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现存500多座碉楼 年代最久的建于嘉庆年间
深圳地区的古碉楼文化似乎从来没有真正进入过公众视野,这是一件很令人心痛的事情。无论在旧村落的包围中,还是荒僻的山野里,遗世独立的碉楼为人们视而不见,不珍惜这些历史留存,说明我们没有珍惜历史沧桑。
深圳现存500多座碉楼
说起碉楼,最出名的要数粤西开平,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然而,碉楼作为古代至现代的民间防御工事,遍布神州大地,岭南山高皇帝远,更是土匪出没的地方,碉楼就起着看家护院的作用。
在冷兵器时代,中国人最早的防御工程就是修筑长城,在秦始皇之前的战国时期就开始建长城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修个篱笆墙也就算了,挡君子不挡小人,能拦住野猪之类的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富裕的家族来说,能高枕无忧地睡个安稳觉是头等大事,所以,盖房子先考虑建碉楼。
岭南客家的围屋就是堡垒似的建筑物,除了建围屋,碉楼则是守卫大宅的门岗,一般建在四角。碉楼一般都是全封闭的非常坚固的建筑,深圳地区的碉楼一般都是一个长方体,修建楼层越高,越便于瞭望;而且体积越大,里面的功能越齐全,不仅能够储藏一些生活必需品,甚至可以躲进去住。碉楼上没有窗户,四面都有枪眼兼瞭望孔,攻守兼备,碉楼里面的楼板都是木质的。
据考古工作者张一兵先生的调查,深圳的碉楼在改革开放前还留有上千座,现存的有500多座。据考证,本地年代最久的碉楼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最晚的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深圳历史上曾有1500多个自然村,绝大部分村庄都有碉楼,张先生称中国有条“炮楼文化走廊”,深圳地处这个“文化走廊”的东南端,其数量仅次于开平。
保存最好碉楼群在观澜
即便是到了冷兵器向火枪过渡的年代,碉楼依然是有效的防御手段,至少可以挡挡土匪劫财劫色。深圳的碉楼绝大多数是夯土而制,就是本地人盖房子那种方法,用三合土加砂石和生石灰夯筑而成,而且还要浇一些红糖水,据说是起到黏合的作用;也有少量碉楼是混凝土制成的,这些往往是西洋式建筑,甚至还有花纹图案。
和开平碉楼相比,深圳碉楼出现的历史要早一些,因为自汉代以来,尤其是东晋以后,本地成为盐业生产重地和海防前线,是本地人的防御观念和生活必需所致。深圳碉楼的建筑特点大体可以分成双坡顶式和天台式等几种,主要是3种建筑样式:独立式、组合式和庭院式。组合式的就是炮楼与住宅相连,而独立式的则是孤零零的没有依附。
要论深圳本土碉楼,从西边的西乡和沙井,直到东部的大鹏半岛都可见到,而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碉楼群在观澜,至今尚有114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碉楼。其中一座8层近30米高的碉楼“成昌楼”,在层数和高度上都堪称深圳碉楼之最,为两百多年前一个陈姓大户人家所建。而一般小康之家,能建三四层高的碉楼就很不错了。
就观澜的碉楼而言,当年是村村都有,那是“镇村压寨”必不可少的。有碉楼在,对土匪还是很有威慑力的,毕竟是易守难攻,能给百姓带来一方平安。但是,在日本侵略者占领期间,碉楼也无济于事了,龙岗一座客家屋围的碉楼,就曾被日军炮火击中。
现存的碉楼大都已废弃
到了和平时期,尤其是像观澜那样一个热闹的圩镇,碉楼作为瞭望和防御的意义就渐渐减弱了,有的甚至成了住宅或者商铺。为了便于日常生活,碉楼的下半部分被开了窗户,只是在楼顶留有枪眼,碉楼成了特殊的民宅。
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建碉楼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风俗,大量华侨衣锦还乡,在家乡大兴土木,建碉楼成了一种身份的炫耀,所以,大家互相攀比,碉楼越建越高,而且越建越豪华和精致,不是过去土围子的概念了。
如今深圳土地上留存的碉楼都已废弃,而且很少还有能够供人进去看个究竟的。一些碉楼被当做仓库,有的甚至被拆除,让人看着很痛心。这些默默伫立数百年的碉楼已经被人遗忘和冷落,它所承载的历史已经凝固。可悲的是人们往往只是顾着盖房收租的既得利益,而将珍贵的历史见证弃之如敝履,其价值观的颠覆愧对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