐长庆二年(822年)】

三、出檐加长更换檐椽、角梁

南禅寺大殿在发现时出檐较短,这个短出檐当时认为是后代维修时锯短了檐椽,同时大角梁的梁头也被锯掉,维修时加长了出檐,并且更换了大角梁,出檐恢复到多长,推测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修缮前台明较小,对原有台明进行发掘,按照出檐大于台明30~40厘米的原则推测出檐;另一个推测依据是檐出与柱高的比例关系,选择了四座同采用五铺作枓栱的建筑:山西平顺大云院大殿(五代),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辽),甘肃敦煌莫高窟444号窟檐(宋),山西晋城青莲寺大殿作为参考。经过以上两种方式的推测,最终檐出定位234厘米。

【五十年代南禅寺出檐较短】

【现在的南禅寺出檐加长许多,檐椽、角梁已经更换】

四、恢复台明

南禅寺大殿在发现时台明较小,在维修前对原有台明进行发掘,找到老台明距檐柱中心的距离在两米左右,维修中予以恢复。

[page]

五、拆掉伽蓝殿和罗汉殿

南禅寺在发现之初,大殿两侧各有两座配殿,靠近北侧的伽蓝殿和罗汉殿占压了部分旧台明,为恢复台明,将这两座当时认为是清代的小殿拆掉了,所以现在到南禅寺只能看到每侧只有一座配殿。

【五十年代南禅寺平面图,现在红圈中的伽蓝殿、罗汉殿已经拆掉】

六、更换缴背及耍头

南禅寺大殿的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主梁为两根四椽栿,四椽栿上附了一层缴背,起到加固的作用,但缴背并未像主梁一样长度通檐,而是东缝三段西缝四段,维修时将缴背更换为整根的,由于缴背同时还伸出檐外做耍头,所有现在看到的前后檐柱头铺作的耍头也是新换上去的。

【南禅寺大殿的四椽栿及缴背】

【南禅寺大殿柱头铺作,缴背更换后耍头也一起变成了新的】

七、壁画未予恢复

在这次修缮中南禅寺大殿内发现有壁画,但未予恢复:“拆除大殿檐墙时,在西墙里皮的抹灰底层,发现残存壁画15.46平方米,内容为“地狱变”,绘画水平不高……这里所发现的壁画,缺乏文字记载,从绘制技法上看,可能为元代作品。在维修时决定不予恢复,仅是加固后陈列在库房内,供研究参考”。

八、去掉叉手间的蜀柱等构件

南禅寺大殿采用的是北方标准的抬梁式梁架,主梁四椽栿之上抬着两椽长的平梁,平梁上以叉手托脊槫,在脊槫与平梁之间,原有驼峰、短柱、大枓三个零件,发现“它的式样与制作手法,同殿内其他构件并不一致”,在修缮时“卸除顶部瓦件、泥背等重量后,这一组构件自动脱离”,另外“短柱上大枓与叉手相交也无榫卯”,因此在维修时去掉了这一组构件“恢复了唐代建筑的原样”,所以我们现在到南禅寺看到的叉手间是空的,也就是“人字叉手”。

【五十年代南禅寺大殿剖面图,红圈中可见蜀柱、驼峰、大枓等构件】

【维修前南禅寺旧照,也能看到这一组构件,驼峰比例远大于存世的宋构】

【现在的南禅寺“人字叉手”】

现存实物中,保留有原装“人字叉手”的只有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一处,再就是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建筑剖面的基本都是“人字叉手”,所以那时认为人字叉手是唐代建筑的一个特征,另外几座唐构中叉手间带有蜀柱等构件的均不能排除后代添加的嫌疑。

【佛光寺东大殿人字叉手,图片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

这几项改变真的有必要吗?

[page]

木结构建筑怕水怕潮,维修周期最多不过几十年,一座能留存到今年的古建筑必然要经过许许多多次维修,有些维修会留下当代的痕迹,这是古建筑的材料特征所致,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没有必要在细节上也去追求它的时代特征,也追求不来,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它原来的样子,恢复历史原貌所恢复上去的实际上是崭新的构件和结构,不如保持它的现状,多留些信息给后人研究。

解读下南禅寺大殿的几处更改,比如瓦作,可用来推测唐代屋顶样子的实物非常之少,这就造成结果单一,所以现在南禅寺的屋顶与八十年代末同样在“恢复历史原貌”思想维修的正定开元寺钟楼一模一样;如果不加长出檐,大角梁就不必更换,或许还是唐代原物;壁画即便不是和大殿同期,元代的也很珍贵了,留在殿里起码我们还能看到它;如果不恢复台明,伽蓝殿和罗汉殿就不必拆掉,清代的也是一座寺庙的历史沿革;还有缴背,通檐的缴背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了一道栿,可以增加梁的承重,但南禅寺这道是分成三、四段的,显然受不了什么力了,但我们也不必替老祖宗的智商操心,不完美也是建筑发展史的一部分。

