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曹操性格多疑 表现在哪里?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这样吗?

2022-05-19

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都很熟悉,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还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由此可见,曹操的野心是非常大的,曹操作为三国的一代枭雄,不仅生性多疑,更是心狠手辣,他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不被别人夺取,尽管一直求贤若渴,得到了人才却又不肯信任他,重用了别人却又怕功高盖主,对此十分的忌惮。那么他的多疑到底表现在那些地方呢,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看曹操的多疑之处,当时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全城通缉,曹操四处逃命,无处安身,最后他决定到自己父亲的好友吕伯奢那里去,而这个吕伯奢也是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曹操,并且将曹操安置在最宽敞的一间屋子里休息,而后他便下来让家里人杀猪煮肉以便盛情款待曹操,而后吕伯奢便出门去买酒去了。而曹操一个人坐在屋子,正打算休息片刻,却听见屋外传来一阵阵磨刀声。

曹操一惊,以为吕伯奢想要对自己图谋不轨,想趁机杀他,于是他便先下手为强,冲出屋子,夺刀杀了吕伯奢全家人,而后便夺门而逃,可是谁知在半路上却遇到了提着一瓶酒往回走的吕伯奢,吕伯奢便拦住问他:“怎么就要走呀?我刚刚打了酒回去,快随我回去吧,我已经让家里人杀猪了”。而曹操听吕伯奢这一番话才知道自己杀错人了,可是人已经杀了,他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吕伯奢也杀死了。而曹操就因为自己的多疑,一下子杀死了一家善良的人,可见他的手段有多毒辣了。

曹操这个人物的描写,他有时候就描写的非常的不到位,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并不是一个那么特别讨喜的人物。他携天子以令诸侯,本身也是野心非常大的,而且也是做了很多人神共愤的事情,特别是他的性格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被描写成为了一个非常多疑,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会相信一星半点的人物。这是因为作者想要把曹操描写成那种通过自己的铁腕手段来强行建立了自己割据政权的那种阴谋派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吗?

甚至四年各个诸侯王的崛起都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遏制的手段呢?那个时候的汉室皇帝基本上已经是一个摆设的存在了,他对于各个诸侯王的控制,基本上只能够口头上说一说而已。哪怕是那些诸侯王在自己的地盘称王称帝,汉室王朝都没有办法好好的管一管儿。曹操当上了宰相之后,也是迅速通过自己的铁腕手段将个个地方的政权迅速的收归到中央来。虽然说这些控制权都在他的手下,但是这也是变相的加强了中央对于各个地方的控制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操的出现的话,那么汉室王朝的崩溃,说不定会更快一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历史当中的曹操可以说风评也不是特别的好的,的确,携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事情在曹操的身上是发现过的,但是也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如果当初曹操没有写词,皇帝来发号施令的话,那么说不定整个汉朝早就已经走向灭亡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汉末那个时候,汉室王朝已经对于各个地区彻底失去了控制能力。

当然,三国演义小说当中所描写的曹操性格多疑这一个特点可能也是比较的真实的,但是绝对没有小说里所描写的那么夸张,在历史当中,曹操也是一个非常知道怎么去知人善用的人,他对于各个人才的运用还是十分的到位的,基本上都能够慧眼发现人才。并且把人才安置在她们应该待的位置上。至于一下小说当中写的曹操,因为自己的多疑而在梦中杀人这样的故事在历史当中是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这应该也是作者罗贯中为了。从侧面突出曹操的多疑性格儿,自己编写的一个故事。

如果要整体描述一下。曹操这个人物的话只能说他是一个非常知道怎么去审时度势,并且去判断局势的人。在当时汉末天下大乱,各个诸侯王分封割据的时候,曹操,很迅速的判断,轻的角色找到了能够让自己迅速掌握权力的方法,并且也是凭着这个方法。从侧面上帮助了汉室王朝恢复对于各个地区的统治。从这一方面来说它的功劳绝对是比较的大的但是他本人对于权力也是有着比较大的欲望。

这让它在控制了皇帝之后就迅速的涌起了更大的欲望,当然,曹操这个人做事还是非常的谨慎的,他并没有向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像刘备孙权那样在自己的地盘称帝,因为他明白废除了汉朝皇帝的话,那么自己谋利的本性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甚至连名分都保不住了。所以他即使是到死也没有自称为皇帝,倒是他的儿子在废除了汉朝皇帝自己登上皇帝之后,还给他安上了一个皇帝的名号,让他顶了包。可以说曹操这个人是相当的冤枉了。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奸”和“雄”在曹操身上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么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上,曹操被称为“奸雄”,这么说来,奸诈是曹操的第一性格特征。但是,曹操也是“雄”,是人中豪杰。这么来评价曹操,表现出中国古代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往往看到他的双重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