【修缮过后的正定开元寺钟楼屋顶与南禅寺大殿一模一样】

还有叉手间的蜀柱等构件,汉代的陶楼明器中就有笔画的蜀柱痕迹,北朝孝昌三年(527年)的宁懋石室线刻图案中也有蜀柱出现,这说明那时并非只有“人字叉手”一种选择,至于拆卸瓦作后蜀柱等构件脱离,是不是古人的一种工艺呢?由于这一组构件是压在平梁正中的,加上瓦作重量后产生的变形容易把平梁压弯,加上瓦作等变形稳定后再把这一组构件加上去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陶楼上画出的蜀柱痕迹】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宁懋石室线刻图案中的蜀柱】

南禅寺修缮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写这篇文章并非是为了讨论前人功过,而是为了更好地读懂传统建筑,也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最后聊一聊与南禅寺修缮相关的几处历史遗存

前面说到南禅寺大殿现在的鸱尾是仿造渤海国上京遗址出土的鸱尾,渤海国虽然立国有二百多年,但留到今天的可见遗存非常少,地上建筑大约只有黑龙江宁安的渤海国石灯塔和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灵光塔两处。

渤海国石灯塔位于宁安市渤海镇的兴隆寺内,高六米余,上部灯室部分是完整的仿木结构,雕琢精细,一千多年保存完整,十分难得。

【黑龙江宁安渤海国石灯塔】

灵光塔位于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北的塔山上,方形五层,高13米左右,根据外观结构推断为渤海国遗存。

【吉林长白灵光塔】

2011年韩国发行了一套渤海国邮票,其中第三张是上京遗址的复原图,第四张是四件渤海国旧物,分别是做为南禅寺鸱尾原形的上京遗址出土鸱尾、宁安石灯塔和灵光塔,还有一尊石狮,应该是1949年在吉林敦化真惠公主墓出土的渤海国石狮。

[page]

【韩国发行的渤海国邮票】

【敦化真惠公主墓石狮,现存吉林省博物馆】

鸱尾虽然是虬龙的化身,但早期的鸱尾更像鸟的尾巴,除了渤海国挖出的鸱尾,在河北临漳邺城博物馆还有一只在邺城出土的鸱尾,时间大约在东魏到北齐时期,可以看到明显是鸟的尾羽,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中的建筑壁画鸱尾也是明显的鸟羽,而到了唐代,昭陵所出土的鸱尾就已经写意得多了。

【邺城博物馆北朝鸱尾】

【山西九原岗北朝墓中的壁画建筑鸱尾】

【唐昭陵出土鸱尾】

汉代陶楼明器中的鸱尾样式较多,北朝及以后遗留下来的建筑壁画、雕刻等几乎全部采用弯向内侧的鸱尾,很令人奇怪的高度统一,《山海经》中说鸱鸟出在三危山,三危山在今天敦煌东南二十多公里处,主峰在莫高窟对面,据说莫高窟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莫高窟的影响以及传播或许是北朝以后鸱尾样式高度统一的原因。

【敦煌建筑中最常见的鸱尾样式】

【国家博物馆藏东汉陶楼的屋角装饰,与北朝以后的鸱尾有很大不同】

今天的三危山已经凋零,留下来的圣迹不多,但在五十年代的时候,三危山中有座老君堂,堂前有座慈氏塔,结构独特,至今是孤例,推测时代不晚于北宋甚至更早,现在这座塔已经被搬迁到了莫高窟大门口。

【在原址的老君堂慈氏塔,照片引自1955年《文物参考资料》】

【已搬迁到莫高窟门口的老君堂慈氏塔,塔顶也“恢复历史原貌”了】

用来推测南禅寺出檐的四座建筑平顺大云院大殿是五代时期的,蓟县独乐寺山门建于辽代,敦煌莫高窟444窟檐建于北宋,晋城青莲寺大殿也是建于北宋,都是同时期建筑的精品。

【山西平顺实会村大云院大殿】

【大云院大殿出檐】

【蓟县独乐寺山门】

【蓟县独乐寺山门出檐】

【敦煌莫高窟444窟檐】

[page]

【晋城青莲寺大殿】

【晋城青莲寺大殿出檐】

南禅寺近年多劫,至少两次被盗,1999年盗贼控制住管理员,将唐代彩塑中体量较小的两尊供养菩萨和一尊牵狮人盗走,并且在造像身上挖洞盗窃泥塑内部的藏品;2012年再次被盗,原收藏于大殿内的一尊北朝至唐时期的小石塔丢失,这两宗盗窃案至今未破。

【被盗前的南禅寺彩塑,红圈中的两尊供养菩萨和一尊牵狮人丢失】

【被盗前的供养菩萨】

【南禅寺主佛胸口留下的被盗痕迹】

【大殿内的这座小石塔2012年被盗】

寻访记忆

【2010年8月19日到访南禅寺】

【2015年4月9日再到南禅寺】

南禅寺虽然文物价值极高,但由于地处偏僻等原因门庭冷落,2015年开始“醉美古中国”乡旅活动多次组织前往南禅寺的旅行,只有亲自到过现场,才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来源:爱塔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